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3.12_試讀《死亡花》127_202305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理所當然的絕對滲入相對因子並大肆渲染,絕對會因此相對嗎?
相對的平衡點又以甚麼為標準?
這抽象的迴圈在《死亡花》裡明確又朦朧!
如果有個人宣稱有獨一無二的醫療技術可以挽救你最愛的女兒免於死亡的威脅,但這技術奠基在一個又一個生命被視如無物般實驗毀滅而來,救人和殺人的絕對善惡,能夠在怎樣的意識下相對嗎?
作者李同建,一個喜歡把自己編造的故事說給人聽,2000年次天生的說書人,在《死亡花》中透過「難以理解的不可能任務」綁架案帶出肄業醫科生李英煥「全能拯救疾患」的瘋狂計畫,對於過程中扮演了223次死神的李英煥來說,實驗帶來的死亡,不應該歸罪於自己,因為「目前使用的所有醫學都曾殺過人」,只要無罪赦免,他願意將自己完美的醫學技術公諸於世,治癒世上所有疾患,人們將不再因現在醫療技術限制而與死亡同行。
你覺得李英煥是......?
背負223條人命的殺人惡魔,罪不可逭?
所有性命垂危者的救命天使,豁免死刑?
《死亡花》讓朴在俊律師和張東勳檢察官代表兩種截然對立的想法,通篇交織出豁免與死刑的相對與絕對,每一次交鋒,兩造的思論都無法絕對「攻擊」對方的論述,平心而論,不同的角度,或許是亟欲救援家人的揪心家屬,或者是實際體會過被害家屬的沉痛,殺人同時救人的李英煥,就像是生命轉輪的陀螺,何時會停?停在那裡?永遠會是個塑造對立的答案!
對此,作者給了個很戲劇的結論,那讀者們的答案會是什麼呢?
《死亡花》等你細細閱讀,慢慢體會。
【故事簡介】
//殺死了223人。
但是可以治癒所有疾病。//
有個名叫李英煥的醫科生,他殺了223個人。他們死於殘忍的人體實驗。
他說,這223個人都是為了醫學進步才犧牲的,
如今,他擁有了治百病的技術。
他還說,想把自己完美的醫學技術公諸於世,
但他希望能夠免於殺害223人的法律制裁。
要是他被判有罪,他就會自盡。
要是他死了,治百病的技術就會消失。
「很多人罵我是殘忍的連環殺手,但是……
以後能把生病的你們救活的也是我。
所以,請不要罵我。因為目前使用的所有醫學都曾殺過人。」
律師向凶手下跪求他答應手術,
他要為患有惡性腦瘤的3歲女兒打贏李英煥的官司;
檢察官為了幫那223個人討回公道、撫平受害者家屬的傷痛,
要使出全力把李英煥處死。
李英煥是罕見的殺人魔,還是人類的救世主?
6年1班的中年人,在職場中容易窒息,於是開始四處遊走在不同社群換換氣,荒野的自然名是喜馬拉雅貓,在網路上以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為標記漫步在文字的旅程裡,因為單車能到的距離是我最常移動的範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音樂是歲月的空氣,在許多可得記憶或不復記憶的生活片段中,你我他的故事裡,其實都有首主題曲或背景音樂,那旋律也像是時空的旋鈕,不知不覺中切換刻骨銘心與以為淡忘的人事物,《那一夜,莫札特的門有人在敲》就這樣以一篇篇各式音樂交織的吉光片羽與讀者一同交錯在彷彿是你又像是我的分分秒秒。 作者瓦力在《那一夜,莫
乍看書名《數值化之鬼》,難以想像這是本怎樣類型的書,不過讀著讀著就發現貓膩了。數值向來是科學依據的象徵,不只是自然科學倚重各項實驗數據,甚而推演出論理;即便是社會科學,數值也像是鐵證,往往成為行為發展的憑藉,難以撼動或質疑。 但《數值化之鬼》作者安藤廣大,株式會社識學創辦人卻在書中反覆闡述「對數字的
