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自學 = 自律不要學 (哈哈)

更新於 2019/08/1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今天看到上學好日子的這篇文章,這樣類似的對話與疑惑也有許多朋友感到好奇,有些朋友問過,通常幾句話解釋後也沒有再往下討論,有的時候我在想,是因為他們都不再有疑問了,還是說他們只是不想再多說甚麼。
跟小孩出門的時候遇上了朋友,她問小孩:「你已經在家自學了,不用上課吼~你會不會很開心」。正當我腦海裡還在咀嚼這一句話的時候,小孩回了話:「現在是暑假,所有的小孩都不用上學啊,每個人都很開心吧!而且自學又不是不用學(怎麼這麼會呀他!)」
前兩天有個餐會,帶孩子一起去,朋友聊到了一些事情,說起她們覺得讓小孩自學這一件事情真的很難,接著用一種稱讚辦自學的人的表情在說話。我等她話說得差不多後,回問了她一句:「你覺得小孩都在學校學甚麼?」和「如果不走入考試制度,學校剩下的價值是什麼?」從這兩句話切入後,大部分的人都能夠談許多,當然也會開始評論考試制度。
然後我便接著又問:
如果我們一方面一直批評的考試制度無法揀選出所謂的人才,或者說無法發掘每個孩子適性發展的能力,那麼我們究竟要讓人進學校做甚麼!?
當然不是說學校沒有存在的價值,而是我們是不是真正地能夠理解學校對於每個人的價值,以及我們想要傳達給小孩的生命意義,這兩件事情有沒有在同一條路上。有朋友會說:「拜託,以前我們哪有人會想這些,還不都是這樣學著就學到了更多,小孩哪會知道自己要學甚麼」。
是這樣嗎?
我不知道,因為這一句話很難提出反證,要能提出反證"孩子真的知道”自己想要學甚麼,這一件事情就不容易。那個不容易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對於學習的理解都不同、很可能是因為孩子經歷的學習時間不夠久、很可能是因為累積的廣度不夠多、很可能是因為孩子對自我的認識不夠深、更多的可能是因為大人過早的介入。但…過早又怎麼界定?! 都好難
有的時候我在回想我的小時候,也經常會想:我也是這樣在不知其所言中讀著讀著就長大了,小時候功課沒好過,中學念到快被留級,學會打混作弊,但現在的人生過得其實也沒有比較差(吧);又或者也會想起我的姊姊曾經說的:「我才不是喜歡讀書,是因為知道自己沒有妳們聰明,我讀一次讀不懂,老師說過”勤能補拙”,所以就想著我能努力的也只有一直一直讀,讀到自己背起來。」聽她這樣說的時候,我心裡覺得我們倆也太慘了,在同一間學校、同一個家裡,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覺得好過,兩個人根本都覺得自己才是被荼毒的一方。認真地想一想,我們這兩個完全不同的學習歷程、不同的學習個體來說,這同樣的一套教育制度對我和姊姊的人生,究竟真正地給出過甚麼?!
如果以結果論來看,目前我們兩個都對家管的人生挺滿意的,但一個教育背景多年、一個護理背景多年的歷程,在我們兩個人生中間,究竟因為過去相同的基礎學習歷程獲得了甚麼,又因此失去了甚麼?這是我非常想要理解的部份。
先把中學以下在學校學習知識的部分拿開,如果學校除了知識的教育之外,能夠給一個人甚麼? 如果有,會是甚麼? 自律? 品德? 人際關係?
印象中我的一個姊姊大概可以是自律人的表率,自有記憶以來她總是一直以來都是很很自動地念書,暑假每天都會自己分配寫作業的時間,對比我多半是最後一周才卯盡全力趕作業;生活作息也是規律地進行,擔負家事的能力也很強。大學時期的她就得負起小媽媽的責任,因為和姊弟一起在台北租套房一起住,家裡的財務兼總管兼張羅三頓都由這個姊姊負責管理,是個很值得信任的小孩;在求學的過程裡面,幾乎沒有被打過負評,在家裡也幾乎是讚不絕口的小孩。
我的母親經常說,她在家裡都一視同仁,用同樣的方式在養小孩,每個小孩都是一樣的,但她的小孩們從來沒有一個人是認同的。
但是我的姊姊很早就了解一件事情:她看見作為一個母親的許多無奈與辛苦,所以也體貼母親代做許多,她也說過「如果每個人都做,她也不用做那麼多,可是妳們沒有人做也叫不動啊,最後還不是我做(因為她不想有人生氣),我哪有喜歡做,事不做也不會消失,總要有人做」。她還說過「趕快做一做,媽媽不會一直講,也很快可以有自己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這樣的話,聽到得當下我很詫異。因為我遇上同一件情況的時候,我會想著的是:妳(指我媽)在那邊講那麼久,要做早就把事情做完了吧,才不是我們應該要做,而是妳不想做才叫我們做。當然,我只敢想,小的時候沒有說出口過。
和姊姊聊天的當下,我們都笑了,笑的是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解讀原來有這麼大的不同,也笑著當時年紀小,從來不懂得跟大人溝通,不是說要去爭取,而是連跟大人說話、抱怨、核對都不會。如果,當時我的母親用了其他的方式讓小孩去面對同一件事情,會不會其實我們都能夠找到或者是發展出一套利人又利己的方法做事?! 我不知道,但至少我很清楚知道,自律不是被教出來的,更不是被訓練出來的,畢竟我被訓練了同樣多年,也沒有變成我的姊姊那樣。
如果不能被教、被訓練,那麼為什麼要用固定的規則、不合理的要求來做練習,目的只是在讓小孩學會自律的這一件事情,究竟我們要怎麼看待?!
