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就讓孩子做自己 ─ 我這樣教出季衡與季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因為時裝設計師吳季剛的一戰成名,我才起心動念去翻找這本書,想一探究竟怎樣的教養方式,能得出這樣有自信又順應天賦發展的孩子。

畢竟,在為人父母後,方知養育的艱辛。希望自己也能讓孩子這一小顆種子,長出大大的花朵來。

 

在閱讀完《愛,就讓孩子做自己》這書後,我由衷的佩服陳美雲女士(季剛、季衡的母親)能發覺孩子的天賦,並尊重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性。我相信這一路來的教養著實不易,畢竟老一輩都會有「我吃過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的迷思,不自覺地會用過往經驗及權威想替孩子們決定往後的路。

這本書讓我明白到,若想要孩子成為一位堅強、獨立、有想法的人,父母除了要適度的放手外,更要以尊重與愛為基礎,相信孩子有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父母的愛,會給予孩子長出強壯的趐膀,以及相信自己能的力量。

 

誠如吳季剛在接受親子天下的訪問,堅定地說著:「做自己,沒有理由不自信。」

這樣的自信是她的母親用愛、陪伴,一點一滴的積累在孩子心中,讓他得以堅定地相信著自己。這也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raw-image


在《愛,就讓孩子做自己》這本書中,有幾點是我覺得非常需要學習的:

一、孩子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在本書的一開頭,陳美雲女士就說,同一對父母、同一個屋簷下長大的手足,個性常是截然不同的,哪怕是同卵雙生的手足,也會有不同之處。

這是父母的智慧,以及尊重生命的展現。用適合這個孩子的方式教養他、讓他處於適合他的學習環境,這就是理解孩子,與愛的方式。

真正的愛是一門藝術,尊重生命的獨特、理解孩子的個性及潛力,給以予足夠的尊重及適合的方式,就是對愛的實踐。


二、愛是信任、是放手

要從小讓孩子具備足夠的自信心,是源自於父母對孩子的信任。

孩子是一顆「種子」,在播種那刻開始,用「相信」代替「質疑」、用「溝通」代替「控制」,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藉由父母給予的正確人生觀走向未來的路。

最好的不見得最適合孩子,放手就是把人生的主控權交給孩子,也把該讓孩子做的事(如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該讓孩子跌得跤都讓他們去親身體驗,是福是禍都得讓孩子去試了才會知曉。

在書中有引詩人紀伯倫的一段話:「父母是那弓,孩子如生命之箭射出,願那弓手(造物者)手中的弓,樂於為箭彎弓。」父母要信任孩子的選擇、尊重孩子想去的方向。如此,孩子才能真正擁有生存力。


三、鼓勵孩子多嘗試

陳美雲女士在書中提到,她的兩個孩子-季剛和季衡,有著截然不同的興趣及個性。一靜一動、一個成績好,另一個則是堪憂,但她在這樣的差異中看到了孩子的不同天賦,並鼓勵他們去發展他們自己的興趣和才能。

父母願意傾聽孩子的聲音,理解他們的情感,並給予他們信心,是件不容易的事。我們總會被社會框架束縛著,不自覺得想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加諸於孩子身上,導致角色錯置而不自知。

其實,父母只要做好陪伴的角色,讓孩子們有足夠的安全感去探索,並讓他們從失敗中去習得耐心及堅持,孩子就找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四、跟上孩子的成長速度

聽過這樣的一句話:「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決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與深度。」我相信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起點,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天花板。我們都知道階層固化並非不可破,但父母的眼界及孩子的學習,著實是翻轉階層的首要之重。

孩子們的成長速度飛快,若父母的只是原原踏步,那如何能引領孩子飛往更寬廣的天空呢?