大約沒有人會欣然接受被評價為「有點鈍」的人吧,「鈍」意指「不靈活、不鋒利......。」關聯詞語:遲鈍、魯鈍、懦鈍......,似乎無一為正面評價,在社會上一面倒的負評裡,渡邊淳一為「鈍感」演繹出「鈍感力」是一種才華成就的推進力。說來也算是不難理解的演繹,「感知」之於人,就像是感覺接收轉換器,而「
《大廢墟記:末世三部曲②》閱讀之初,各種時空交錯的身分,諸如撒馬羅賓、鐵臂(天縫人) 、潘曲(瑪利亞培植的奧米加)、白眼魚、黑毛鬼、濕婆等,有種像是閱讀連連看的感覺,得試圖串聯起各身分所在空間的順序或意涵,漸漸的會發現這看似龐雜的跳耀裡有越來越熟悉的情境,是你我他曾經的過去、此刻的現在,還有或許可能
《銀色翅膀》讀到最後一行「然後他就消失了」,轉瞬間,有種下一行在哪的驚悚......,當然,也一併挑起往前追尋《黃金鳥籠》的好奇。 卡蜜拉‧拉貝格在《銀色翅膀》中以典型職場女強人的生活步調帶入主角霏伊童年記憶裡父親對母親的暴虐、幼童時期面對家庭暴力威脅相互扶持的哥哥,或許在扭曲的性別價值與家庭失衡下
#你發生過什麼事 @悅知文化 焦慮只是心理的變化,還是其實與生理也密不可分,又或者有時候只是生理的變化,悄悄推動了類心理的癥狀?作者在《焦慮新解》裡頗析了真假焦慮。
音樂是歲月的空氣,在許多可得記憶或不復記憶的生活片段中,你我他的故事裡,其實都有首主題曲或背景音樂,那旋律也像是時空的旋鈕,不知不覺中切換刻骨銘心與以為淡忘的人事物,《那一夜,莫札特的門有人在敲》就這樣以一篇篇各式音樂交織的吉光片羽與讀者一同交錯在彷彿是你又像是我的分分秒秒。 作者瓦力在《那一夜,莫
乍看書名《數值化之鬼》,難以想像這是本怎樣類型的書,不過讀著讀著就發現貓膩了。數值向來是科學依據的象徵,不只是自然科學倚重各項實驗數據,甚而推演出論理;即便是社會科學,數值也像是鐵證,往往成為行為發展的憑藉,難以撼動或質疑。 但《數值化之鬼》作者安藤廣大,株式會社識學創辦人卻在書中反覆闡述「對數字的
大約沒有人會欣然接受被評價為「有點鈍」的人吧,「鈍」意指「不靈活、不鋒利......。」關聯詞語:遲鈍、魯鈍、懦鈍......,似乎無一為正面評價,在社會上一面倒的負評裡,渡邊淳一為「鈍感」演繹出「鈍感力」是一種才華成就的推進力。說來也算是不難理解的演繹,「感知」之於人,就像是感覺接收轉換器,而「
《大廢墟記:末世三部曲②》閱讀之初,各種時空交錯的身分,諸如撒馬羅賓、鐵臂(天縫人) 、潘曲(瑪利亞培植的奧米加)、白眼魚、黑毛鬼、濕婆等,有種像是閱讀連連看的感覺,得試圖串聯起各身分所在空間的順序或意涵,漸漸的會發現這看似龐雜的跳耀裡有越來越熟悉的情境,是你我他曾經的過去、此刻的現在,還有或許可能
《銀色翅膀》讀到最後一行「然後他就消失了」,轉瞬間,有種下一行在哪的驚悚......,當然,也一併挑起往前追尋《黃金鳥籠》的好奇。 卡蜜拉‧拉貝格在《銀色翅膀》中以典型職場女強人的生活步調帶入主角霏伊童年記憶裡父親對母親的暴虐、幼童時期面對家庭暴力威脅相互扶持的哥哥,或許在扭曲的性別價值與家庭失衡下
#你發生過什麼事 @悅知文化 焦慮只是心理的變化,還是其實與生理也密不可分,又或者有時候只是生理的變化,悄悄推動了類心理的癥狀?作者在《焦慮新解》裡頗析了真假焦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李相夷與金鴛盟盟主笛飛聲約戰東海後卻雙雙下落不明。10年後李相夷化名遊醫李蓮花,遇到熱血公子方多病,因緣巧合下和沒發現李蓮花就是李相夷的笛飛聲,3人連手屢破江湖奇案。
Thumbnail
