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階段專注時間,是多久?】~《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閲讀力」最新技術大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閲讀力最新技術大全》共鳴讀書表格|from Jinna Sun
數位部長唐鳳用「番茄鐘🍅工作法」,以25分鐘專注時間為一個工作段落,之後休息5分鐘,再進入下一個工作階段,那你呢?
我原初也是番茄鐘的愛用者,但是有時候25分鐘計時響起卻充耳不聞,一坐下去就是100分鐘眼睛無法離開螢幕;有時候工作不到5分鐘,便忍不住開始瞄其他視窗,滑臉書滑不停:「笑死/羨慕/你好棒」回訊這個那個又是半小時……
佐佐木俊尚在《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閲讀力最新技術大全(方舟文化,2022年11月)告訴我們,「短集中」的3到15分鐘,才是更實際的作法。
在此之前,可以先盤點自己的工作項目,區分為「重的工作」和「輕的工作」。不妨從輕量到重磅,輕量工作可用3~5分鐘為單位,重的工作則以15分鐘為單位來累積「集中力」。

資訊搜集、閱讀書籍,甚至寫作也是。
  • 用「Feedly」輕輕瀏覽新聞標題,把看起來有進一步價值的文章收到「Pocket」來閱讀。「Pocket」文章庫裡又可以區分「輕的文章」和「重的文章」,針對重的再進一步延伸到相關文章和影片。
  • 書籍也要分輕重,根據輕重安排閱讀時長與節奏,將有感之處筆記並數位存檔,標上關鍵字,以利日後搜尋。
  • 撰寫文章分成「輕的執筆」(1000字以內)和「重的執筆」(3000字以上)。以千字為單位,可先以輕執筆的態度來開筆撰文,構思文章的構成方式,再正式進入重的執筆階段。
以此類推,就算日常雜務也有「輕的雜務」和「重的雜務」,當工作從「輕」的開始,再往「重」的推移,交錯處理,對工作的意識會愈來愈有所覺察與掌握。
至於到底是要用3分鐘、5分鐘、15分鐘,或是番茄鐘25分鐘?工作份量應該如何切割拿捏?工作與休息之間要如何搭配循環?是否要「線性」一鼓作氣衝刺單一工作?還是運用本書作者更推崇的「多任務處理法」?我認為都是因人而異、因事制宜,重點還是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時間間隔」與工作節奏,而讓工作有「輕」與「重」的自我判斷意識,並在實踐中覺察調整,是我在這本書中得到很棒的啟發。

就個人而言,本書其實屬於「輕的閱讀」。我是利用通勤的碎片化時間,用iPhone SE小手機,陸陸續續輕輕鬆鬆零零散散地讀著這本Hami書城月讀包派送的書籍。每次的斷續閱讀,因為即時有用電子書畫線功能留下標示,所以讓我可以再往前複習上次閱讀時的有感之處,繼續銜接讀下去。
當然,因為拜「九宮格共鳴讀書筆記法」之功,在正式閱讀前,我已在九宮格記下瀏覽目錄、前言時的擷取重點,也用一點時間上網大略了解這位作者,畫下佐佐木先生的長相,視覺化圖像總能幫助讓閱讀體驗更加立體有感,我把這樣行前預備的程序,稱為「開書儀式」。
以兩天內的零碎時間,例如去賣場購物、去掃墓的車程,午休、咖啡時間和睡前…每次5分鐘、10分鐘、15分鐘都有,邊滑螢幕邊畫線,就這樣,整本滑完之後,回到共鳴表格前,再用40分鐘,擇取畫線有感之處,填進第二個表格、收斂三個重點,進行「共鳴曲線」隨機翻頁以獲得更多原先並沒有察覺之提示,這是我所謂的「完書儀式」。
例如前述提及「輕的工作」、「重的工作」,就是原本在閱覽時沒有特別關注,到最後卻因為共鳴大神的提點,助我用新的觀點來整合這本書頗為繁複零散的各項知識點。

當然這篇心得文的書寫,相對於閱讀心態,就屬於「重的執筆」。本來也沒有想要認真為此書撰寫閱讀心得文,但是經過在「共鳴表格」上的輕執筆之紀錄與書寫,漸漸發現對己有益的觀點。於是寫到此刻,我已經用了三個15分鐘,專注在鍵盤上筆耕寫文了。
閱讀是我日常最愛之事(最主要的休閒活動),我太贊同作者所說的,不管是書籍或是網路資訊,我們都要持續保持謙虛的態度進行大量閱讀,尋求多方觀點,才能獲得知識的全貌,發展「概念」,勾勒出這個領域的「世界觀」,進而形塑個人「知肉」,連接新舊經驗,產生靈感創意新想法。
佐佐木先生在書中用了無數次「知肉」這個詞。
——
日語的「知肉」(ちにく)是由「知る」(しる,意思是知道)和「肉」(にく,意思是肉)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表示深刻理解或體會某件事情的真諦或精髓。這個詞語通常用於藝術、文學、哲學等領域,表示對作品、思想或哲理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用於人際關係中,表示對某個人的了解和心靈上的共鳴。
(以上是我多次問ChatGPT之後,得到比較滿意的解釋)
——
