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孩訂正生字「沒辦法下課去玩」,這真的有那麼嚴重嗎?【綺忻的私房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綺忻非常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是因為我自己有小孩,而是因為從小我就很嚮往婚姻,在那時候對婚姻的想像當中,自然也包含了小孩的存在,所以我從小(不誇張,就是從8歲)就開始讀有如何教育小孩的書籍,對於教育各階段的小孩有自己的一套理解,雖然按照目前自己現況這輩子應該是沒有機會將這個理解使用到自己的小孩身上就是了。(有興趣想了解原因的朋友可以免費訂閱我的專欄

所以當我看到「小一孩訂正生字『沒辦法下課去玩』她貼作業字跡批師矯枉過正」的新聞時,我有感而發地留言了:

raw-image

其實這個發言是結合了我閱讀教育小孩相關的書籍、觀察我朋友教育小孩的心得,雖然對於某些人來說,沒有自己教育過小孩,對教育小孩這件事發言,無疑是紙上談兵。不過我個人認為,「沒有實際上做過這件事,你就一定不擅長或不能評斷這件事情」的這種想法本身就不正確,有機會會在另文撰寫討論這個觀點,這邊就不多贅述。

不過,我沒有想到這個只是順手表達自己觀點的留言,會遇到一個「網友」,相當「認真」的與我「討論」了起來:

raw-image

其實坦白說我覺得這位網友講得也不是完全錯誤,下課時間完全被剝奪,並不健康。但是留言的最後一句話直接把我預設家長,把寫好一次生字的下課時間,上綱上線到可以剝奪小孩的身體健康、社交健康、肌肉發展的健康,我隱隱的感受到這個人可能是個立場偏頗的人,在判斷個別事情之前,已經有了自己的立場。

老實說,這種人我認為是不需要去說服的,因為他們也無法被說服。但是對我來說,表達自己的想法更為重要,雖然這是我私人的臉書帳號,不過我已經做塔羅占卜十年了,一開始粉絲專頁的功能並不完善,有些功能必須要讓客人聯絡我的私人帳號才能使用,正因為如此,我的私人帳號在發言的時候,也會當作是以「綺忻」這個身分在發言。

而我持續寫作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希望可以把我認為正確,或至少相對正確的想法,讓更多人知道;如果我沒有答案或相對正確想法的問題,也可以提出問題,團結力量大,透過大家討論,可以有個雛形的想法。

所以為了完整表達我的想法,讓之後看到這個留言串的網友可以了解我的觀點,我又繼續的回應了那位網友:

raw-image

我在留這個留言的時候,還搜尋了一下網路資料,確認我沒有忘記讀書所學到的知識。其實我在留言裡講的很委婉,事實上小肌肉訓練在7歲是黃金訓練時期,小孩有很多身體跟頭腦的黃金學習期,錯過之後有些是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有些甚至錯過時機就無法再學習,不過通常這是小孩有狀況的前提,例如發展遲緩,自閉症等。

所以我才會覺得老師要求小朋友把生字寫好沒什麼問題,畢竟這也屬於課程範圍,不是屬於「因為做錯什麼事而罰寫」的懲罰,在小朋友需要好好訓練怎麼使用筆的時候,練習把生字寫好,我覺得有益無害。

但因為新聞並沒有提到沒有下課的天數持續了幾天,還有小朋友是一直寫同一範圍的生字,還是是練習不同課呢?小朋友會需要在下課時間寫生字,是否是因為作為回家作業小朋友會直接不寫呢?

資訊太少的狀況之下,我只提出可能,但不做出結論。但該網友只有瘋狂跳針跟反諷說這樣的教育是陋習、甚至開始諷刺我的小孩(預設我有小孩這點直接讓我笑出來,這在我在臉書上與網友討論教育話題的時候常常發生),這點讓我覺得非常可惜,我認為突破同溫層的理性對話,才能夠真正的改變世界。

為什麼我會這麼想呢?這是因為,在同婚通過前那兩年的同志大遊行,會有護家盟等其他反對同婚通過的人到遊行現場抗議,那時候同志族群有組織跟訓練一群志工,專門與那群人進行理性對話,去理解他們反對的理由,也讓他們理解我們想通過同婚的原因,我自己認為這對於後來同婚通過有造成一定的正面影響,所以我認為跟異溫層對話是很重要的,這可以讓世界往你認為好的方向改變。

