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Oliver Darkshire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一開始原以為本書「古書店」所指的是台灣「二手書店」,想不到那「古」的是基於時間積累出的稀珍,是沒有一套標準用以估計其價值,只能憑運氣進行買賣的獨門行業。作者Oliver Darkshire在這間名為Sotherans書店開始他意想不到新生活,將所聞收錄成四十八則趣聞集結成這本《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以下簡稱《古書店》)。讓我們先從台灣舊書交流市場聚焦,藉此銜接至本文主角Sotherans可能會比較好理解這世間怎樣臥虎藏龍的神秘交易場域,又幸運地,或許這能讓更多讀者借一步認識退離新書市場後的那些舊書(二手書)是怎麼在這樣的交易(換)過程找到它下一位主人,或是面對必然得被當成廢紙回收的悲慘命運。


古書店與二手書店的不同?

最直觀的差異,從文中描述,顯然《古書店》的書籍不盡然是以內容本身作為商品制定價格為主,參考李志銘《半世紀舊書回味:從牯嶺街到光華商場》中所論述,予以這種退出新書市場的舊書回收活動一番深具玩味解釋:「『收藏』行徑如同一面鏡子,不僅是針對『物品』本身,收藏者同時也在收藏『自我慾望的形象』。」(頁21)古書存在價值對於需求者而言更像「收藏品」。Sotherans所販售的都是「商品」,而且一定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質。二手書單就台灣二手書店營運狀況,有些商家會大量收購,有些則是根據店主個人意志篩選他心目中書店應有的樣子,與其執行此行為核心連結,進購(收集)想賣的二手書。這些書未必如古書店的書具有獨一性,考慮的因素包含但不限於在市場的流通度,店主人脈,鑑識眼光,對店本身的預期心理,店內人手。在Sotherans,很顯然地,分門別類各有負責人員打理,還會派人親至府上鑑定藏書價格,規劃特別陳設空間予以展示,甚至是修復裝幀,Sotherans所處理的是更為「專門」的古籍交易行為,那與以批量採購,將整間店通行道路堆疊成「立體俄羅斯方塊」的常見二手書店差異性在哪,自然不在話下。但兩者的一致性在於,不管是買書者或收書者,都在進行對他人而言難以理解的「拾荒行為」,在茫茫書海中找到那對的書。


《古書店》告訴我的Sotherans跟實際的Sotherans出入很大?

翻讀作者敘述,我腦中只浮現店內觸目所及皆是陰暗,走道兩邊堆疊高度不齊書堆,抬起頭隨時會被重看不知哪裡可用的奇異古物撞到的詭譎畫面。但我想Sotherans是無辜的,這畫面在我google Sotherans照片後備受震撼更是肯定,洗刷對Sotherans的偏差認知,同時也暗暗感嘆肯定是被台灣二手書店亂堆,找書得靠心電感應的刻板印象給影響,才會產生上述畫面。


raw-image


回顧Sotherans歷史,創立於1761,怎麼說好歹都是頗盛資歷的老店,但也許正是因為這關係,作者繪聲繪影的呈現出Sotherans的陰沉、殘破,經營時硬體設備修補上的困擾,店本身也理所當然成為被用來學術研究的對象。作者有一篇在講述窄小的辦公桌令他難以活動,google搜尋到的某張照片呈現店員們各自在自己位置辦公的樣子。老實說,若非照片佐證,我想像的窄小未依照作者龐大身軀相比之下的窄小,是不同比較基準的。Sotherans發生找不到情況更是家常,那包含要賣的珍品,與店有關資料,被弄壞(?)不知道要藏哪忽然自己又跑出來的商品,整體來說,Sotherans彷彿是個多年未打掃的房間,要找什麼永遠找不到,東西總在意想不到時出現在你面前。哭笑不得的敘述與實際拍攝畫面有所落差,而我百分之百認同,那肯定有一部分歸功於作者英式幽默,同時也是《古書店》能吸引讀者一頁頁接著讀下去的魅力所在。


不管在地球哪個角落,怪客永遠不會缺席

相信各行各業——特別是服務業——最不希望,就是在忙碌之中還得應付奧客。Sotherans的怪客幽默地各有稱號,拖著一卡皮箱逮到時機就強迫推銷沒什麼價值書籍的無良推銷員,登門不知為何永遠穿著正套並意見一堆的西裝男們,明明就不想賣卻因書堆太多被迫賣書的藏書家們(此類甚至可以再細分)。遙想幾年前在書店工作那段日子,不曉得是我有抗怪人體質,或容忍底線比平均再低,並沒有遇過什麼真的讓我把理智擺一旁,無情一拳尻下的奧客。至多是搞不懂自己要什麼書,深信提供線索是唯一正解,結果查到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堅持哥(姐),或是口氣就像吃了發酵過久臭豆腐,把基本禮貌忘在家的失禮哥(姐),更曾有過把書店當自家躺在木板區就靜靜⋯⋯睡著(?),差點順手為其蓋上被子的大有人在。基本上體感經驗都是小case。比起作者更多無奈,我倒覺得自己所經歷的怪客找碴,不是被同事無情漠視,要不就是主管急著跳出來驅魔,這跟營運理念有關嗎?抑或是店員素質使致?不曉得。總之各行各業各有辛酸一整晚的時間配上一手啤酒都不夠宣洩,矛盾的是若沒這些怪客卻又不夠份量湊成篇章博讀者一笑。真是無奈。


