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 月下旬,我的 Spotify 帳號在週五的 Release Radar 推送了〈你的日子〉(Твій день),其中四位烏克蘭歌手猶如四種極端,難以想像他們同台演出會發生什麼事,這首歌竟融合了他們各自的特色,堪稱夢幻組合:歌聲空靈的 ONUKA 以電子音和傳統樂器如笛子見長,樂迷如果沒看新歌資訊,聽到前奏可能會猜這是她們的新歌。然而接下來出現的人聲居然來自新晉饒舌女王的阿琉娜(alyona alyona),這段與悠揚笛音有所反差的有力唸唱難免會讓人「咦」一下,但驚喜還沒完。短暫的管樂過門宣告了鐵肺才子阿爾騰‧皮沃瓦羅夫(Artem Pivovarov) 進場,如他標誌的重拍進一步炒熱整首歌的氣氛。到了高潮的副歌,則由屢獲大獎的人氣樂團 The Hardkiss 女主唱茱莉亞‧薩妮娜(Julia Sanina)擔綱,超具辨識度的嗓音在合唱中依然氣勢非凡。
原來這是電影《這個週末最美好》(Найкращі вихідні)主題曲, 2 月 2 日在烏克蘭上映,從預告看起來是個群像喜劇,串起所有角色的是基輔(疫情前)每年夏天舉辦的亞特拉斯週末音樂節(
Atlas Weekend)。自從 2019 年開始稍微關注烏克蘭音樂,常常覺得驚喜連連,看到音樂節的消息也想像了一下,也許以後哪一年可以去參加(儘管我很討厭人多的地方,這個音樂節的人潮超過五十萬囧),沒想到一個月後俄烏戰爭爆發,瞬間有夢想破滅的感覺。
一年過去了,彷彿理智終於超越情緒,想著與其怨恨國際局勢,不如讓自己多長點知識,讀幾本跟烏克蘭有關的書。當然聽歌還是要靠 google 翻譯理解歌詞,但讀完這幾本書,隱約可以看出一些歌怎麼與歷史互文。
重返排行榜的百年老歌
〈哦,草原上的紅莢蒾〉(Ой у лузі червона калина)歌詞只有四句,旋律很好記,2022年在烏克蘭的相關歌單常聽到,查了一下,居然比烏克蘭國歌更古老,成曲於1914年。之所以再度被廣泛傳唱,是因為 BoomBox 主唱安德烈‧赫利夫紐克(Andriy Khlyvnyuk)2022年2月27日,穿著軍裝以基輔聖索菲亞主教座堂為背景,唱了無伴奏版並上傳 IG,南非音樂家 The Kiffness 重新混音成電音版,上傳 Youtube 並聲明這個版本的收入會捐助給俄烏戰爭的人道救援單位。許久沒發表新作的英國老牌搖滾樂團平克‧佛洛伊德發行挺烏單曲〈Hey Hey Rise Up〉,也擷取了安德烈的影像片段重新編曲(
相關報導)。總之,社群媒體的散佈讓這首歌引起廣大關注。
持步槍的安德烈所唱的,是 1914 年史蒂潘‧查內茨基(Stepan Charnetskyi)為烏克蘭鍚奇步槍兵寫的軍歌。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那時的烏克蘭分屬於俄羅斯帝國和奧匈帝國。在俄羅斯帝國眼中,西疆的這群人雖然使用不同的語言,跟俄羅斯基本上是同文同種,因此稱之為「小羅斯」,為了避免小羅斯生出異心,帝國致力用文化和語言同化小羅斯人。另一方面,奧匈帝國賦予境內各族群較多的民族自決權,只要維持帝國認同,各族群之間彼此競爭對立反而有助於政治勢力互相制約。
戰爭爆發時,奧匈帝國境內,身處東部戰區最前線的烏克蘭民族運動者組成了烏克蘭人最高議會,在為帝國效忠的基礎上成立鍚奇步槍兵團,他們的短期目標是拿回俄羅斯攻下的加利西亞和布科維納,長期目標則是分割奧屬加利西亞和俄屬烏克蘭地區,獨立建國。以結果來看,烏克蘭人確實在1918 年達成目標了,但不算成功,因為沒有自衛能力的烏克蘭國後來又分別併入蘇聯和波蘭。
百年歷史見證,建國失敗沒關係,歌在國猶在。
讓歐陸同悲同憤
2022 年歐洲歌唱大賽在德國舉行,主辦方邀請 2016 年代表烏克蘭贏得大賽的賈瑪拉(Jamala)擔任表演嘉賓。賈瑪拉一襲黑色套裝,左手纏著烏克蘭國旗,唱起當年奪冠的〈1944〉,從彷彿還驚魂未定的第一句「當陌生人到來」(When strangers are coming),就緊緊勾著聽眾的心緒,指控著意圖吞没眾人靈魂的自以為神。最後吟唱轉為吶喊和海豚音,背景中群鴿飛過發光的樹。悲憤過後,也許希望終將降臨。