最後附上我跟網友整串的留言作為紀錄,一為生活紀錄,二也是為了自己的座右銘──「人生必須坦蕩蕩」。

不過,我還是多說一句,雖然「人生必須坦蕩蕩」是我的座右銘,但有些事情在我的情緒跟思緒還沒整理、消化完之前,我也沒辦法立刻攤開來跟大家分享,因為我也很想趕快做到完全的坦蕩,請大家等等我。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最後再小小的補述一段,我覺得這位網友直接把事情簡化為「老師要求過當」、「小孩被剝奪下課時間絕對錯誤」未必代表這位網友邏輯不好,也許是他遇過很糟糕的老師,導致他看到黑影就開影就開槍,所以我在跟他討論的過程中,也沒有產生什麼情緒,但有點想要激起他的情緒的意味,希望他可以有機會能夠反思一下自己的想法,不過看到他後續回應其他網友的留言,看起來是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還好綺忻進行異溫層對話,支持我做下去的最大動力並不是得到我想要的成果,而是執行過程中的充實感,所以在這之後,我也還會繼續做下去,希望我看起來不是只是個愛吵架的人XD


  • 如果覺得文章很不錯,可以順手點個愛心,鼓勵我繼續寫作
  • 看完文章後,有任何想法想分享,都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我都會回覆哦
  •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有所感觸,可以幫我分享給會跟你有相同感受的朋友
  • 想要繼續關注我對生活的紀錄、與自我的對話和人生的哲理,可以免費訂閱此專欄,有新文章就可以收到通知囉
  • 你也可以到 粉絲專頁Potato MidiaPOPO原創Youtube頻道找我玩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跟綺忻喝杯茶
64會員
60內容數
歡迎來到綺忻的沙龍! 沙龍,在16世紀的義大利 是當時少數能受教育的女性(通常為貴族)交流知識的聚會場所 如果說咖啡廳能代表知識男性聚會的場所 那沙龍就是屬於知識女性的 在這個知識取得相對容易、人與人之間更容易能交流的現代 希望在綺忻這裡,大家也能自在地交流討論 舒適的一同與綺忻喝杯茶吧:)
來跟綺忻喝杯茶的其他內容
2025/03/21
一位夜班工作者分享其工作經驗,探討大夜班工作如何影響其生活,特別是參與藝文活動的難處,以及如何克服日夜顛倒的作息所帶來的挑戰。
Thumbnail
2025/03/21
一位夜班工作者分享其工作經驗,探討大夜班工作如何影響其生活,特別是參與藝文活動的難處,以及如何克服日夜顛倒的作息所帶來的挑戰。
Thumbnail
2023/08/17
身為ACG宅跟柯南路人粉,不小心刷到這次電影是柯哀配官方發糖,而且好像莫名的還有哀蘭配(??),想吃糖跟好奇的心情使我約了一個柯南迷朋友一起去看電影(她是二刷),這次電影打破了我對柯南系列作的印象,於是決定推薦給大家 按照慣例,會分為無雷、有雷兩部分的影評
Thumbnail
2023/08/17
身為ACG宅跟柯南路人粉,不小心刷到這次電影是柯哀配官方發糖,而且好像莫名的還有哀蘭配(??),想吃糖跟好奇的心情使我約了一個柯南迷朋友一起去看電影(她是二刷),這次電影打破了我對柯南系列作的印象,於是決定推薦給大家 按照慣例,會分為無雷、有雷兩部分的影評
Thumbnail
2023/08/13
本文不直接判斷「老高是否抄襲」,而延伸談談創作者面對類似情況的困境,跟如何創作
Thumbnail
2023/08/13
本文不直接判斷「老高是否抄襲」,而延伸談談創作者面對類似情況的困境,跟如何創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固定每個月會去的剪頭髮的髮廊,設計師跟我分享了他女兒最近發生的事。設計師的小孩目前是小學二年級,從小就送去何嘉仁的幼稚園學英文,上了小學以後很自然的也在何嘉仁的課後安親班就讀,但最近卻因為事件而離開了何嘉仁,故事的輪廓是 ... ​ 「老師,可以借我削鉛筆機用嗎?」
Thumbnail
