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走島】-台灣旅蹤

14公開內容

以文字紀錄台灣各地之美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十多年前的畢業旅行第一次踏上基隆,到時已夜幕深沉,高掛霓虹。吃飽飯便迫不及待找了家網咖上網打遊戲,接著回去熬到大半夜,對這裡的印象僅剩夜色下繁華的廟口夜市,與瀰漫空氣的海腥。 後來來過幾次,也是匆匆作為長途行旅的休憩站,從沒見過她白晝下的面目。若非信宿在此工作的友人家,很難得有充裕的時間可以駐
北風似乎只要溜進盆地,就會被牢牢鎖住,因此盆地的冬季沒有一處縫隙不冷,但我偏愛這樣的寒意。 拉起大衣,小酌幾杯,一股熱氣湧然上升,身體像暖爐般暖活,寒風侵面也覺得可親可愛。於是趁此氛圍登了象山,高大宅邸構成茂密的森林,走進蜿蜒途中,如闖入一個封閉的生態系,登山人匆匆往返,管不了寧靜住宅區裡的春秋。
冬陽如羊毛地毯鋪著柏油路,引人昏昏欲睡,清風拂過巍峨山尖,掀起一陣綠浪,放眼望去山路迤邐無盡。應是第二或第三個小時了吧?景象從繁華喧鬧的台中街區漸蛻成一片空袤,緊張的引擎聲被拋在幾座山頭之後,至此才能清晰聆聽風聲。 公路上唯有我們一台機車奔馳,龐然山勢如沉靜的巨人,俯瞰螻蟻穿梭彎道。我們像是追逐溫
Thumbnail
天氣回暖,正值賞螢之際。印象裡只看過零星的螢火蟲飛舞夜空,那回憶片段朦朧似夢,不知真假。於是在友人邀約下穿越迤邐山路,前往山林部落。 去時是假日,車潮壅塞,要不是仍見到人人戴著口罩,會以為早無疫情影響。買好入場票,接著就是等待日頭西落,候著這些夜行性貴客閃亮登場。閒聊一陣,遠方山峰染著最後一片霞紅
這是第二次造訪外表破舊的枋山車站,距離前一次來已晃過五年時光,卻是在同樣的時間、光線。車站彷彿沉睡在歷史裡,無論何年何歲走進來都不曾改變輪廓,沒有任何聲響能驚動它,我們的到來亦是如此。 人間喧囂止在山腰,此地反成為綠意的樂園。它是個孤僻的老者,隱居在寂靜而荒蕪的幽徑深處,若非實際在此搭乘過列車,很
Thumbnail
  墨色的雲還未散開,霧氣網住我的鏡片,飄渺的山峰瞬然沒入一片白靄。我踏著輕巧如風的步履在陽台外踱步,徐徐感受山間流轉的靜謐,彷彿世上只有我一人煢煢獨立。這是我對宜蘭最初始的感覺。   高二這年,懵懵懂懂隨畢旅出遊,車上時歲如梭,只記得吃了零食、睡了場覺,甦醒便抵達北海岸。意識反反覆覆,偶被顛簸路
Thumbnail
  還在讀書的時候很喜歡下雨,因為雨營造一種浪漫,離群索居的孤獨,將個人暫時從擁擠喧囂中劃分開。於是地理課本上多雨的東北角變成少年聽雨的最佳選擇,一年超過兩百天的降雨日,光用看的眼睛估計也要發霉。   可是島嶼看似不大,東北角對於那時還是學生的我而言非常遙遠,由西南到東北,彷彿需要穿越光年。因
Thumbnail
  是否因為山雨欲來的緣故,導致這片溫泉地跟先前所想的大相逕庭。我們抱持疑慮繞了一圈,山坡像是被吸走色彩,黯淡的讓人惆悵。   這裡已先下完一場雨,濕氣混著瀝青的味道並不好聞。過了晌午,街上仍然靜謐,我們到訪時約是兩點多,正逢假日,卻門口羅雀。印象中的知本溫泉遊人如織,烘烘鬧鬧,不過遊客稀少,正好
在雨汛降臨阿里山,被反對聲浪淹沒前,我便偷偷織著美景。氣象主播用專業的口吻大唱反調,低氣壓提前瀰漫房內。思緒在去與不去間躊躇,像滯留不去的陰雲,冬春交替的南部向來乾冷,沒有仲夏氣候那麼駭人聽聞,只是山雨一傾便如毒蛇猛獸,讓人不得不擔憂幾分。 一道去的夥伴還拿捏不定主意,像被窗外冷颼颼的北風吹亂方向。
我不禁啞然失笑,大概是我們臺語不夠標準,老人家把「橄欖山」聽成「葛瑪葛居」。再次去詢問的山居,我們接力用不流利的臺語說明,由於得到的資料闕如,只能告知是個國軍的營地。但老人們說這裡沒有營區,比手畫腳老半天也無進展,我們只能告謝離去。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