我沒有因此變成那樣,所以這樣就是錯的方式嗎?或是說無效的方式? 有人因此練成了所謂的目標,就表示這一套是對的,是有效的,是重要的嗎?那要多少人? 多數人可以就是了嗎?
究竟我們為什麼認為自律這一件事情重要? 為什麼自律這一件事情可以作為一個學習結果的樣態或者是當作討論的話題? 一個人自律與否,與這個人的特質比較有關,還是跟他所歷經的環境有關,又或者是他所學習的歷程有關?
這些我都還在想,因為都還在想,所以自己很猶豫,到底面對自學生的學習,自律究竟要變成甚麼樣子被產出?!這個問題一直很燒腦。
作為一個人我不喜歡運動,但作為一個養著中年級的男孩母親,似乎我”應該”要有固定的運動習慣,陪(讓)小孩能夠多方面地接觸運動項目,或者是保持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以維持五育均衡。可問題是,我沒有五育均衡,我的人生會怎樣!? 我過去的運動歷史沒有少過,也沒有因此讓人變成喜歡運動,我藉著運動與人互動,並不是因為我想運動,而是因為我想與人互動;然後漸漸地又發現我在意理解一個人甚過跟一個人互動,與人互動的過程似乎都是因為想要去理解一個人的樣態,不是指誰,而是指任何一個人。
現在我可以不需要運動這一件事情,就能有機會與人互動,有角度去理解人,運動便完全失去了對我的影響力。但是,在這樣的基礎下,我的小孩並沒有變得不喜歡運動,變得不想要運動;相反地他有固定的時間去做某一項運動,也不定期有興致去進行其他的運動,運動的種類沒有特別的限制、時間也沒有、地點也是,他對許多種運動項目都抱持高度興趣,對團隊裡的運動項目也有極大的合作值,能從中間建立自己與團體的關係,能在不想打球的時候拒絕打球,能在想打的時候跟任何人組隊,這可以說是自律嗎? 還是,固定的時間、固定的人、固定的作息…這樣才是!
在餐會中途的時候,朋友說:「我等一下13:30要回去」,很輕描淡寫地說過。小孩在13:10的時候,突然插嘴打斷大人之間的對話說:「現在時間1點10分,請注意妳們要準備結束了。」我還沒來得及反應,朋友說:「他會主動注意時間提醒我們耶,好自律喔。他好像真的自學的很不錯。」我突然在想,這樣的意思是我們沒注意時間就是不自律? 他因為在那無聊想趕快回家,但知道一直催促不太好,所以換了方式提醒時間,這樣是自律嗎? 啊,也算,是自律的不想在那。這也算是自學成果嗎? 啊!也算,是不想在那而有的自律。
那是不是
自學 = 自律的不想學
哈哈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會不會現在是因為他沒有特別想要跟別人分享自學這一件事情,自然在整理要說甚麼、自己的感受是甚麼這一件事情上,就沒有那樣的自主性,更遑論要去花時間去回想與思考,那麼,現在,這件事情能就這麼放下嗎? 老實說,大人自己也很困惑,也很猶豫。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每年的4、10月是自學生的大月,想要申請自學的學生需要在這個月遞交出一份計畫,在這份計畫裡面,經常被期待要看見自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的規劃,或者換句話說是”讀書”計畫。如果我們這樣想:一般體制就學的孩子他們的學習計畫,很可能是由學校班級老師撰寫,或者甚至是整個學校行政團隊的
    我不再能夠很準確地預測他做某一件事情的想法、無法再準確地預測要求他做甚麼的時候他的反應、不再能夠預測他將往哪個方向前進,從這一刻開始,他彷彿像是個我從來不認識的孩子,即使在眼前的是這麼熟悉的臉龐與笑容。
    有時候經常會覺得,一句話要多上好多次才有可能在小孩的心理或者腦海裡成形。那個成形的意思,並不是有一個實際的樣貌,比較像是在說的話最在腦海裡被放在了一個位置裡,是被收下來的樣子。
    像是這樣類脅迫的假文明手法,其實在現實世界裡是很經常被操作的方式,通常是被脅迫一方的孩子事實上也很能夠掌握這類技巧,並且運用得當,但是,很有趣的事情是:孩子們都曾經有過是少數方的經驗,並且說出「那也沒辦法」這樣的結論。少數服從多數這一個操作,在意圖使人接受的手段上,都是很容易進行且成效好的操作方式,