如同陳美雲女士所說:「人永遠要保持一顆對世界好奇,並且願意勇敢嘗試,走出舒適圈的心,這樣的媽媽才能成為家庭裡那股愛的流動力量。」

所以,在督促陪伴孩子學習的同時,父母也要讓自己擁有與時俱進的能力,活到老也學到老。教養的原則中,不僅需要言教,更需要身教。父母的自我成長就是孩子最好的idol。

 

未來世代的進步不是你我能預測的,學業成績也無法完全代表一個人的智力與能力,更非評斷孩子未來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

相信只要孩子擁有生活能力、適應能力及語言能力,就有辦法在世界的舞台找到屬於自己的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雨天喝拿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小狗錢錢>>的作者是德國著名的投資家、企業家、演說家以及暢銷書作家-博多·捨費爾。 這是一本很童趣又寓意深遠的理財書,不同於市面上的那些講述專業術語及實際操作的書,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故事」帶出每個人生活中最真實的人生智慧,也一道回顧了每個人的「財務童年」,這本書是啟蒙、也是經典必讀。
前些日子,看了鄧惠文醫師的這本<<我想看妳慢慢變老>>,我相信在每個年齡段的女人都有屬於那個年齡該有的美,不必羡慕,不必後悔,願我們都能安然自在地喜歡「現在的自己」。 一恍眼,就來到快要奔四的年歲了,時間真的不容磋跎。 以前,是稱之為「妹」來著,現在只能是「姐」了,再來就是「阿姨、大姐」來著。
成功,是大多數人的渴望。 我也不例外。 然而在閱讀了這麼多書籍、聽了那麼多成功人士的經驗分享,我體悟到「行動」才是你能否成功的最關鍵。 渴望的心,人人都有。不論你心裡的渴望或祈禱是多麼地澎湃,但沒能踏出那一步,你的成功永遠都只是「望梅止渴」,而非真正「手到擒來」。
  了解自己,才能知道什麼樣的穿搭是適合自己的。當你越來越接近真實自我,你就能駕馭衣服自帶氣場,呈現自信的樣貌。 作者Emily Liu說,穿搭像戀愛,知道為何買錯,就代表你正在變得更好的路上!
      運動是人生的另一種縮影,不論你是否在此時此刻有培養運動的習慣,至少,為了更健康的身體,以及累積人生的正能量的目的,從現在開始,「慢慢地」有意識的讓自己走了一條逆齡的道路,讓未來的自己有機會可以感謝過去堅持運動的你。 成功的人生不是只有財富,也得有健康的身體及心靈才得以真正地享受到。
簡單生活,就是試著讓「心」歸零的一種練習。 這種練習只能「慢慢來」,一天天地踏出一小步,讓習慣成自然,進而重塑我們的生活樣貌。       所謂的邁向簡單生活,其實是一個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的一趟旅程。在這個旅程中你會有很多的時刻是需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留下或捨棄」。
<<小狗錢錢>>的作者是德國著名的投資家、企業家、演說家以及暢銷書作家-博多·捨費爾。 這是一本很童趣又寓意深遠的理財書,不同於市面上的那些講述專業術語及實際操作的書,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故事」帶出每個人生活中最真實的人生智慧,也一道回顧了每個人的「財務童年」,這本書是啟蒙、也是經典必讀。
前些日子,看了鄧惠文醫師的這本<<我想看妳慢慢變老>>,我相信在每個年齡段的女人都有屬於那個年齡該有的美,不必羡慕,不必後悔,願我們都能安然自在地喜歡「現在的自己」。 一恍眼,就來到快要奔四的年歲了,時間真的不容磋跎。 以前,是稱之為「妹」來著,現在只能是「姐」了,再來就是「阿姨、大姐」來著。
成功,是大多數人的渴望。 我也不例外。 然而在閱讀了這麼多書籍、聽了那麼多成功人士的經驗分享,我體悟到「行動」才是你能否成功的最關鍵。 渴望的心,人人都有。不論你心裡的渴望或祈禱是多麼地澎湃,但沒能踏出那一步,你的成功永遠都只是「望梅止渴」,而非真正「手到擒來」。
  了解自己,才能知道什麼樣的穿搭是適合自己的。當你越來越接近真實自我,你就能駕馭衣服自帶氣場,呈現自信的樣貌。 作者Emily Liu說,穿搭像戀愛,知道為何買錯,就代表你正在變得更好的路上!
      運動是人生的另一種縮影,不論你是否在此時此刻有培養運動的習慣,至少,為了更健康的身體,以及累積人生的正能量的目的,從現在開始,「慢慢地」有意識的讓自己走了一條逆齡的道路,讓未來的自己有機會可以感謝過去堅持運動的你。 成功的人生不是只有財富,也得有健康的身體及心靈才得以真正地享受到。