我認為「知肉」也許好比我們常聽到的「素養」,是一種真的能派上用場的感知和能力,應用於個人工作、生活方式、行為準則與目標實踐上。而「知肉」的養成,第一是要靠優質資訊的擷取input,再經由理解與統整、思辨與省思,把知識真真切切的消化吸收,讓營養融入滋養長成札札實實的肌肉,而這個增肌減脂的歷程,是需要不斷重訓鍛鍊,激活大腦不斷躍升。
然而這是一個難以專注、對大腦鍛鍊極不友善的時代。書中提到的「二刀流」,也是現在當紅的知識管理觀念,讓電腦(數位雲端)發揮其無限記憶容量、演算優化、資訊瞬搜可得的角色,成為人類的「第二大腦」,讓大腦充分連結概念發揮創造力。因此,請用大腦喜歡的方式來工作,盡可能除去干擾大腦工作的繁雜噪音,還給自己一方乾淨整潔的工作環境。
avatar-img
150會員
106內容數
盡信書不如共鳴,在字裡行間覺察自己。 一種幫助您有感閱讀且共鳴產出的高效讀書筆記法。 請至此處雲端連結下載空白表格檔案❤️:https://reurl.cc/NXld26 邀約分享聯絡信箱:jinnasun@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現此時已走到必須重視人類想像力與創造力之多樣性,否則不足以通過遽變、不確定、複雜又模糊的VUCA時代了。羅賓森爵士辭世前最後的呼籲,那如此有力的 “ Imagine if... ”,在在呼喚著每個人投入變革的行列。
有一種劇,一追下去就會一集一集沈淪到最終回;有一種書,一翻下去就會一頁一頁沈溺到最終章;Binge-watch 無法阻擋無可自拔無可救藥
布萊恩•葛林(BRIAN GREENE)《眺望時間的盡頭: 心靈、物質以及在演變不絕的宇宙中尋找意義》(遠足文化,2021.4)國家圖書館電子書 與一本書相遇,除了機緣具足,我更希望藉由閱讀體驗,與心相契進而獲致啟發。 閱讀意識設定是重要的,我寫下: 「好奇於自己求知渴望之來源與去向」
在進行「共鳴讀書法」的閱覽過程,不管是快翻略讀的第一次全書下載,或是有餘裕進行第二次的細細品味,我會善用的小工具就是標籤便利貼。
早晨靜坐之後是最好的觀想時間, 即使無暇靜坐,時不時瀏覽心願, 觀想自己心願達成的情景與感受, 讓心想事成的魔法充滿正向力量, 幫助自己成為那最想見到的樣子。
#一個筆記本大食怪教您如何挑選子彈筆記本 高效生活筆記術需要一個載體系統,我慣行的筆記系統是「子彈筆記術」 這種把生活大小事,包含:行事週計劃表、每日待辦清單、每日習慣追蹤、共備會議紀錄、備課想法紀錄、閱讀聽講筆記、自由書寫日記,甚至是使命宣言、睡前宣言、晨間宣言、夢想清單…一切通通放在一個本子..
現此時已走到必須重視人類想像力與創造力之多樣性,否則不足以通過遽變、不確定、複雜又模糊的VUCA時代了。羅賓森爵士辭世前最後的呼籲,那如此有力的 “ Imagine if... ”,在在呼喚著每個人投入變革的行列。
有一種劇,一追下去就會一集一集沈淪到最終回;有一種書,一翻下去就會一頁一頁沈溺到最終章;Binge-watch 無法阻擋無可自拔無可救藥
布萊恩•葛林(BRIAN GREENE)《眺望時間的盡頭: 心靈、物質以及在演變不絕的宇宙中尋找意義》(遠足文化,2021.4)國家圖書館電子書 與一本書相遇,除了機緣具足,我更希望藉由閱讀體驗,與心相契進而獲致啟發。 閱讀意識設定是重要的,我寫下: 「好奇於自己求知渴望之來源與去向」
在進行「共鳴讀書法」的閱覽過程,不管是快翻略讀的第一次全書下載,或是有餘裕進行第二次的細細品味,我會善用的小工具就是標籤便利貼。
早晨靜坐之後是最好的觀想時間, 即使無暇靜坐,時不時瀏覽心願, 觀想自己心願達成的情景與感受, 讓心想事成的魔法充滿正向力量, 幫助自己成為那最想見到的樣子。
#一個筆記本大食怪教您如何挑選子彈筆記本 高效生活筆記術需要一個載體系統,我慣行的筆記系統是「子彈筆記術」 這種把生活大小事,包含:行事週計劃表、每日待辦清單、每日習慣追蹤、共備會議紀錄、備課想法紀錄、閱讀聽講筆記、自由書寫日記,甚至是使命宣言、睡前宣言、晨間宣言、夢想清單…一切通通放在一個本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1. 建立固定的讀書儀式 讓自己進入「學習模式」,例如在書桌前點杯熱茶、簡單收拾環境、戴上耳機播放白噪音,這些小動作能暗示大腦:現在是讀書的時間。固定的儀式感能幫助你快速切換狀態,擺脫疲勞。 👏 2. 採用「番茄工作法」短時間高效學習 利用25分鐘專注讀書、5分鐘休息的方式,提高學
Thumbnail
最近開始整理自己管理時間與目標的方法,除了筆記改成NOTION外,其實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對時間的"危險意識",當你意識到時間是有限、有壓迫感時,才會督促自己將手邊的事情趕快完成,時間管理的本質,不是做更多事,而是用更短的時間完成目標;也就是提升效率與效能,而不是拉長工時。於是就看了之前風靡一陣子的番
Thumbnail
