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的無語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什麼總要我們當個乖小孩

總聽很多大人問著小孩:「阿…你今天在學校有乖乖的嗎?」、「爸媽今天不在家,你在阿嬤家有沒有乖乖的?」……。

若回答有「乖」,就會得到各種獎賞或讚美。

以前,沒覺得這有什麼奇怪的,慢慢地在自己有了小孩後,開始累索著為什麼大人總要孩子當個乖小孩。

乖小孩的背後,究竟是那個千古不變的理由-「為你好」,抑或只是大人對孩子的一種設定?一種身為父母或大人的主觀權威…?

什麼叫「乖」?

乖就是要孩子依據大人們的喜好和需求,呈現出我們想要看到的樣子!

乖代表要孩子不要有那麼多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不違抗的聽大人們的話!

乖也代表著要孩子長成符合大人們對你期待的樣子,別搞怪、別惹事、更別試圖當個「特別」的人。

「這樣的孩子」長大究竟會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可能有很高的機率長成網紅用語「媽寶」、「爸寶」吧!

明白孩子的人生所有權是他/她的,然後不去做那個越俎代庖替他/她做人生的決定,而是讓他/她自己去選擇並承擔。

我們都經歷過傳統那一輩的教養,過去無法改變,但至少我們能在此刻明白並落實在下一代,好好地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從小開始,給予孩子一個有愛、安全的成長環境,別總要要求孩子當一個「乖小孩」,允許他可以有他自己的想法,而且這個想法,應該要被尊重

告訴孩子,你可以不乖,你也可以和大家不一樣,這是你的選擇,但,你也要尊重他人,你所擁有的自由是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原則,因為這也是一種尊重。