固定每個月會去的剪頭髮的髮廊,設計師跟我分享了他女兒最近發生的事。設計師的小孩目前是小學二年級,從小就送去何嘉仁的幼稚園學英文,上了小學以後很自然的也在何嘉仁的課後安親班就讀,但最近卻因為事件而離開了何嘉仁,故事的輪廓是 ... ​ 「老師,可以借我削鉛筆機用嗎?」
Thumbnail
紀錄綺忻在臉書看到一篇有關小一學生被老師要求訂正生字,而下課時間都不能去玩的新聞,綺忻有感而發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但跟另一位網友產生了有點激烈的「討論」
Thumbnail
紀錄綺忻在臉書看到一篇有關小一學生被老師要求訂正生字,而下課時間都不能去玩的新聞,綺忻有感而發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但跟另一位網友產生了有點激烈的「討論」
Thumbnail
這陣子連上了6天工作坊 我的心思偏重於自己的學習上 在孩子的生活層面 就相對落了一些 這陣子孩子上學經常晚到 老師都寫聯絡簿提醒了 被老師關切後,媽媽我也感到有點壓力 意識到需要為生活重新找回平衡 - 這天,翎一樣是動作最慢的那個 我和燁準備好後,又等了翎15分鐘 先送燁,到校時已是9:05
Thumbnail
這陣子連上了6天工作坊 我的心思偏重於自己的學習上 在孩子的生活層面 就相對落了一些 這陣子孩子上學經常晚到 老師都寫聯絡簿提醒了 被老師關切後,媽媽我也感到有點壓力 意識到需要為生活重新找回平衡 - 這天,翎一樣是動作最慢的那個 我和燁準備好後,又等了翎15分鐘 先送燁,到校時已是9:05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孩子有個快樂純真的童年, 但打從幼兒園畢業, 進到小學, 一切就變調。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孩子有個快樂純真的童年, 但打從幼兒園畢業, 進到小學, 一切就變調。
Thumbnail
#曾說不想上學國一資優生墜樓亡 凌晨睡前滑到這則令人心痛的新聞... 一個月前,燁也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小學」 我感到害怕…燁發出的訊息,如此相似... - 燁:「媽媽我以後不想去上小學」 『噗!』我嘴裡的湯差點沒噴出來 1個月前,晚餐吃到一半,兒子丟了個振撼彈給我 可能是阿建老師的書看多了 我總是想
Thumbnail
#曾說不想上學國一資優生墜樓亡 凌晨睡前滑到這則令人心痛的新聞... 一個月前,燁也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小學」 我感到害怕…燁發出的訊息,如此相似... - 燁:「媽媽我以後不想去上小學」 『噗!』我嘴裡的湯差點沒噴出來 1個月前,晚餐吃到一半,兒子丟了個振撼彈給我 可能是阿建老師的書看多了 我總是想
Thumbnail
今天看到上學好日子的這篇文章,這樣類似的對話與疑惑也有許多朋友感到好奇,有些朋友問過,通常幾句話解釋後也沒有再往下討論,有的時候我在想,是因為他們都不再有疑問了,還是說他們只是不想再多說甚麼。 跟小孩出門的時候遇上了朋友,她問小孩:「你已經在家自學了,不用上課吼~你會不會很開心」。正當我腦海裡還在咀
Thumbnail
今天看到上學好日子的這篇文章,這樣類似的對話與疑惑也有許多朋友感到好奇,有些朋友問過,通常幾句話解釋後也沒有再往下討論,有的時候我在想,是因為他們都不再有疑問了,還是說他們只是不想再多說甚麼。 跟小孩出門的時候遇上了朋友,她問小孩:「你已經在家自學了,不用上課吼~你會不會很開心」。正當我腦海裡還在咀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Thumbnail
每個親子都有屬於他們的獨特時光,可是說到我家女兒,夫妻倆都會不約而同的浮出一幅畫面,就好像進入了回憶的密室,喀嚓將燈泡點亮,昏黃的光線緩緩照亮塵埃中的記憶片段⋯
Thumbnail
每個親子都有屬於他們的獨特時光,可是說到我家女兒,夫妻倆都會不約而同的浮出一幅畫面,就好像進入了回憶的密室,喀嚓將燈泡點亮,昏黃的光線緩緩照亮塵埃中的記憶片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