    會不會現在是因為他沒有特別想要跟別人分享自學這一件事情,自然在整理要說甚麼、自己的感受是甚麼這一件事情上,就沒有那樣的自主性,更遑論要去花時間去回想與思考,那麼,現在,這件事情能就這麼放下嗎? 老實說,大人自己也很困惑,也很猶豫。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每年的4、10月是自學生的大月,想要申請自學的學生需要在這個月遞交出一份計畫,在這份計畫裡面,經常被期待要看見自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的規劃,或者換句話說是”讀書”計畫。如果我們這樣想:一般體制就學的孩子他們的學習計畫,很可能是由學校班級老師撰寫,或者甚至是整個學校行政團隊的
    我不再能夠很準確地預測他做某一件事情的想法、無法再準確地預測要求他做甚麼的時候他的反應、不再能夠預測他將往哪個方向前進,從這一刻開始,他彷彿像是個我從來不認識的孩子,即使在眼前的是這麼熟悉的臉龐與笑容。
    有時候經常會覺得,一句話要多上好多次才有可能在小孩的心理或者腦海裡成形。那個成形的意思,並不是有一個實際的樣貌,比較像是在說的話最在腦海裡被放在了一個位置裡,是被收下來的樣子。
    像是這樣類脅迫的假文明手法,其實在現實世界裡是很經常被操作的方式,通常是被脅迫一方的孩子事實上也很能夠掌握這類技巧,並且運用得當,但是,很有趣的事情是:孩子們都曾經有過是少數方的經驗,並且說出「那也沒辦法」這樣的結論。少數服從多數這一個操作,在意圖使人接受的手段上,都是很容易進行且成效好的操作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自學之後孩子的程度跟不上學校,怎麼辦? 這是不少想讓孩子自學的父母所擔憂的,也是一些已經在家自學的家長,仍然在擔憂的問題。想踏進自學,卻又猶豫,擔心萬一孩子跟不上學校進度,這個問題應該再更深一層的仔細想想,是要跟上什麼樣的進度?是孩子個體成長的進度?還是體制教材統一規範設計所設下的進度,大家是否都
    2012-3-21 國中三年學生要學的自然科學單元有這些,看到國中課本列出的這些,我很驚奇。 1 大氣       2 生命現象    3 動植物系統的比較   4 光合與呼吸作用      5 聲音    6 光         7 熱     8 原子世界      9 有機物      10
    2011-11-22 國語課不要再用學校的課本了,但我要自學生每天都定時操作,所以,用陳鐵君編著的國語辭典,做為固定的學習教材,每天閱讀10個成語和成語解說,之後要從中選出5個成語做造句,今天他的造句是這些。(還有一個我丟了,要去翻翻他的成語簿了)   1他不但因工作,賭博又輸錢,難怪他成天如喪考妣
    Thumbnail
    自學生會每天都是熱愛學習的嗎?像弟弟這樣一直都是以興趣點燃學習動機的小孩,總也有不想學,或是被環境要求而學,不是自己想要學的時候。
           因為先生工作的關係,我們舉家搬遷到美國北加州生活,目前進入第四年。當時剛搬來美國時,兩個兒子,一個五歲,一個二歲,媽媽我便已決定要自己擔負起教孩子中文的職責。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自學之後孩子的程度跟不上學校,怎麼辦? 這是不少想讓孩子自學的父母所擔憂的,也是一些已經在家自學的家長,仍然在擔憂的問題。想踏進自學,卻又猶豫,擔心萬一孩子跟不上學校進度,這個問題應該再更深一層的仔細想想,是要跟上什麼樣的進度?是孩子個體成長的進度?還是體制教材統一規範設計所設下的進度,大家是否都
    2012-3-21 國中三年學生要學的自然科學單元有這些,看到國中課本列出的這些,我很驚奇。 1 大氣       2 生命現象    3 動植物系統的比較   4 光合與呼吸作用      5 聲音    6 光         7 熱     8 原子世界      9 有機物      10
    2011-11-22 國語課不要再用學校的課本了,但我要自學生每天都定時操作,所以,用陳鐵君編著的國語辭典,做為固定的學習教材,每天閱讀10個成語和成語解說,之後要從中選出5個成語做造句,今天他的造句是這些。(還有一個我丟了,要去翻翻他的成語簿了)   1他不但因工作,賭博又輸錢,難怪他成天如喪考妣
    Thumbnail
    自學生會每天都是熱愛學習的嗎?像弟弟這樣一直都是以興趣點燃學習動機的小孩,總也有不想學,或是被環境要求而學,不是自己想要學的時候。
           因為先生工作的關係,我們舉家搬遷到美國北加州生活,目前進入第四年。當時剛搬來美國時,兩個兒子,一個五歲,一個二歲,媽媽我便已決定要自己擔負起教孩子中文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