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隔閡讓逛外文書店好艱難?四個小嘗試重拾閱讀樂趣

陶曉嫚-avatar-img
發佈於嫚速報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從2017年旅居美國以來,我的住處都鄰近研究機構與大學,因應生員所需附近不只賣新書也有二手書店,每到一個地方安頓下來後,差不多可以按Google地圖推薦去巡禮了。
住台灣時我很喜歡逛書店,瀏覽過當前新書與暢銷區,翻撿一下新奇精緻的文具,然後來到最感興趣的主題專區,翻翻大標和簡介勾起我興趣的書,若在匆促一瞥時感受到故事或論述的閃耀點,我會認真讀久一點,讀久一點的過程中發現第二、第三個閃耀點的話,我差不多就會將這本書放入購物車,畢竟人間閒暇最寶貴,還有這麼多書等著我,擁有它後便能按照自己的速度與心情閱讀。
但來到美國的二手書店,就發現情況有些不同--我讀外文的速度比華文緩慢,也常抓不到書名或文案中的隱喻、雙關或流行迷因。身為外國人,對當地歷史文化的理解經常是一團糨糊,導致我無法分辨一本標榜書寫在地的書該從怎樣的角度切入、有怎樣的獨特性。
至於那些會被寫進歷史教科書、台灣出版社買版權並且側重宣傳的翻譯書、讓大家有明確記憶點的外國作者,經常已經是世界級的名人或名作家,其他多數作者和推薦人並沒有被引介到華文世界,光要理解「作者是誰?為什麼會寫這個主題?」就是一番功課。
位於波士頓市中心、創立於1825年的Brattle Book Shop。是北美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二手書店。照片為作者自攝

四個小嘗試,在逛外文書店時備感樂趣

面對動輒幾萬本外文書不知如何下手,要如何逛出樂趣來?
文化隔閡這檔事,越不去戳戳看、試試看,就只會永遠橫亙在那裡。於是我決定把「重拾逛書店的樂趣」當作生活在他方的目標之一,逛一次感受不到樂趣,那就多去幾次、走訪不同店家仔細觀察,嘗試購買也販賣外文二手書。
日積月累下來,我發現有幾種體驗外文二手書店的方式:
波士頓市中心的Commonwealth Books,作者自攝
嘗試一:參觀店頭主打
美國的二手書店除了賣舊書,也常有其他主打商品,例如附帶訂做原木書櫃抽屜的精裝百科全書、舊海報、版畫地圖、黑膠唱片等等。
例如位於波士頓市中心的二手書店Commonwealth Books,除了有不時露面的店貓,主打便是古老的版畫和舊地圖,另外有玻璃櫥窗收納珍本精裝書、作者簽名特別版等等。
這些主打經常不是文字取向,並不需要「閱讀能力」,只要能夠接收到圖像,就能體會到那一份視覺震撼。當然鎮店之寶的訂價動輒數千到數萬元,普通人負擔不起,但光是看到就長見識。
Commonwealth Books的珍本書,附帶簽名的皇家夜總會。本文作者自攝
嘗試二:玩文字索引遊戲
英語系的文學書刊陳列方式,是按照作者姓氏拼音排序,非文學類則是按照標題字母排序--掌握了這兩大原則,就可以開始玩文字索引遊戲。
我通常會先在腦海中預設幾位作家的名字,或是幾本想要找的書名。例如已故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美國小說家與知名記者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或是參考各大學創意寫作學程開立的書單搜尋。
玩過幾次索引遊戲,便會發現無論是台灣還是美國的二手書店,潮流書總是比經典的數量多,不過經典作品常有數個版本給不同需求的讀者,例如十九世紀英國文學《簡·愛》(Jane Eyre)就有數種平裝、硬殼精裝、精裝註釋、美國中學語文能力測驗的版本。
Brattle Book Shop的粉紅紙小黃書區。作者自攝
嘗試三:瀏覽主題櫃位
各家二手書店會陳列不同的主題櫃位,拳擊、釣魚、打獵、當地歷史、文學精裝本、情色小說,甚至是書本身價值普普,價值在華麗的藏書票上的蒐藏。
在Brattle書店的三樓珍本書區,有一整排的粉紅紙小黃書,約莫是發行在二戰之前,在美國流通的掌中小薄本情色小說。
這類小說的客群以男性為主,年紀到今天大概都當了阿公阿嬤,封面通常是有明顯時代感的性感女郎,巨乳纖腰豐臀大捲髮,採取懸疑偵探電影海報感的構圖,強調一目瞭然的感官刺激。
封底的故事簡介可以看出小黃書們有明確的套路,敘事格局礙於篇幅也有限,大致可以分為魅惑女子的情慾歷險記,或是肌肉硬漢開後宮。有趣的是,不少小黃書的文案強調內容不只滾床單,還有讀者最期待的戀愛元素,尺度十分微妙。
嘗試四:觀察店裡的裝潢巧思
哈佛大學旁邊的Raven二手書店,營業到2023年的5月底收攤。作者自攝
二手書店的內部裝潢風格大異其趣,有些店亂糟糟灰撲撲被書塞爆,也有的整齊光亮,有的使用古典木頭書架,有的是工業風角鋼。
例如哈佛大學附近的Raven書店商標是一隻烏鴉,逛書店時一抬頭,就會發現烏鴉也在書架頂端注視各位。
若來到北美歷史最悠久的Brattle Book Shop,店內粗估有25萬冊的書籍,除了三層樓的室內店鋪,旁邊另有戶外曬書區,1美元到5美元的二手書任君淘寶,從平裝版大眾小說、工具書到硬殼精裝的俄國經典名作和畫冊都有。
戶外曬書區的另一個看點,是柵欄帷幕上都彩繪上經典小說的初版封面,例如《白鯨記》和《麥田捕手》。
黏在Brattle書店一下午的我,在店內三樓門廊上發現一幅藝術家繪製的店頭油畫寫生,看年代是在彩色照相技術普及前繪製的。
Brattle書店油畫。作者自攝