林于如案,在臺灣社會對死刑存廢充滿爭議的此刻,正是支持死刑方的最適案例。沉迷六合彩,積欠大批賭債,企圖詐領保險金,八個多月內連續謀殺母親、婆婆及丈夫。如果台灣法律沒有死刑,如何讓此類極惡之人罪刑相符? 林身上的三起殺人罪,在臺灣司法的意義上大概就止與此,直到此書出版......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他相信,人不會死,衰亡的只是肉體。如果這樣的觀念確立,那麼我們看待肉體衰亡(死亡)這件事就會比較坦然一點,接著才有辦法執行「放手」。
Thumbnail
姓司武的都得死 – 為了殺一個人,起了一場戰爭 By譚劍 .  這次看了兩本推理(方舟與這本) 是迥然不同的風格 皆不會被我列為本格推理的類型 都更像是透過懸疑探討人性 前者(方舟)探討對他人的愛能不能戰勝自私本性 這本則是在說人對於世俗慾望的執著 有時會讓人做出多失控的決定
Thumbnail
桃林鎮發生一宗命案,少女被殺害後棄屍在桃花樹下。十四年前,同樣的地點與命案現場布置,受害者是記者李海燕的好友丁小泉,而李海燕的父親被指為凶手,在獄中畏罪自殺。背負著回憶枷鎖的李海燕,回到桃林鎮,與同樣帶著傷痕的丁小泉初戀男友-刑警宋東年一起尋找真相。但是,記憶一旦解封,恐懼、悲傷、痛苦也將伴隨而來。
Thumbnail
對年輕學生來說,除了探望生命盡頭的身心靈,也很想知道當下的「生」與「活」,鄭捷的手寫詩集、著名父親撞死母親該不該判死的案例,從他們專注的眼神,看到想了解生命多樣的渴望。
Thumbnail
起初看到書名還想說,嗯?這本書怎麼回事,結果,一看完作者的引言,立刻想到現在有部ON檔日劇《春暖花開的那一天》,其中由濱田岳飾演的搞笑藝人主打的一句台詞: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李相夷與金鴛盟盟主笛飛聲約戰東海後卻雙雙下落不明。10年後李相夷化名遊醫李蓮花,遇到熱血公子方多病,因緣巧合下和沒發現李蓮花就是李相夷的笛飛聲,3人連手屢破江湖奇案。
Thumbnail
林于如案,在臺灣社會對死刑存廢充滿爭議的此刻,正是支持死刑方的最適案例。沉迷六合彩,積欠大批賭債,企圖詐領保險金,八個多月內連續謀殺母親、婆婆及丈夫。如果台灣法律沒有死刑,如何讓此類極惡之人罪刑相符? 林身上的三起殺人罪,在臺灣司法的意義上大概就止與此,直到此書出版......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他相信,人不會死,衰亡的只是肉體。如果這樣的觀念確立,那麼我們看待肉體衰亡(死亡)這件事就會比較坦然一點,接著才有辦法執行「放手」。
Thumbnail
姓司武的都得死 – 為了殺一個人,起了一場戰爭 By譚劍 .  這次看了兩本推理(方舟與這本) 是迥然不同的風格 皆不會被我列為本格推理的類型 都更像是透過懸疑探討人性 前者(方舟)探討對他人的愛能不能戰勝自私本性 這本則是在說人對於世俗慾望的執著 有時會讓人做出多失控的決定
Thumbnail
桃林鎮發生一宗命案,少女被殺害後棄屍在桃花樹下。十四年前,同樣的地點與命案現場布置,受害者是記者李海燕的好友丁小泉,而李海燕的父親被指為凶手,在獄中畏罪自殺。背負著回憶枷鎖的李海燕,回到桃林鎮,與同樣帶著傷痕的丁小泉初戀男友-刑警宋東年一起尋找真相。但是,記憶一旦解封,恐懼、悲傷、痛苦也將伴隨而來。
Thumbnail
對年輕學生來說,除了探望生命盡頭的身心靈,也很想知道當下的「生」與「活」,鄭捷的手寫詩集、著名父親撞死母親該不該判死的案例,從他們專注的眼神,看到想了解生命多樣的渴望。
Thumbnail
起初看到書名還想說,嗯?這本書怎麼回事,結果,一看完作者的引言,立刻想到現在有部ON檔日劇《春暖花開的那一天》,其中由濱田岳飾演的搞笑藝人主打的一句台詞: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