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當國際志工?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我要當國際志工?在台灣也可以當志工?」我都回答:「國際志工是我志工生涯很重要的一個里程碑,我等這天等很久了。」從專一開始我開始參與許多的志工服務活動,在每一次的服務過程中我喜歡大家一起朝著同一個目標、方向前進的感覺,我也從中反思許多,我想要到看向世界更遠的另一端,就此萌生以國際志工的身分服務的想法。接下來的內容就來談談我在泰國的生活吧!
我在泰國的生活?
1.Home stay:
這一次有三個夜晚是住在Home家,透過與當地家庭的溝通學習他們的生活方式、增進語言能力、以最快的方式融入當地文化。其實透過Home stay除了可以接觸到最原汁原味的海外文化,更重要的是學會怎樣與他人從無到有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學會包容和體諒,在一段時日內與別人磨合相處,這是一個非常良好的成長機會,我還與Home媽一起編織泰國的傳統頭飾呢!
2.在學校上課:
在泰國上課要克服最大的障礙莫過於:語言溝通的障礙,我們不會泰文他們不會中文,這樣的我們要如何說話溝通甚至完成一門課程教學?沒錯:靠肢體語言比手畫腳,但是這樣的通效果並不好,導致我原先設想的教案沒辦法執行,只能隨機應變臨時發想新企畫,非常的考驗我的設計執行力呢!另外,我也注意到泰國的教育資源非常的不平均,有些小孩並沒有獲得上課學習的會,所以我們的到來為他們帶來短暫的快樂,他們非常積極認真地參與課堂活動,也讓我知道生在台灣擁有這麼棒的學習資源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3.體驗傳統生活方式:
在泰國我服務的阿卡部落,是沒有沖水馬桶、沒有熱水澡可以洗的,我們要入境隨俗適應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這也讓我知道自己生在台灣是多麼幸福的。三餐都要吃辣無辣不歡,以前我是沒有習慣吃辣的用餐習慣,但是泰國每一道菜都會加辣來調味,所以回到台灣後反而想念這個味道。
4..陪伴與教育並重:
因為除了3個晚上的Home stay外,我還與當地寄宿的小孩一起住在Akha中心,我們一起吃飯、一起玩遊戲、一起做禮拜,經過短暫幾天的相處後,我發現我的存在不只是教育他們帶給他們知識的志工而已,我還陪伴他們一起成長,在偏鄉地區缺少的不只是資源還有陪伴。
國際志工旅程的十個關鍵步驟
1. 個人要養成志願服務的習慣:無論保護動物權益、兒童福利、生態保育,只要我們願意花時間去認識都很好,加入自己感興趣的議題與公益團體,然後盡情享受一群人為良善目的一起付出的喜悅。
2. 累積有意義的旅行經驗:「如果你在旅程裡都無法照顧好自己,又如何能在海外服務他人呢?」,所以我認為平時累積旅行經驗,對於成為國際志工非常有幫助。尤其一個人的旅行挑戰獨旅,旅程裡的種種經歷,將培養自己對環境的適應力,對突發狀況的因應力,以及獨立處理各項事務的生活力。
每趟有意義的旅程,都能累積人生養分。可是,什麼是有意義的旅程呢?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通常能鍛鍊更敏銳的觀察力,試著放慢腳步,用眼去觀看、用手去碰觸、用心去體會,儘量感受在當地生活的居民,鍛鍊對於不同文化的敏感度,思索彼此間的連結。無論是服務習慣,或是旅行漫遊,都是出發海外服務前最好的準備方式。
「出走,需要不斷練習」。
3. 認真看待心中的想望:「如果說,你當國際志工是為了改變世界,恐怕這個願望真的不容易達成;如果說,到海外服務是為了增加人生經驗,或許這樣沒什麼不好?」
每個人成為國際志工的意義與初衷皆不同,成為國際志工前,需要先問清楚自己:為什麼想去海外服務呢?對他人苦難有所感觸,期許自己能夠去幫助別人,這是利他動機;想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促使自身能夠成長,這是利己動機。其實,對大多數人而言,通常兩種動機都有。
確認自己的動機,更能知道如何準備心態,建立合理預期,避免按表操課的樣板服務,坦承面對海外服務時自己各種真實的情緒,更能把握住認識自己及學習看待世界的機會。出發前,找一張白紙,逐項寫下並思考自己的動機。唯有你最明白,自己在海外服務旅程的付出及收穫,「動機」也會讓你在服務的過程中追尋更高的自我價值。
「出走,傾聽內在的聲音。」
