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的無語人生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為什麼總要我們當個乖小孩
總聽很多大人問著小孩:「阿…你今天在學校有乖乖的嗎?」、「爸媽今天不在家,你在阿嬤家有沒有乖乖的?」……。
若回答有「乖」,就會得到各種獎賞或讚美。
以前,沒覺得這有什麼奇怪的,慢慢地在自己有了小孩後,開始累索著為什麼大人總要孩子當個乖小孩。
乖小孩的背後,究竟是那個千古不變的理由-「為你好」,抑或只是大人對孩子的一種設定?一種身為父母或大人的主觀權威…?
什麼叫「乖」?
乖就是要孩子依據大人們的喜好和需求,呈現出我們想要看到的樣子!
乖代表要孩子不要有那麼多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不違抗的聽大人們的話!
乖也代表著要孩子長成符合大人們對你期待的樣子,別搞怪、別惹事、更別試圖當個「特別」的人。
「這樣的孩子」長大究竟會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可能有很高的機率長成網紅用語「媽寶」、「爸寶」吧!
明白孩子的人生所有權是他/她的,然後不去做那個越俎代庖替他/她做人生的決定,而是讓他/她自己去選擇並承擔。
我們都經歷過傳統那一輩的教養,過去無法改變,但至少我們能在此刻明白並落實在下一代,好好地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從小開始,給予孩子一個有愛、安全的成長環境,別總要要求孩子當一個「乖小孩」,允許他可以有他自己的想法,而且這個想法,應該要被尊重
告訴孩子,你可以不乖,你也可以和大家不一樣,這是你的選擇,但,你也要尊重他人,你所擁有的自由是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原則,因為這也是一種尊重。
乖孩子已經過時了,
乖孩子是種可怕的讚美,
因為,事實往往是,乖孩子受的傷,最重。
#「尊重」是一切的根本和基礎,你尊重孩子,孩子就會尊重你,你尊重他的所有權和一切,孩子就會尊重他身邊人、事、物的所有權和一切。
在愛之前先會尊重彼此的人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雨天喝拿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劇<<Mother>>中說過:「母親與孩子之間,從來就不是選擇與被選擇的關係,只是因為相遇了而已。」 #比悲傷更悲傷的那句話是下輩子我不要再當你的孩子
    當你的努力是往錯的方向奔去,究竟是該即時止損,抑或繼續加大這個沉澱成本呢? 人生的問題,總沒個正確的解法,但可以確定的是-當你擁有看清這個世界運作的邏輯後,你可以更加地理性做出選擇。
    原來神經大條是件好事呀! (找到為自己開脫的正當理由) 鈍感的相對詞,是敏感。 一個是「想太少」,另一個則是「想太多」。 想太少的那個,反倒因對他人的情緒及評價感知沒那麼高(敏感),所以比較能做自己;而想太多的那個,總是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日劇<<Mother>>中說過:「母親與孩子之間,從來就不是選擇與被選擇的關係,只是因為相遇了而已。」 #比悲傷更悲傷的那句話是下輩子我不要再當你的孩子
    當你的努力是往錯的方向奔去,究竟是該即時止損,抑或繼續加大這個沉澱成本呢? 人生的問題,總沒個正確的解法,但可以確定的是-當你擁有看清這個世界運作的邏輯後,你可以更加地理性做出選擇。
    原來神經大條是件好事呀! (找到為自己開脫的正當理由) 鈍感的相對詞,是敏感。 一個是「想太少」,另一個則是「想太多」。 想太少的那個,反倒因對他人的情緒及評價感知沒那麼高(敏感),所以比較能做自己;而想太多的那個,總是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乖孩子從小就學到了一種生存方式,只要順應大人期待,得到認可。長大後發現這種方式越來越不實用。進入社會後,優秀的乖寶寶們卻陷入迷霧之中,感到迷惘和焦慮。這篇文章揭開了乖寶寶症候群的真面目,並探討了他們為什麼長大後不快樂的原因。
      兩個明顯,且每個人都碰到過的概念是「乖」和「孝」。這兩者都很難被翻譯為英文,前者有「服從」的意思,但又不完全如此。它要求的甚至比服從還要多,幾乎是「靈巧地揣摩上意,做出令上位者滿意的行為」。「孝」也不能等同於「對家中長輩的敬重」,它同樣是建基在儒家文化,某種意義上就是「成人也需要做到的乖」。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如果尊重他的決定 那是否不用告知家長 尊重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而尊重的定義與它後續產生的結果。 然而尊重究竟是什麼,是說著我支持你的決定但句句都在暗示你“只能”決定什麼,還是支持後在背地嘲諷不按照“自已想法(決定)”的小孩。 大人最終是什麼,是比其他年紀小的人早出來的,但著不表示,要按照大人
    Thumbnail
    在幾次的禱告服事中,我發現童年被忽視的經驗,經常深深地影響一個人的自我形象,在他們的心中,經常有一個謊言在對他們說:「我是不重要的。」當我們邀請聖靈啟示受傷的源頭時,經常發現父母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所說的話有關。這提醒我,有時候身為權柄,我們所說的話,經常比現實的處境,更有殺傷力。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乖孩子從小就學到了一種生存方式,只要順應大人期待,得到認可。長大後發現這種方式越來越不實用。進入社會後,優秀的乖寶寶們卻陷入迷霧之中,感到迷惘和焦慮。這篇文章揭開了乖寶寶症候群的真面目,並探討了他們為什麼長大後不快樂的原因。
      兩個明顯,且每個人都碰到過的概念是「乖」和「孝」。這兩者都很難被翻譯為英文,前者有「服從」的意思,但又不完全如此。它要求的甚至比服從還要多,幾乎是「靈巧地揣摩上意,做出令上位者滿意的行為」。「孝」也不能等同於「對家中長輩的敬重」,它同樣是建基在儒家文化,某種意義上就是「成人也需要做到的乖」。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如果尊重他的決定 那是否不用告知家長 尊重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而尊重的定義與它後續產生的結果。 然而尊重究竟是什麼,是說著我支持你的決定但句句都在暗示你“只能”決定什麼,還是支持後在背地嘲諷不按照“自已想法(決定)”的小孩。 大人最終是什麼,是比其他年紀小的人早出來的,但著不表示,要按照大人
    Thumbnail
    在幾次的禱告服事中,我發現童年被忽視的經驗,經常深深地影響一個人的自我形象,在他們的心中,經常有一個謊言在對他們說:「我是不重要的。」當我們邀請聖靈啟示受傷的源頭時,經常發現父母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所說的話有關。這提醒我,有時候身為權柄,我們所說的話,經常比現實的處境,更有殺傷力。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