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有糖吃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乖孩子有糖吃,但頑皮的孩子往往得到更大的關注。

乖孩子總是安安份份地做一個乖孩子,家長完全毋須憂慮他們的一舉一動,由於他們不會帶來任何煩惱,家長可以放心讓他們照顧自己。乖孩子一天二十四小時循規蹈矩,聽教聽話,家長自然樂意獎勵他們,只是他們的乖巧已是常態,表現得再好也難以帶來驚喜,於是乖孩子獲得的獎勵永遠止於一粒糖,面對不吵不鬧不爭取的好孩子,意思意思就好,因為就算沒有糖,乖孩子還是會一直乖下去。

頑皮的孩子常常令人頭痛,他們的頑劣總是層出不窮,家長必須花更多時間應付他們各種各樣的問題,投放在他們身上的注意力自然更多。頑皮的孩子只要某天沒有表現頑劣,家長已高呼不可思議,要是表現出任何良好行為,家長更是感動得痛哭流涕。這麼難得,當然要好好獎勵,一粒糖不夠啊,要獎就獎一整包糖。

你質疑這樣公平嗎?當然不公平啊,乖孩子再乖也只得一粒糖,但是頑皮的孩子只要偶爾乖巧就能得到一整包糖。雖然說這世上本來就沒有公平這回事,但家長總該避免製造不公平吧。

乖孩子很乖,卻不蠢,所以他們必然會察覺到這種不公平現像,但即使心靈受到多大的衝擊,他們也只會在內心上演一場又一場糾結小劇場,並不會向大人爭取更多的糖果,更不會抓狂撒野,因為他們是貨真價實的乖孩子啊。

為免給家長添煩添亂,乖孩子很多時寧可獨自承受委屈也不會主動訴說鬱結,因此家長誤會他們無欲無求而忽視他們的內在情感和需求,偏偏乖孩子的內心比頑皮的孩子更脆弱,更需要溫柔的關懷。

