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們先聊到德國統一的主要功臣-普魯士王國的歷史,以及普魯士王國統一德國的過程,自此之後德國由歐洲不起眼的區域一躍成為歐陸的強權之一,以下篇幅將介紹德國統一後成為歐陸強權的歷史。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德語:Deutsches Kaiserreich),正式國號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史家亦稱「第二帝國(Zweiten Reich)」,是指從在普法戰爭之後的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統一德意志之時德皇威廉一世凡爾賽登基到1918年11月9日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這47年之內的德國。
德國的工業化起步較晚,19世紀中期的英國已工廠林立,但德國仍以務農為主,1852年期間約50%人從事農業生產。早在1834年德意志地區已組成關稅同盟,以消除各邦之間的關稅,促進經濟發展。統一後德國工業化進程的技術進步發生了四次浪潮:鐵路浪潮(1877-1886年)、染料浪潮(1887-1896年)、化學浪潮(1897-1902年)和電氣浪潮(1903-1918年)[90]。雖然德國的工業化進程比英國晚了將近70年,但也因此能夠以英國摸索出的最佳工廠模式作為學習的對象吸取經驗,從而更有效地利用其國家型資本,並避免了採用傳統方法來邁向技術極限的過程。德國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比英國大得多,尤其是在化學、電機和電力等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方面。德國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的主導地位使當時所有諾貝爾獎的三分之一都授予了德國的發明家和研究人員。高度集中的德國卡特爾體系(英語:Cartel;德語:Konzerne)能夠更有效地利用資本。不同於英法,德國並沒有承受遍佈世界殖民地的國防壓力。在1871年德國吞併了法國的亞爾薩斯-洛林後,它還趁機吸收了法國工業技術的一部分,雖然法國的技術並不如英國,但在中低端領域相差無幾,可以讓德國簡單的無縫技術轉移。 隨著經濟發展,加上普法戰爭後得到50億法郎賠款,在俾斯麥利用這些賠款刻意扶持舊普魯士王國範圍內的工業革命,例如西利西亞和萊茵蘭地區,讓這些地區的經濟突飛猛進,鄉村人民湧入城市,提供了大量勞力,成為工業生產的勞動者,人民由手工無產階級變為工廠無產階級。1882年德國工業人口佔總勞動人口的40%,魯爾區更成為德國的工業中心,到了1914年德國農業人口降至總人口的三分之一[92]。德國的工業生產集中在魯爾區、柏林、中部和西南德國地區,主導了德國經濟發展。到了19世紀末,紡織品和鋼鐵工業成為德國龍頭工業,接著化學和電氣工業也開始崛起[93]。縱使務農人口減少,但農業技術改良使農產量得以提升[94]。此後,德國製造商開始佔領英國進口產品的國內市場,並與國外的英國工業競爭,尤其是在美國。到1870年,德國的紡織和金屬工業在組織和技術效率上已超過英國,並在國內市場上取代了英國。德國成為歐洲大陸上的主要經濟大國,並且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出口國。德國的鋼產量大為提升,由1870年的140萬噸,去到1913年已超過1,000萬噸;煤產量更多,由1843年的310噸,到了1871年增加至3,400萬噸,增長了10倍有餘;自主研發的蒸汽機數量亦由1841年的40架增至1870年的5,000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