番茄鐘工作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專注工作25分鐘後休息5分鐘的方式,幫助提升工作或學習的效率。這裡簡述探討番茄鐘的基本原理、實踐策略,以及如何克服工作中的干擾,培養專注與放鬆的心態,進而提升整體表現。無論是對於上班族還是學生,掌握這種技巧都能助你更好地應對學習與工作的挑戰。
Thumbnail
我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學到的番茄鐘! 番茄鐘-是用來給常常「不專心」「分心」的人使用的(其實大家都可以用),像是在25分鐘內,你只要全神貫注在你所要的目的之中,在用5-10分鐘內去休息
Thumbnail
許多人在實施番茄鐘工作法時,可能忽視短暫休息時間的重要性,而無法有效放鬆。透過「一分鐘體育課」的研究案例中中汲取靈感,進行簡短身體活動、深呼吸和正念練習等方式來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番茄鐘工作法,這是一種高效的時間管理技巧,有助於提升個人專注力和工作效率。文章內容包括了番茄鐘工作法的執行步驟、科學佐證以及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
Thumbnail
番茄鐘的基本運作邏輯是將專注於工作、讀書的時間分成短暫的時間段,每個時間段的長度為25分鐘,也被稱作是一個「番茄」,每個番茄工作時間後,都需要有一個短暫的休息時間,通常是5分鐘。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
Thumbnail
1.造成焦慮的原因是時間持續流逝。 2.番茄中不可切割,如果中途被打斷,那就應該重新開始一個新的25分鐘。 3.每完成四次番茄鐘,需要安排一次長休息,目的是讓大腦重組整合。 4.基本原則:番茄鐘一旦開始,就一定得等到她響。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1. 建立固定的讀書儀式 讓自己進入「學習模式」,例如在書桌前點杯熱茶、簡單收拾環境、戴上耳機播放白噪音,這些小動作能暗示大腦:現在是讀書的時間。固定的儀式感能幫助你快速切換狀態,擺脫疲勞。 👏 2. 採用「番茄工作法」短時間高效學習 利用25分鐘專注讀書、5分鐘休息的方式,提高學
Thumbnail
最近開始整理自己管理時間與目標的方法,除了筆記改成NOTION外,其實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對時間的"危險意識",當你意識到時間是有限、有壓迫感時,才會督促自己將手邊的事情趕快完成,時間管理的本質,不是做更多事,而是用更短的時間完成目標;也就是提升效率與效能,而不是拉長工時。於是就看了之前風靡一陣子的番
Thumbnail
番茄鐘工作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專注工作25分鐘後休息5分鐘的方式,幫助提升工作或學習的效率。這裡簡述探討番茄鐘的基本原理、實踐策略,以及如何克服工作中的干擾,培養專注與放鬆的心態,進而提升整體表現。無論是對於上班族還是學生,掌握這種技巧都能助你更好地應對學習與工作的挑戰。
Thumbnail
我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學到的番茄鐘! 番茄鐘-是用來給常常「不專心」「分心」的人使用的(其實大家都可以用),像是在25分鐘內,你只要全神貫注在你所要的目的之中,在用5-10分鐘內去休息
Thumbnail
許多人在實施番茄鐘工作法時,可能忽視短暫休息時間的重要性,而無法有效放鬆。透過「一分鐘體育課」的研究案例中中汲取靈感,進行簡短身體活動、深呼吸和正念練習等方式來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番茄鐘工作法,這是一種高效的時間管理技巧,有助於提升個人專注力和工作效率。文章內容包括了番茄鐘工作法的執行步驟、科學佐證以及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
Thumbnail
番茄鐘的基本運作邏輯是將專注於工作、讀書的時間分成短暫的時間段,每個時間段的長度為25分鐘,也被稱作是一個「番茄」,每個番茄工作時間後,都需要有一個短暫的休息時間,通常是5分鐘。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
Thumbnail
1.造成焦慮的原因是時間持續流逝。 2.番茄中不可切割,如果中途被打斷,那就應該重新開始一個新的25分鐘。 3.每完成四次番茄鐘,需要安排一次長休息,目的是讓大腦重組整合。 4.基本原則:番茄鐘一旦開始,就一定得等到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