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觀察日記:關於進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實行了一次段考的規劃自學課程,面臨了一件挑戰:興趣所生的動力與學習進步如何並進?
課程隨著還自身狀況去規劃自己想學的繪畫題材,相當程度的解決了學習動機的問題,但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隨著畫著自己喜歡的東西時,該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進步?如何去比對?
繪畫這門課相對學科來說,並沒有標準答案,很多學生只會覺得自己「好像」有進步,卻不知道是否有基準去判斷進步狀況,而陷入困擾,如果能給學生判斷標準,也許能利用這些標準,開始學習「後設認知」,跳脫出來站在鳥瞰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學習。
以前在大學修教育學分的時候,學到「後設認知」這個詞彙,又稱認知的認知,簡單說便是判斷自己學習的成效如何,而不只是一股腦一直學習,適時的跳出來確認自己學習策略的成果,修正後再進行學習,這有助於我們安排自己的學習,也有很大的程度影響最後的學習成果。
有許多人都認為從事藝術需要有天份,確實,真的到要成為藝術家時,大家比拼的確實有一點天份的因素存在,但如果將專業美術訓練定義為描繪,卻只是一種技術,也就是描繪的能力,那便同許多技術一樣,靠練習其實可以達到相當程度的進步與水準。
但之前都針對學科這樣的知識性的後設認知做學習,當今天是技術性的學習時,該怎麼引導學生去做後設認知呢?
我目前思考了幾點:

1. 從常見項目思考:

可從常見的三要素:型態、色彩、材質去比較,自己是否更加有能力去抓準描寫物的型態呢?對於材質描繪是否更加熟練、或是畫出更有該材質感覺的作品呢?單色描繪(素描)時,是否有將明暗深淺確實做到?

2. 與自己以前比較:

學生最容易看到其他人畫的多好,對自己卻沒有自信,所以在一年級時便幫他們建立概念:「今天看到其他人畫的很厲害,是因為這可能是他人生畫的第100張畫,而你可能才第1張,一定會有差的,但能不能藉由多練習減少差距甚至超越,我認為是有可能的。」

3. 會爆的不爆了:

本來容易畫壞的東西,隨著時間技巧的累積,不再容易畫壞了,也是用來觀察進步的一個指標。
後設認知以往我只習慣用在知識學習範圍內,由於學生自學的實驗與引導,讓我思考到後設認知可以用到學習技術時,能以哪些方式來自我衡量,以期達到自學效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第一次的課堂演練與試辦,雖在規劃進度與難易度上比較不熟悉,卻從中看到學生開始自己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而非只是被動的接受老師給的圖片練習,期待他們能在這堂課學到自學的一點經驗,對他們的將來有所助益。
書中其中一篇文章說到讓學生用想像的方式,排出一個心目中理想的課表,而這個理想課表是可以依照自己的目標去設定上什麼課,雖然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中難以實現,但也給了我一個靈感:讓學生自己規劃課程!
說到一切繪畫的基礎,常常聽到答案是「素描」,但為什麼素描重要,有時候學生還真的感覺不到原因,至少在我高中時期就是如此,我小時候最討厭素描了
從第一次的課堂演練與試辦,雖在規劃進度與難易度上比較不熟悉,卻從中看到學生開始自己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而非只是被動的接受老師給的圖片練習,期待他們能在這堂課學到自學的一點經驗,對他們的將來有所助益。
書中其中一篇文章說到讓學生用想像的方式,排出一個心目中理想的課表,而這個理想課表是可以依照自己的目標去設定上什麼課,雖然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中難以實現,但也給了我一個靈感:讓學生自己規劃課程!
說到一切繪畫的基礎,常常聽到答案是「素描」,但為什麼素描重要,有時候學生還真的感覺不到原因,至少在我高中時期就是如此,我小時候最討厭素描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Thumbnail
寫完上一篇我個人的圖像學習後,大腦突然冒出了更多東西。 前幾篇提到我要創作時,很重視文思泉湧的「感覺」。但具體說這個「感覺」到底是什麼 ? 對我而言,那是指我的大腦會有一個「畫面」。 當我想到一個主題,我的腦中會有一幅畫。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重新學習畫畫的過程,有對不同媒材的使用和練習,以及學習畫畫的喜悅和療癒效果。文章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創作的堅持。
早些年參加禪繞教師認證,和諧粉彩指導師課程(還有其他兩小項目的畫畫教學資格課程)都是抱著興趣,覺得能把學費賺回來就好了。努力找教學機會,只是因為「不服輸(學了很多卻沒有地方展現)」加上教學本身很趣,所以持續努力找機會教學。 經過那麼多年,在這兩個圈子做了一些很少人會做的「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還
希望這堂啟發繪畫思維的意象速寫課程筆記,能紀錄下給好奇繪畫所構成的世界的你與我,有任何啟發。 直覺對位與測量對位的名詞釋義如下:......在速寫的作畫過程,是先進行直覺
Thumbnail
希望這堂啟發繪畫思維的意象速寫課程筆記,能紀錄下給好奇繪畫所構成的世界的你與我,有任何啟發。 畫畫的歷程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前期、中期及後期...
Thumbnail
創作認知 是指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對自身創作行為的理解與反思。這包含兩個層面: 自我認知 創作者對於自身能力、風格、優缺點的認識。過去,我曾經受到他人作品的影響,試圖模仿別人對服飾的唯美描寫。然而,我現在深知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個性,就如同每朵花各自綻放。因此,我不再試圖追求別人的風格,而是專注於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Thumbnail
寫完上一篇我個人的圖像學習後,大腦突然冒出了更多東西。 前幾篇提到我要創作時,很重視文思泉湧的「感覺」。但具體說這個「感覺」到底是什麼 ? 對我而言,那是指我的大腦會有一個「畫面」。 當我想到一個主題,我的腦中會有一幅畫。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重新學習畫畫的過程,有對不同媒材的使用和練習,以及學習畫畫的喜悅和療癒效果。文章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創作的堅持。
早些年參加禪繞教師認證,和諧粉彩指導師課程(還有其他兩小項目的畫畫教學資格課程)都是抱著興趣,覺得能把學費賺回來就好了。努力找教學機會,只是因為「不服輸(學了很多卻沒有地方展現)」加上教學本身很趣,所以持續努力找機會教學。 經過那麼多年,在這兩個圈子做了一些很少人會做的「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還
希望這堂啟發繪畫思維的意象速寫課程筆記,能紀錄下給好奇繪畫所構成的世界的你與我,有任何啟發。 直覺對位與測量對位的名詞釋義如下:......在速寫的作畫過程,是先進行直覺
Thumbnail
希望這堂啟發繪畫思維的意象速寫課程筆記,能紀錄下給好奇繪畫所構成的世界的你與我,有任何啟發。 畫畫的歷程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前期、中期及後期...
Thumbnail
創作認知 是指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對自身創作行為的理解與反思。這包含兩個層面: 自我認知 創作者對於自身能力、風格、優缺點的認識。過去,我曾經受到他人作品的影響,試圖模仿別人對服飾的唯美描寫。然而,我現在深知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個性,就如同每朵花各自綻放。因此,我不再試圖追求別人的風格,而是專注於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