長期處於不公平的環境令孩子的價值觀扭曲變形,乖孩子不一定渴求任何獎勵,但他們一定渴求公平的對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淑淇的沙龍
109會員
848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梁淑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我們的身體不斷經歷輸入與輸出的循環,慢慢長成現在的樣子。 生活同樣每天都在輸入和輸出。輸入很簡單,閱讀一篇文章,聽一首歌,瀏覽一下新聞,甚至跟人聊天都是一種輸入。 我們每分每秒都在吸收外來資訊,經過轉化在腦海中形成念頭,有些念頭一閃而過,有些念頭不斷演化,發展出改變一生的想法。當然,所有想法必須
Thumbnail
2025/04/30
我們的身體不斷經歷輸入與輸出的循環,慢慢長成現在的樣子。 生活同樣每天都在輸入和輸出。輸入很簡單,閱讀一篇文章,聽一首歌,瀏覽一下新聞,甚至跟人聊天都是一種輸入。 我們每分每秒都在吸收外來資訊,經過轉化在腦海中形成念頭,有些念頭一閃而過,有些念頭不斷演化,發展出改變一生的想法。當然,所有想法必須
Thumbnail
2025/04/29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Thumbnail
2025/04/29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Thumbnail
2025/04/25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
Thumbnail
2025/04/25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乖孩子從小就學到了一種生存方式,只要順應大人期待,得到認可。長大後發現這種方式越來越不實用。進入社會後,優秀的乖寶寶們卻陷入迷霧之中,感到迷惘和焦慮。這篇文章揭開了乖寶寶症候群的真面目,並探討了他們為什麼長大後不快樂的原因。
Thumbnail
乖孩子從小就學到了一種生存方式,只要順應大人期待,得到認可。長大後發現這種方式越來越不實用。進入社會後,優秀的乖寶寶們卻陷入迷霧之中,感到迷惘和焦慮。這篇文章揭開了乖寶寶症候群的真面目,並探討了他們為什麼長大後不快樂的原因。
Thumbnail
#Dilemma14什麼叫公平 🍎情境 「你不公平,為什麼他的比較多」「你偏心」「他還不是一樣」 孩子沒有滿意的時候,總是抱怨東抱怨西,這種情況在有手足的家庭中更為明顯,很容易就把時間跟氣力都花在調停上面,結果就不用談什麼好的互動時間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實說沒有公平的時候,而父母怎麼避也避不了
Thumbnail
#Dilemma14什麼叫公平 🍎情境 「你不公平,為什麼他的比較多」「你偏心」「他還不是一樣」 孩子沒有滿意的時候,總是抱怨東抱怨西,這種情況在有手足的家庭中更為明顯,很容易就把時間跟氣力都花在調停上面,結果就不用談什麼好的互動時間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實說沒有公平的時候,而父母怎麼避也避不了
Thumbnail
#為什麼總要我們當個乖小孩 總聽很多大人問著小孩:「阿…你今天在學校有乖乖的嗎?」、「爸媽今天不在家,你在阿嬤家有沒有乖乖的?」……。 若回答有「乖」,就會得到各種獎賞或讚美。 以前,沒覺得這有什麼奇怪的,慢慢地在自己有了小孩後,開始累索著為什麼大人總要孩子當個乖小孩。 乖小孩的背後,究竟是那個千古
Thumbnail
#為什麼總要我們當個乖小孩 總聽很多大人問著小孩:「阿…你今天在學校有乖乖的嗎?」、「爸媽今天不在家,你在阿嬤家有沒有乖乖的?」……。 若回答有「乖」,就會得到各種獎賞或讚美。 以前,沒覺得這有什麼奇怪的,慢慢地在自己有了小孩後,開始累索著為什麼大人總要孩子當個乖小孩。 乖小孩的背後,究竟是那個千古
Thumbnail
乖孩子有糖吃,但頑皮的孩子往往得到更大的關注。 乖孩子總是安安份份地做一個乖孩子,家長完全毋須憂慮他們的一舉一動,由於他們不會帶來任何煩惱,家長可以放心讓他們照顧自己。乖孩子一天二十四小時循規蹈矩,聽教聽話,家長自然樂意獎勵他們,只是他們的乖巧已是常態,表現得再好也難以帶來驚喜,於是乖孩子獲得的獎勵
Thumbnail
乖孩子有糖吃,但頑皮的孩子往往得到更大的關注。 乖孩子總是安安份份地做一個乖孩子,家長完全毋須憂慮他們的一舉一動,由於他們不會帶來任何煩惱,家長可以放心讓他們照顧自己。乖孩子一天二十四小時循規蹈矩,聽教聽話,家長自然樂意獎勵他們,只是他們的乖巧已是常態,表現得再好也難以帶來驚喜,於是乖孩子獲得的獎勵
Thumbnail
生命是一個獨立個體 小孩出生到現在,轉眼間他已經4歲半,從3歲半上幼兒園小班到現在已經放暑假,他已經開始會問媽咪許多的問題,例如:公車為什麼可以載那麼多人?電梯的門為什麼一定要關起來?小腦袋瓜總是冒出很多的想法,有時候真的很懷念他是嬰兒的日子,不會講話總是一臉笑咪咪的看著我。 這兩種卡通差別如下:
Thumbnail
生命是一個獨立個體 小孩出生到現在,轉眼間他已經4歲半,從3歲半上幼兒園小班到現在已經放暑假,他已經開始會問媽咪許多的問題,例如:公車為什麼可以載那麼多人?電梯的門為什麼一定要關起來?小腦袋瓜總是冒出很多的想法,有時候真的很懷念他是嬰兒的日子,不會講話總是一臉笑咪咪的看著我。 這兩種卡通差別如下:
Thumbnail
每當別人要求孩子乖巧,我總是疑惑,孩子為甚麼一定要乖?為甚麼一定要符合成人設定的乖小孩標準?然而,當孩子太搗蛋或太難纏,我還是不自覺地要求孩子聽話一點,但隨即感到愧疚與哀愁,我又墮進相沿成習的陷阱了。 孩子不乖,但我的愛從不缺席,與值不值得無關,純粹基於愛的本質。
Thumbnail
每當別人要求孩子乖巧,我總是疑惑,孩子為甚麼一定要乖?為甚麼一定要符合成人設定的乖小孩標準?然而,當孩子太搗蛋或太難纏,我還是不自覺地要求孩子聽話一點,但隨即感到愧疚與哀愁,我又墮進相沿成習的陷阱了。 孩子不乖,但我的愛從不缺席,與值不值得無關,純粹基於愛的本質。
Thumbnail
  孩子剛出生時,家長珍而重之地捧在懷中,盯著孩子一直看一直看,捨不得移開視線,只為捕捉孩子的一顰一笑,就算哭鬧也是珍貴的存在。 孩子漸漸長大,我們早已視孩子的存在為日常,看見孩子的笑靨雖然會湧起欣悅之情,卻難以再感受到最初的悸動。 迷失於日常的細碎之中,讓我們因為習慣而無視日常的美好。因為美好恆常
Thumbnail
  孩子剛出生時,家長珍而重之地捧在懷中,盯著孩子一直看一直看,捨不得移開視線,只為捕捉孩子的一顰一笑,就算哭鬧也是珍貴的存在。 孩子漸漸長大,我們早已視孩子的存在為日常,看見孩子的笑靨雖然會湧起欣悅之情,卻難以再感受到最初的悸動。 迷失於日常的細碎之中,讓我們因為習慣而無視日常的美好。因為美好恆常
Thumbnail
密集的和孩子相處了一個年假,大家好嗎? 是否和我一樣,有點內傷再加一點外傷,各位爸媽辛苦了! 趁著今天開工,送孩兒上學後,我們一起來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緒。 大人都需要一些時間收心上班;孩兒也一樣,混亂的作息、破壞的規矩、也需要一段時間再上軌道......
Thumbnail
密集的和孩子相處了一個年假,大家好嗎? 是否和我一樣,有點內傷再加一點外傷,各位爸媽辛苦了! 趁著今天開工,送孩兒上學後,我們一起來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緒。 大人都需要一些時間收心上班;孩兒也一樣,混亂的作息、破壞的規矩、也需要一段時間再上軌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