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2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日本旅遊.京都篇]京都散策

圖片取自免費圖庫
圖片取自免費圖庫
居住在京都郊區,一眼望去滿簾日式風情,好處是遠離鄉音,能有身處異國之感,缺點便離市區有一個小時的路程。
第一天出遊因初來乍到,還是靠火車、地鐵通勤,大致熟悉京都交通後,便改用步行。徒步看見的日常景象,漸漸與電視劇展現的樣子相結合,日本似乎就是這麼一回事,清幽而安靜的早晨,學生騎腳踏車上學,上班族連袂進入地鐵。
京都的一天從岑寂開始。有時走上一、兩公里只聽見我們倆對談聲,城鎮人聲靜謐,像是怕戳破誰的睡夢。偶爾才有幾位婦女閒談,整體不若臺灣清晨的活力。在國外走馬看花,每一步皆感覺新鮮,三毛寫撒哈拉沙漠亦如是說,今日有機會到他鄉才能體會她筆下的感動,每片屋瓦都能演成一則有趣的故事。
明明來的前日京都方落細雪,飛機上還見到山峰積雪未融,真正抵達京都時卻天清氣爽,將踏雪情義消融乾淨。不過萬里晴空也是好的。
由於時間充裕,京都內的著名景點大都探究一遍,準備啟程往大阪前,還有足夠漫遊的時光。旅遊書上極力讚揚的古剎名寺皆已造訪過,因此目光轉移到了行前並未注重的城南宮。
城南宮離下榻處很近,直線距離不過百公尺,此地的名頭不若金閣寺、清水寺大,以至一開始未將它擺入行程。當盤算的景點都走完一輪,我們愜意地在旅館四周悠轉,遠遠便看見城南宮鳥居外有神職人員與警察在維護交通,當下忖分明沒多少遊客,為何如此勞師動眾。
抱著好奇心進到神社一探究竟,正巧看到一塊寫著梅樂的告示牌,已有一群人卡好位置,之前到訪的其他景點多是外籍遊客,這裡卻多是日本人,於是我們也跟在人群裡湊熱鬧。時間一到,年輕巫女手執神樂鈴與一枝梅花,隨古風音樂開始慢舞,說是舞蹈,更像是某種祭神的步伐,現場恬然無聲,神樂鈴的頓點聽得一清二楚。梅樂時間不長,卻莊嚴的令人屏息,本抱著隨意瀏覽的心情,想不到有意外驚喜。
一旁的解說牌寫著「源氏物語花之庭」的標語,並附有演員打扮成平安時代的貴族,分坐於彎曲小溪的海報,那場景看得有些熟悉。又見到洗手處的石座下刻著修禊二字,對那份熟稔之情恍然大悟,海報拍攝的正是修禊的樣子。
上網搜尋資料,才明白城南宮每年定期舉辦春禊,曲水之宴自魏晉後便定律於夏曆三月上巳,算一算已經是國曆四月的事,可惜這次沒機會參與。
進入花之庭的售票口前已排起長長人龍,一路排到鳥居外,見識了如此誇張的人潮,這時終於明白為何需要警察指揮。此時緊鄰城南宮的道路不斷湧入車輛,也有為數眾多的民眾走路來。突如其來的人潮都是為欣賞花之庭的梅花,所幸我們明日才要啟程,所以放棄排隊的念頭,打算翌日一早再來搶頭香。
經過庭園側邊,一股芬香勾引我們回首,受刺激的嗅覺神經忍不住尋找來源,原來是那一株株高過柵欄的梅枝隨風搖曳,笑靨迎客。
另一側通道上汽車井然有序排隊,簡直要塞爆小小的停車場。我們沿著道路,瞥見位於路邊的木造小店,店鋪不大,外觀很是典雅,如溫婉的大家閨秀。立即查詢店名,赫然發現它是間四百年歷史的老店,怪不得散發沉靜安穩的氣息。
我們想既然是老店,應該要使用日文較適合,揣好詢問的語句進入店後,卻沒想到老闆一開口就說了一長串流利的英文,嚇壞我們兩個異鄉客。這情形完全出乎意料,我們聽得懵懵,倉皇狼狽離開。
回去後忖老闆也沒幹什麼,我們也沒做壞事,何必逃跑?
睡了一覺,本以為已經起的夠早,售票亭前的首位還是被其他人佔據。門口綠葉蓊鬱,任誰也猜不到裡頭的景色。九點鐘一到,神職人員開放入場,剛好擋住前面的頭香,陰錯陽差下我們反而成為第一個進花園的遊客。
冷了幾日,梅花果然不負眾望,堅忍不拔挺過寒風,開得相當茂盛。花香撲面而來,只見滿園花團錦簇,紅白落英繽紛,紅花豔而不嬌,白花幽而不峻。
靜謐神社留住平安時代的風雅氛圍,東風拂來馥郁芬芳梅香,遊人如蝶翩翩飛入。這裡不只賞花,也賞景,梅枝高過瓦牆,城南宮裡石橋流水、小徑蜿蜒,不須磨墨提筆,已成一幅好畫。
鳥兒細細的腳丫子攀住枝頭,東奔西跑,像為讚詠春日而舞。牠唱著歌,如此唱道:寒冷孤寂的冬日過去了,現在春天擁我們入懷,一切將變得更美更好!
民眾接踵入場,一時間遊人如織,卻打不斷園林古寂的氛圍。上百株梅花夾道展枝,灑下香蕊如某種淨身儀式,讓人徹底浸沐於「應風披靡,吐芳揚烈」之中。
城南宮是當年白河天皇為抗衡朝中權臣,以此地基礎建立院政抗衡,不曉得白河天皇在幽靜林子裡運籌帷幄時,以何心思解讀片片繁英。撇開久遠的政治背景不談,此處梅景的確令人流連忘返,不禁想攀梅驛寄,將這份情懷送予好友。這種傖夫之事當然不能做,還是乖乖舉起手機用影像記錄滿天傲梅。
園中清澈的小溪便海報照攝的舉行修禊的場所。雖然未能見到修禊,把風聲、鳥鳴當作歌人吟詠詩詞也別有風味。花之庭小而精巧,稍不注意就走完全程,那份美景依然在心中烙下震撼,久久難以消散。
被梅花吸引來的人絡繹不絕,省道車水馬龍,都是為見上這梅林一面。離開城南宮時,身上似乎還沾染梅香。
我們又來到昨日出師未捷的和菓子店,老闆還記得我們。有過一次教訓,我們對答如流,原來老闆是說他店裡的菓子嘗鮮期只有一天,無法帶回去當伴手禮,因此我們打消這個念頭,改在店裡享用。室內裝潢雖是新的,但取代不了沉積四百年的歷史紋路,彷彿走進店內後,外邊的喧嘩皆被那扇門阻隔。
當改用日文對談,老闆顯得很開心,果然還是熟悉的語言最為親切。世事難免與計畫脫節,但有時選擇陌途也有意想不到的風景,若非我們興起漫行,確實也不會注意到城南宮跟這間精緻的菓子鋪。
老闆禮貌鞠躬,我們誠心回禮,為這個圓滿的日子作結。
2016年8月26日發表於中華日報 原題〈腳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