簡單生活,就是試著讓「心」歸零的一種練習。 這種練習只能「慢慢來」,一天天地踏出一小步,讓習慣成自然,進而重塑我們的生活樣貌。       所謂的邁向簡單生活,其實是一個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的一趟旅程。在這個旅程中你會有很多的時刻是需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留下或捨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自己的重要性,如何從愛自己中學會愛人。分享了作者的親身經歷和觀察,以及對於讓孩子學習愛自己和愛人的方式。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由父母對小孩所說的話語培育而出,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在理解如何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它的本質,自我肯定感是一種內在的信念,它源自於個體對自己的認同和價值感。 在孩童時期,這種感覺主要來自於外界的回饋,尤其是來自最親密的家庭成
Thumbnail
在育兒之旅中,父母的使命並非僅是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或教育他們成為知識豐富的人,更深遠且更重要的使命,應是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這種自我肯定感將是孩子的心靈之鑰,能解開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無數難題。 那麼自我肯定感具體來說是什麼呢?這裡用三個核心思想來舉例。 首先「我相信我可以的,沒問題。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批評獨生子女多半嬌生慣養,而且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關係上也相對比較不適應。然而,真的是如此嗎?至少以我自己養育一個孩子的經驗來看,我觀察到的狀況顯然與上述情況相反。我的孩子不僅比他人更具同理心,而且學習主動性很高,人際關係也表現良好,所以到底獨生子女跟自私自利及社會適應能力是否有關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當孩子飛奔而至,開心說著近況,散發出來的愛與能量會填補療癒已被生活折磨得能量盡失的我們”   好書分享:讀懂孩子內心話 作者:郭葉珍 天下文化出版 親子溝通是一堂無止盡的課題,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但其實也會隨著自己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變化。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自己的重要性,如何從愛自己中學會愛人。分享了作者的親身經歷和觀察,以及對於讓孩子學習愛自己和愛人的方式。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由父母對小孩所說的話語培育而出,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在理解如何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它的本質,自我肯定感是一種內在的信念,它源自於個體對自己的認同和價值感。 在孩童時期,這種感覺主要來自於外界的回饋,尤其是來自最親密的家庭成
Thumbnail
在育兒之旅中,父母的使命並非僅是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或教育他們成為知識豐富的人,更深遠且更重要的使命,應是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這種自我肯定感將是孩子的心靈之鑰,能解開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無數難題。 那麼自我肯定感具體來說是什麼呢?這裡用三個核心思想來舉例。 首先「我相信我可以的,沒問題。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批評獨生子女多半嬌生慣養,而且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關係上也相對比較不適應。然而,真的是如此嗎?至少以我自己養育一個孩子的經驗來看,我觀察到的狀況顯然與上述情況相反。我的孩子不僅比他人更具同理心,而且學習主動性很高,人際關係也表現良好,所以到底獨生子女跟自私自利及社會適應能力是否有關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當孩子飛奔而至,開心說著近況,散發出來的愛與能量會填補療癒已被生活折磨得能量盡失的我們”   好書分享:讀懂孩子內心話 作者:郭葉珍 天下文化出版 親子溝通是一堂無止盡的課題,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但其實也會隨著自己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變化。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