乖孩子已經過時了,

乖孩子是種可怕的讚美,

因為,事實往往是,乖孩子受的傷,最重。

#「尊重」是一切的根本和基礎,你尊重孩子,孩子就會尊重你,你尊重他的所有權和一切,孩子就會尊重他身邊人、事、物的所有權和一切。

在愛之前先會尊重彼此的人生

在愛之前先會尊重彼此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天喝拿鐵的沙龍
15會員
32內容數
2023/09/13
因為時裝設計師吳季剛的一戰成名,我才起心動念去翻找這本書,想一探究竟怎樣的教養方式,能得出這樣有自信又順應天賦發展的孩子。 這本書讓我明白到,若想要孩子成為一位堅強、獨立、有想法的人,父母除了要適度的放手外,更要以尊重與愛為基礎,相信孩子有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父母的愛,會給予孩子長出強壯的趐膀
Thumbnail
2023/09/13
因為時裝設計師吳季剛的一戰成名,我才起心動念去翻找這本書,想一探究竟怎樣的教養方式,能得出這樣有自信又順應天賦發展的孩子。 這本書讓我明白到,若想要孩子成為一位堅強、獨立、有想法的人,父母除了要適度的放手外,更要以尊重與愛為基礎,相信孩子有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父母的愛,會給予孩子長出強壯的趐膀
Thumbnail
2023/09/11
<<小狗錢錢>>的作者是德國著名的投資家、企業家、演說家以及暢銷書作家-博多·捨費爾。 這是一本很童趣又寓意深遠的理財書,不同於市面上的那些講述專業術語及實際操作的書,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故事」帶出每個人生活中最真實的人生智慧,也一道回顧了每個人的「財務童年」,這本書是啟蒙、也是經典必讀。
Thumbnail
2023/09/11
<<小狗錢錢>>的作者是德國著名的投資家、企業家、演說家以及暢銷書作家-博多·捨費爾。 這是一本很童趣又寓意深遠的理財書,不同於市面上的那些講述專業術語及實際操作的書,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故事」帶出每個人生活中最真實的人生智慧,也一道回顧了每個人的「財務童年」,這本書是啟蒙、也是經典必讀。
Thumbnail
2023/09/08
前些日子,看了鄧惠文醫師的這本<<我想看妳慢慢變老>>,我相信在每個年齡段的女人都有屬於那個年齡該有的美,不必羡慕,不必後悔,願我們都能安然自在地喜歡「現在的自己」。 一恍眼,就來到快要奔四的年歲了,時間真的不容磋跎。 以前,是稱之為「妹」來著,現在只能是「姐」了,再來就是「阿姨、大姐」來著。
Thumbnail
2023/09/08
前些日子,看了鄧惠文醫師的這本<<我想看妳慢慢變老>>,我相信在每個年齡段的女人都有屬於那個年齡該有的美,不必羡慕,不必後悔,願我們都能安然自在地喜歡「現在的自己」。 一恍眼,就來到快要奔四的年歲了,時間真的不容磋跎。 以前,是稱之為「妹」來著,現在只能是「姐」了,再來就是「阿姨、大姐」來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當個好媽媽的基本要求 對孩子說的任何話,不論語氣如何,都要是真心話,不隨口說氣話。 媽媽可以生氣,但是照顧孩子的責任不能不做。 不要隨口說孩子的壞話,哪個孩子不喜
Thumbnail
當個好媽媽的基本要求 對孩子說的任何話,不論語氣如何,都要是真心話,不隨口說氣話。 媽媽可以生氣,但是照顧孩子的責任不能不做。 不要隨口說孩子的壞話,哪個孩子不喜
Thumbnail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常常陷入一個難解的迷思:是該給予孩子更多自主空間,還是堅持紀律與規範?這似乎是一場無法避免的挑戰。「教育子女,猶如種植花木,需要耐心灌溉,亦須及時修剪。」當我們一味尊重孩子,是否有可能造就不受約束、放任自流的結果?究竟如何在尊重與紀律之間取得平衡,讓孩子成為自律且有創造力的個體?
Thumbnail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常常陷入一個難解的迷思:是該給予孩子更多自主空間,還是堅持紀律與規範?這似乎是一場無法避免的挑戰。「教育子女,猶如種植花木,需要耐心灌溉,亦須及時修剪。」當我們一味尊重孩子,是否有可能造就不受約束、放任自流的結果?究竟如何在尊重與紀律之間取得平衡,讓孩子成為自律且有創造力的個體?
Thumbnail
在大人的眼裡,小孩總是被認為無憂無慮,不需要為沈重的家計煩惱,也無需為生活瑣事煩憂,所以當我們在新聞事件中看見孩子因為不快樂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時,很容易不自覺產生責怪的心情,時常會聽到這些可憐的孩子被批評:「真是不懂得惜福,做這些事情真的非常不孝。」 我總認為小孩是最弱勢的一群,因為無法獨立而必須
Thumbnail
在大人的眼裡,小孩總是被認為無憂無慮,不需要為沈重的家計煩惱,也無需為生活瑣事煩憂,所以當我們在新聞事件中看見孩子因為不快樂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時,很容易不自覺產生責怪的心情,時常會聽到這些可憐的孩子被批評:「真是不懂得惜福,做這些事情真的非常不孝。」 我總認為小孩是最弱勢的一群,因為無法獨立而必須
Thumbnail
#為什麼總要我們當個乖小孩 總聽很多大人問著小孩:「阿…你今天在學校有乖乖的嗎?」、「爸媽今天不在家,你在阿嬤家有沒有乖乖的?」……。 若回答有「乖」,就會得到各種獎賞或讚美。 以前,沒覺得這有什麼奇怪的,慢慢地在自己有了小孩後,開始累索著為什麼大人總要孩子當個乖小孩。 乖小孩的背後,究竟是那個千古
Thumbnail
#為什麼總要我們當個乖小孩 總聽很多大人問著小孩:「阿…你今天在學校有乖乖的嗎?」、「爸媽今天不在家,你在阿嬤家有沒有乖乖的?」……。 若回答有「乖」,就會得到各種獎賞或讚美。 以前,沒覺得這有什麼奇怪的,慢慢地在自己有了小孩後,開始累索著為什麼大人總要孩子當個乖小孩。 乖小孩的背後,究竟是那個千古
Thumbnail
乖孩子有糖吃,但頑皮的孩子往往得到更大的關注。 乖孩子總是安安份份地做一個乖孩子,家長完全毋須憂慮他們的一舉一動,由於他們不會帶來任何煩惱,家長可以放心讓他們照顧自己。乖孩子一天二十四小時循規蹈矩,聽教聽話,家長自然樂意獎勵他們,只是他們的乖巧已是常態,表現得再好也難以帶來驚喜,於是乖孩子獲得的獎勵
Thumbnail
乖孩子有糖吃,但頑皮的孩子往往得到更大的關注。 乖孩子總是安安份份地做一個乖孩子,家長完全毋須憂慮他們的一舉一動,由於他們不會帶來任何煩惱,家長可以放心讓他們照顧自己。乖孩子一天二十四小時循規蹈矩,聽教聽話,家長自然樂意獎勵他們,只是他們的乖巧已是常態,表現得再好也難以帶來驚喜,於是乖孩子獲得的獎勵
Thumbnail
生命是一個獨立個體 小孩出生到現在,轉眼間他已經4歲半,從3歲半上幼兒園小班到現在已經放暑假,他已經開始會問媽咪許多的問題,例如:公車為什麼可以載那麼多人?電梯的門為什麼一定要關起來?小腦袋瓜總是冒出很多的想法,有時候真的很懷念他是嬰兒的日子,不會講話總是一臉笑咪咪的看著我。 這兩種卡通差別如下:
Thumbnail
生命是一個獨立個體 小孩出生到現在,轉眼間他已經4歲半,從3歲半上幼兒園小班到現在已經放暑假,他已經開始會問媽咪許多的問題,例如:公車為什麼可以載那麼多人?電梯的門為什麼一定要關起來?小腦袋瓜總是冒出很多的想法,有時候真的很懷念他是嬰兒的日子,不會講話總是一臉笑咪咪的看著我。 這兩種卡通差別如下:
Thumbnail
每當別人要求孩子乖巧,我總是疑惑,孩子為甚麼一定要乖?為甚麼一定要符合成人設定的乖小孩標準?然而,當孩子太搗蛋或太難纏,我還是不自覺地要求孩子聽話一點,但隨即感到愧疚與哀愁,我又墮進相沿成習的陷阱了。 孩子不乖,但我的愛從不缺席,與值不值得無關,純粹基於愛的本質。
Thumbnail
每當別人要求孩子乖巧,我總是疑惑,孩子為甚麼一定要乖?為甚麼一定要符合成人設定的乖小孩標準?然而,當孩子太搗蛋或太難纏,我還是不自覺地要求孩子聽話一點,但隨即感到愧疚與哀愁,我又墮進相沿成習的陷阱了。 孩子不乖,但我的愛從不缺席,與值不值得無關,純粹基於愛的本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