歌裡沒有指涉陌生人或自以為神的人是誰,2016 年俄羅斯仍跳腳抗議,因為賈瑪拉是克里米亞韃靼人,自承寫的是祖母輩的故事——1944 年蘇聯打敗半島上的德軍後,認定克里米亞韃靼人集體協助德軍,史達林簽下了強迫韃靼人東遷烏茲別克和西伯利亞的命令,許多韃靼人在遷徙途中死亡,之後回到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多數成了俄羅斯人,韃靼人淪為少數族群。
雖然歷史已遠,但俄羅斯在 2014 年派軍隊進入克里米亞,強制公投讓克里米亞從烏克蘭「獨立」,聽到這首歌難免認為有影射的寓意。而俄烏戰爭進行中的當下,也有不少人認為這場戰爭從 2014 年就開始了。
轉化悲劇的力量
2016年,車諾比核災滿三十週年之際,電氣民謠樂團 ONUKA 發行了一張迷你專輯《Vidlik》,五首曲子結合了傳統樂器、電子合成音,女主唱娜塔時而學機器人唸唱,時而以空靈嗓音高歌,據娜塔在
訪談中所言,這些音樂安排非關希望,非關靈魂不朽或內在自由,而是當她前往車諾比隔離區一帶,她所看見的自然生命力,相較之下「人生太短,死亡太必然」(譯自〈19 86〉歌詞 But life is too short, And death is so sure),想要操弄自然的人類則遭到人造物反噬——車諾比核災從方方面面來看都是人禍造成的悲劇。
ONUKA 的歌曲甚少煽情元素,時常給予聽者夢幻、輕盈的感受,但其實娜塔致力於復興傳統音樂和樂器,因為她從祖父學習到的傳統音樂文化,令她明白何謂「家園」。如果她們的音樂聽起來新奇,一方面可能是大家對烏克蘭的傳統音樂十分陌生,另一方面則是娜塔找到了融入當代元素的獨特途徑。
除了《Vidlik》,2021 年,也就是車諾比核災三十五週年之際,烏克蘭及國際音樂人共同合作了一張風格殊異的《車諾比之聲》(Sounds of Chernobyl)專輯,歌詞有英文,也有烏克蘭文。
這些多元聲音似乎可以說明,對烏克蘭而言,車諾比核災的檢討與省思無法止於應對災難的行政流程或能源政策。災難現場明明在烏克蘭境內,烏克蘭人卻沒有處置主導權的無力感,成了最主要的討論和行動驅力。《烏克蘭》(The Gates of Europe)的作者謝爾希.浦洛基指出,對莫斯科統治集團的反感,讓烏克蘭的共產黨統治階層和民主反對派從中找到「共同利益」。我想,長遠來看,車諾比核災是促使烏克蘭脫離蘇聯的原因之一,也是烏克蘭必須獨立於俄羅斯的提醒象徵物。
為何而唱?
據
BBC 報導, 2012 年的調查,烏克蘭精華時段的廣播節目中,烏語音樂只佔 3.4%,其他音樂可想而知是俄語。 在《
新烏克蘭民歌》(Новий український фольк)紀錄片中,幾位烏克蘭音樂人承認 2014 年廣場革命和克里米亞危機是職涯分水嶺,而他們可能不是少數。2016年政府發佈新法規,廣播節目中的烏語音樂必須佔歌單的四分之一,並且要在一年後逐步提升到 35%,這個法規從某方面提升了烏語音樂的市場需求,為流行音樂的多元風貌推波助瀾。不論是從法規或音樂人的抉擇來看,我們應該都可以說,如今烏語流行音樂這般百花齊放是最近十年才發展起來的成果。
不過這樣的成果應該是有音樂產業長期發展為基礎,即使是俄語音樂。同時還要有深厚文化底蘊供年輕音樂人去挖掘,例如老奶奶唱的俚俗歌謠、山區民族的傳統儀式、吟遊詩人用的傳統樂器……
我曾認為藝文是非常脆弱的,生存面臨危機時,誰還管音樂?當唱歌的人不在,當樂譜和樂器銷毁,當人們遺忘,音樂也就不復存在了。然而,開始了解音樂人創作背後的歷史和故事後,會發現烏克蘭音樂人確實在意念和創作之間取得平衡,找到聲音的力量,不懂的人可以只是欣賞彩虹,(試圖)理解的人則可能聽到為存續所發出的自由之聲。
參考書目
本來讀完以下的書想寫讀書心得文章,但仔細想想,應該沒有什麼簡短的文章可以比書更完整介紹烏克蘭史,還是寫寫音樂相關的故事就好了。
《戳穿黑色的寂靜蹤跡:烏克蘭抗俄戰爭的歷史源起、地緣政治與正義之辯》
《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反抗,所以存在》
《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
《帝國解體與自由的堡壘:烏克蘭抗俄戰爭的歷史源起、地緣政治與正義之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