2023-02-20|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對「中」字字源的一些猜想(三)

(三)「中」是晷景之具嗎?
楊道還 2/19/2023
據說世界幾乎所有古文明,都認為自己處在大地的中央;或者像地中海,誰也不處於中央。那麽,中國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古人認為自己腳下就是大地之中嗎?顯然不是。《呂氏春秋·有始》有:「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無影,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這裏假設天和地是對齊的,太陽運行到天中,人如果站在地中,就沒有影子,因為影子完全在腳底下。地之中的地點在一個不知什麽方位的「白民」之南。
在大地之中心,有棵生命樹,是很容易想象和接受的。建木即是傳說中的這棵神樹。傳說建木也是人神交通的通道。建木的由來,據說是上古巫師為觀測天文而設立的柱子。柱子有日影,由此很容易想到,日中沒有影的柱子是存在的,在大地正中央。
據李約瑟考,上古的玉器璇璣,距今5-6千年,是用北鬥星等確定天心的儀器,即銀河系的北極點。建木的傳說,大概不會晚於發明璇璣的時代。如果這個猜想是對的話,那麽中國的中,就不是指大地的中央,不是「地理之謂也」;而是人為建立的。
這就牽涉到了晷景之具。中國上古最簡單的天文儀器,是土圭和水臬。這兩種被用來測日影、正四時和測度土地。土圭是垂直於地面立的一根桿,可以通過觀察記錄它正午時影子的長短變化來確定季節的變化、授時、和測「地中」。前兩者很容易理解,一年中,日影在夏至最短,冬至最長;一天中,日影在正午最短。通過長期的觀察和記錄,可以定出季節。顯然,在這種測量中,立的桿或者柱,必須要正,然後才可重復。這就需要水臬,臬字是盛水的容器,置於木上之形,起水平儀的作用。這樣,由臬的「平」,得到「直」,然後得到「正」。後世的圭表,有立柱和水平刻度,大概是合圭臬為一得到的。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這種測「地中」,需要一套配合的東西。正直立的桿,在一年中,當太陽從上直射時,沒有影子,叫做「立桿無影」。這種情形,在北回歸線上,一年有一天;比這兒向南一點,有兩天。如果定下了日歷和時間,有了確定的夏至和午時之後,緯度不同的地區,「立桿無影」的發生,會偏離夏至和午時。有了不同地區的測量,就可以總結和選擇,以定其「中」。據說周王城是根據這套東西定的,「古者天子地方千裏,中之而為都。」(《新書·屬遠》)具體如何定的,需要專家考察。
「上古競於道德」,可以猜想,在那時的互競中,確定日歷和季節是個重要題目,甚至可能是決定性的。如果一個部落連季節都說不準,誰要擁立他們作為盟主?誰要聽他們講什麽?而能夠準確測量的部落,一定會發展得更好,更有影響力。這是因為,他們對道的運行,有這更好的德:理解上的內德,測量技術的外得。
圭臬有如文明與野蠻的分野。因而,圭臬就在人類社會中取得了重要地位,如「奉為圭臬」所言。
圭字是累土而成,或者是立柱之意,或者最原始的圭就是土石壘成。大概因為圭的重要性,古人用玉作圭,當成重要的禮器。王侯在重要儀式上要執玉圭,有道德、有約束而不村野、不散漫,禮的意思隱含其中。
玉圭多有出土的,可以說,出土的玉圭,最早的那件,可以幫助確定日歷發明的歷史時間。建木傳說成為不經之談,大概也是在這個時代,即人們已經發現日影的運動並非那麽簡單。出土的玉圭的形製,有上圓下方,上尖下方,或長方有孔。這些形製,只能是模仿測量用的圭。為了更精確地讀取日影長度,容易製作的圓,被上尖取代;而孔則是另一種,不靠影,而靠孔透光讀取,同樣是為了測量的精準所設。
手執的玉圭同時代表了天道上的依據,含有正、直、平、準的意義,標識身份地位,帶有堅固和美好等意。後世的芴板,很可能是仿圭的形狀,象征有理有據和正、直、平、準的品質。孔穎達說:「圭角謂圭之鋒铓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八卦的卦,一般訓為掛,其本意卻可能是圭,不是掛在那裏,而是取占蔔測度之意和象征正、直、平、準的性質。畢竟,那時蔔卦也是作為一種對天意、成敗的測度而被依賴。
至於為什麽不拿臬,大概是捧著個碗狀物比較難看吧。
有了以上的材料和猜想,可以回過頭重新看「姜說」。這就引起幾個問題:
  1. 日影測量裏的正、直、平、準,都已經有了,作為「晷景之具」的「中」的作用在哪裏?測量的圭表,最簡單不過,「晷景之具」的「中」的必要性在哪裏?「晷景之具」的「中」是另有一套測量麽?形製為何?
  2. 古人認為萬物有靈,不以類別思維,所以文字思維也應是一字一意。正、直已經有了,為什麽要再造「中」一字。
  3. 圭臬皆有流傳、影響,「中」相應的部分呢?玉圭多有出土的,「晷景之具」的「中」在哪裏?舜要禹,「允執厥中」,這裏的「中」如此重要,禮器中為什麽沒有個「中」。如禮器中有,「中」不以玉製,其原因只能是不能用玉。那會是什麽?
  4. 叫做「中」的測風儀器是有的,形製是桿頭系帶。帶子亂飄,這個儀器如何能同時測日影?叫做「中」的日常用具也是有的,《禮記·射義》有:「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這是個放置算籌之器。這兩種器毫無共同性,顯然都是因為「中」在生活中不見了、過時了,然後才能假借「中」之名。否則就會導致混亂。「晷景之具」怎會過時?
  5. 日影用波浪線描摹,說不通。
這裏需要略加解釋的古人的「不以類別思維」。現代人的思維常以體推出用,先有體的結構,然後論證功能和用途。這種思維古時也有,比如說一些創世神話。但更早的思維,並不是這樣的。比如神,在古人思維中,神是很重要的,但古人不知其體,只知道其作用。《說文》解釋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與工同意。」例子如旱魃,旱魃的作用是導致旱災的。旱魃是什麽,不知道。旱魃的人的性別和形象屬性,是後世為了解釋,硬加上去的。這種用的思維,並非中國古人獨有,北歐、希臘神話中,也能看出痕跡。上帝不讓人崇拜偶像,實際上也是無體卻有用的思維。體是個封閉概念,可以用形式邏輯思考;用是個半封閉半開放狀態,是非形式邏輯的。如大氣的混沌,有其道,有其理,有其數學,但無法得到解析解,不是形式邏輯思維能夠企及的。
原始思維對作用區分,與體無關,譬如「氣」。現代人要知道是種什麽氣體,然後才能理解。而在古人的思維裏,凡是類似於氣的作用,皆屬於氣,不管其體如何,天有天氣、地有地氣、人有中氣、氣血。現代人拿著自己的思維去硬套,是無法理解此類的概念、思維、和人類學材料的。
原始思維對作用分得很細致。比如說風雲雷電,各有其神,沒有個大氣現象神。《西遊記》中,風雲雷電都屬普化天尊管轄,普化天尊顯然是後起的。
因為以上的種種疑問。愚以為「姜說」也不能成立。那麽「中」有個器物與之對應嗎?我認為是有的。我的猜想是,「中」乃是結繩記事之具。書有我未曾讀,讀者諸君如知有人早已提出此說,以提供線索為盼。王振復在2009年11月出版的《中國美學史新著》中重申「姜說」。如有人已提出此說,當在這個時間點之後。
書有我未曾讀,讀者諸君如能紹介新說,則幸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