4. 熟悉自己的志工任務及主辦單位:「如果,你已經決定出國當志工,除了報名繳費之外,必須多花點時間熟悉自己要服務的機構吧!」近年來,參與國際志工的機會越來越多,但海外服務絕非僅是套裝旅程。因此,搜尋網路資料、聯繫主辦單位、請教資深志工,多瞭解該機構與當地社區合作情況?組織財務是否透明?教案課程設計是否恰當?對於當地社區回饋狀況?服務計畫是否具有永續發展影響?都是你再出發前必須做的事情。
「出走前,要做好的功課。」
5. 隨時隨地與世界交朋友:「如果,你願意用越花時間學習該國家的語言、一些簡單的用語,代表你對這趟志工旅程越重視。」
去到一個陌生的國度,最先需要克服的就是語言的障礙,這時候如果能用一些簡單的句子問候當地的居民,便能很快的與他們建立關係,之後在交流上也會更加舒服。抱持著隨時敞開心胸認識新朋友吧,很快地你就會發現交朋友的樂趣。試著主動走向國際友人,真誠認識對方的故鄉,若你能向他們先學會當地問候語,未來旅程更能與當地互動,增加深入認識彼此的機會。
「出走,就在生活周遭裡。」
6. 尊重當地並接受學習者的角色:「如果,你已開始踏上海外服務旅程,試著練習想像,你在當地人們眼裡,會是什麼樣子?」
對於當地居民學生而言,海外志工是陌生的,加上教教文化、思考模式等差異,可能造成彼此誤解,甚至導致衝突,無法順利推動服務。因此,我們需要先懂得理解,事情皆存在著不同的做法,尊重當地原有的生活模式不要一心只想著改變,我們要做的是讓當地變得更好,而不是推翻他們原本的生活模式,透過協力合作來完成任務,雙方彼此學習一起成長。海外服務是一種跨文化互動與共事的過程,試著親近當地觀點,分享彼此經驗。
「出走時,讓自己開始改變。」
7. 展現專業態度及保持彈性和適應性:「如果,到了海外服務時,發現原來和自己想像的截然不同,對當地許多狀況感到不安或不滿情緒該怎麼辦呢?」
這次在泰北清聖的服務模式看來,我認為要自己保持彈性及學習適應的重要性。即使幹部已明確規劃行前,但仍可能隨時出現新變化,例如人力臨時不足、時間衝突調整行程、食宿交通安排等問題。像這一次原本有安排2個小時的觀光旅遊行程,就因為天候不佳而取消,在合理範圍內,要學習保持彈性及適應,來因應各種狀況。
「出走,是一種適應力的養成。」
8. 照顧好自己的安全與身心健康:「如果,到了海外後身心健康都出現了狀況,那麼不但還沒服務他人,可能得先勞煩別人來服務自己了。」
近年來疫情肆虐全球,許多國家受到疫情的疫情,該地區的防疫措施沒有那麼的完善;又像最近發生的柬埔寨綁架案,許多人會擔心自己在東南亞地區進行服務時會遇到綁匪等,這些事前都可以有配套措施,例如:戴口罩、勤洗手、不共食;盡量不要單獨行動要結伴同行。
「出走時,別忘了所有為你擔心牽掛的家人們。」
9. 有責任的公平旅行:「如果,你願意對當地生活多份觀察及關注,將讓你成為一位真正的公益旅行者。」
貼近當地生活方式,享用當地生產的飲食(我在泰國餐餐吃辣),購買當地製作的物品(炸昆蟲、炸蚱蜢)……用行動支持自己的融入,要入境隨俗。
「出走時,從心學習生活。」
10.公益服務的持續參與:「如果,當你帶著滿滿感動回到台灣,便畫下了完美句點,但其實這趟服務旅程才正要開始。」
許多擔任過國際志工的朋友,往往回到家鄉後,發覺真正的衝擊可能才開始。朋友們不太明白你描繪的體會與感動,你發現生活周遭充斥冷漠無感,或者自己轉眼又回到忙碌緊湊的生活裡。這個時候反思就顯得格外重要,我們要去思考今天一整天的活動有哪裡做得很好?有哪裡可以做得更好?反思不只是形式上的檢討,也能成為心靈上的滿足。
「出走,真正能改變的是自己。」
國際志工的核心價值
1.作為一個橋樑,創造一個機會:搭起與世界接軌的橋樑,創造自己接觸新事物的機會。
2.相信積小成大可以改變世界: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團隊力量大,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更久。
3.想像可以很大、不受限:想法是源源不絕的,但要將憑空想像的化為實際的行動。
4.志工精神即日常:把精神融入生活中成為自然而然發生的一件事情。
總結:
跳脫舒適圈,從國際志工看世界,「我不敢跟你說我會一輩子做國際志工,但我會一直持續做志工這件事,因為它帶給我快樂,也讓我成長很多。」歡迎你我一起加入志工服務的行列。在出發前,給自己一份期許,帶著這份期許展開一段志工旅程,營隊結束後將服務過程裡得到的啟發,內化為新的行動能量,繼續為自己和周遭帶來新的改變,即使只是一點一滴,都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