過度追求效率就不浪漫了na

收藏是為滿足慾望,正因為難度高,獲得所帶來反饋遠有可能大於收藏物本身。古書店經營,蒐羅這些珍品充實店內,肯定是緩慢的過程,要的是人脈,是機緣,是等待。買進是一回事,賣出又是另一回事。為了回到交易市場,這些難以定價的商品必須經過整理、編目,放大優點,把銷售資訊往外拋要不就是被動等待伯樂上門。退一步以逛二手書店比喻的心情是相似的。想找的書在書市上流通度基於諸多理由降低,每進一家店就是抱持希望像是偵辦案件般細細搜索,空手而歸難免是常態,卻也同時激起更想取得那本書的慾望。在這以退為進的華爾滋舞步中,享受的除了等待,浪漫的餘韻瀰散在舞動間。


圖片來源:
https://www.google.com/url?sa=i&url=https%3A%2F%2Fsotherans.co.uk%2Fblogs%2Flatest-posts%2Fwelcome&psig=AOvVaw1zyaVguKY1W-DgERX-VqlN&ust=1682931211676000&source=images&cd=vfe&ved=0CBEQjRxqFwoTCKCV5Lyd0f4CFQAAAAAdAAAAABA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聲生生難
87會員
185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南聲生生難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英倫傳奇書店亨利.莎樂倫的日常, 除了書業秘辛,還有鬼魂與受詛咒的書 Once Upon A Tome: The misadventures of a rare bookseller》 ✍️作者:奧利佛・達克賽爾 原文作者:Oliver Darkshire 譯
Thumbnail
《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英倫傳奇書店亨利.莎樂倫的日常, 除了書業秘辛,還有鬼魂與受詛咒的書 Once Upon A Tome: The misadventures of a rare bookseller》 ✍️作者:奧利佛・達克賽爾 原文作者:Oliver Darkshire 譯
Thumbnail
自於推特帳號,《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作者奧利佛・達克賽爾,曾是在這間書店工作的資深店員,藉由他不修邊幅(?)的文字,這個「發瘋會好過一點」的職業,與英國珍本書業的內幕,也在讀者面前展開。
Thumbnail
自於推特帳號,《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作者奧利佛・達克賽爾,曾是在這間書店工作的資深店員,藉由他不修邊幅(?)的文字,這個「發瘋會好過一點」的職業,與英國珍本書業的內幕,也在讀者面前展開。
Thumbnail
在外文書店中,面對動輒幾萬本外文書不知如何下手,四個小嘗試幫助你我跨越文化隔閡,再度逛出樂趣來!
Thumbnail
在外文書店中,面對動輒幾萬本外文書不知如何下手,四個小嘗試幫助你我跨越文化隔閡,再度逛出樂趣來!
Thumbnail
一開始原以為本書「古書店」所指的是台灣「二手書店」,想不到那「古」的是基於時間積累出的稀珍,是沒有一套標準用以估計其價值,只能憑運氣進行買賣的獨門行業。作者Oliver Darkshire在這間名為Sotherans書店開始他意想不到新生活,將所聞收錄成四十八則趣聞集結成這本《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
Thumbnail
一開始原以為本書「古書店」所指的是台灣「二手書店」,想不到那「古」的是基於時間積累出的稀珍,是沒有一套標準用以估計其價值,只能憑運氣進行買賣的獨門行業。作者Oliver Darkshire在這間名為Sotherans書店開始他意想不到新生活,將所聞收錄成四十八則趣聞集結成這本《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
Thumbnail
書店,對自己來說有什麼深刻印象呢? 不論是飄蕩著輕柔旋律的氛圍、還是一群朋友蜷縮在角落,默默讀著故事的模樣,又抑或是一格一格,宛如各種人生,安然放置在木櫃的小說,看起來都無比鮮明,彷彿是幅日常的簡單畫作 小時候與母親去誠品挑選繪本,本來早已經遺忘的這段回憶,藉由這位珍本書店員的敘述,又再
Thumbnail
書店,對自己來說有什麼深刻印象呢? 不論是飄蕩著輕柔旋律的氛圍、還是一群朋友蜷縮在角落,默默讀著故事的模樣,又抑或是一格一格,宛如各種人生,安然放置在木櫃的小說,看起來都無比鮮明,彷彿是幅日常的簡單畫作 小時候與母親去誠品挑選繪本,本來早已經遺忘的這段回憶,藉由這位珍本書店員的敘述,又再
Thumbnail
奧利弗用生動有趣的文字敘述著古書店的大小事,結合了靈異冒險、買賣銷售、人與人之間的羈絆。亨利.莎樂倫一直秉持著書店應有的界線,選擇不將書賣給怎樣的人,並將特別的書及交付到正確的地方。
Thumbnail
奧利弗用生動有趣的文字敘述著古書店的大小事,結合了靈異冒險、買賣銷售、人與人之間的羈絆。亨利.莎樂倫一直秉持著書店應有的界線,選擇不將書賣給怎樣的人,並將特別的書及交付到正確的地方。
Thumbnail
「書店」曾經是人們與書籍相遇的重要管道,特別是市面已絕版的陳舊古書,更需要古書店擔負起聯繫的橋樑。但隨著電商平台的多元普及與網購風潮流行,實體書店的經營日趨困難而逐一被迫熄燈,那些靜待被翻閱的舊書也失去了與人們結緣的機會。有別於台灣的實體書店多半黯然退場,由悅知文化出版的新書《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
Thumbnail
「書店」曾經是人們與書籍相遇的重要管道,特別是市面已絕版的陳舊古書,更需要古書店擔負起聯繫的橋樑。但隨著電商平台的多元普及與網購風潮流行,實體書店的經營日趨困難而逐一被迫熄燈,那些靜待被翻閱的舊書也失去了與人們結緣的機會。有別於台灣的實體書店多半黯然退場,由悅知文化出版的新書《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