實體書店的場域價值

書本是搬家時最重、取捨最痛苦的事物,Kindle和各大電子書平台24小時下單、隨買隨讀,但有實體場域能駐足,感覺還是很不一樣。
二手書店店員告白》中,經營蘇格蘭規模最大二手書店The Book shop的店長Shaun Bythell如此描述實體書店的場域價值:
最值得開店的一週介於聖誕節與除夕之間——那一週,人們會回到此地跟親愛的人一起過節,然後他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還是喜歡跟對方保持幾百哩的距離,而非困在同一棟屋子裡。書店在那個星期會很忙,充滿在這一年最黑暗的一個月裡花太多時間跟親戚關在一起的人,他們會聚集到書店消磨時光,除了隨意瀏覽,通常還會買書。
我希望在異國繼續感受逛書店的樂趣,一面在書架間晃遊、一面努力控制自己的腦波,逛Brattle書店到最後,我入手了一本1989年出版的寫作教學書The Writer's Chapbook硬殼精裝版,稅前價格5美元,用少許預算就可以得到感興趣的書、支持傳說店家營運,讓我走出店門時自我感覺超良好。
離開波士頓後,我遷徙到的大學村氣溫堪比台灣,放送冷氣的二手書店是避暑的好地方。當地居民比起室內,更偏好單穿比基尼或海灘褲盤踞在躺椅或吊床上,在烈日下邊烤肉邊閱讀,或是把紙本書擱在臉上睡午覺。
新地方的新景色,令我發現實體書的另一串優點:平衡、遮蔽性佳、不怕摔壞螢幕。看來,我又有理由去書店大買特買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8會員
237內容數
麟左馬,旅美台灣小說家,主要寫科幻跟推理。 常以探戈DJ和製鞋業者的身份出現,總之是舞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麟左馬騳驫 的其他內容
我該警惕各種包裝歧視與仇恨的戲謔言行,不管我是不是被指涉的族群,我都會嚴肅看待,而且我絕不沉默。
來到位於塞納河左岸、面朝聖母院的英文二手書店Shakespear and Company朝聖
今年第一季閱畢25本書,呼應世界閱讀日,自選推薦四本讓我精神充電的,華文作家的小說和散文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Annie Ernaux)的自傳體私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 》閱讀心得
在閱讀兩部名作的過程中,歸納四個微妙的共通點,這些共通點幫助讀者回首曾經經歷的青春,切開專屬於那個階段的迷惘,找到與自我、他人還有世界共存的方式。
作家林楷倫的散文集《偽魚販指南》與短篇小說集《雪卡毒》讀後感
我該警惕各種包裝歧視與仇恨的戲謔言行,不管我是不是被指涉的族群,我都會嚴肅看待,而且我絕不沉默。
來到位於塞納河左岸、面朝聖母院的英文二手書店Shakespear and Company朝聖
今年第一季閱畢25本書,呼應世界閱讀日,自選推薦四本讓我精神充電的,華文作家的小說和散文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Annie Ernaux)的自傳體私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 》閱讀心得
在閱讀兩部名作的過程中,歸納四個微妙的共通點,這些共通點幫助讀者回首曾經經歷的青春,切開專屬於那個階段的迷惘,找到與自我、他人還有世界共存的方式。
作家林楷倫的散文集《偽魚販指南》與短篇小說集《雪卡毒》讀後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自從2017年搬到美國,我一直在尋找一個能夠持續拜訪的好書店。 結果發現,美國的書店體驗與我所熟悉的亞洲文化相去甚遠。 ▋美國書店的困境 初到美國時,我拜訪了連鎖書店 Barnes & Noble,驚訝於那裡的大量小說展示區。 在亞洲,我習慣的是書店裡的書籍類型多元,而不僅僅
Thumbnail
因為喜歡閱讀 輾轉開啟對獨立書店的好奇 今天到水湳洞的非書店走走 很難想像在東北角海岸 有著一家書店
2010年到2017年,我還在台北。那段時間,我經常光顧幾家書店,這些書店成為我探索知識的寶庫和心靈的避風港。 ▋政大書城 政大書城是我常去的地方之一。雖然我並沒有任何考試的壓力,但我經常在這裡購買各種考試用書,純粹是為了學習,增廣見聞。這些書籍幫助我拓展了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讓我在學習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2024年6月4日, 我在洛杉磯收到了於6月1日在Amazon JP訂購12本書, 加運費竟然只花了178美金,非常划算。 回想自從2017年到美國, 一直都找不到能持續拜訪的好書店。 記得一開始拜訪美國的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 對其大量展示的小說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4月7日,台北紀伊國屋書店會員日,我搭乘捷運電車前往取回訂書,臨去前,照例巡視各書架一番。我發現,店內的人文社科書籍似乎賣不動,一年前,我巡遊的若干書籍還立在架上,它們的書背對著我微笑,看來它們正在等著我,這次就把它們帶回去。我讀懂它們的心情,順其小小的心願,便豪快地收入手中了。   依照我的習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今天來到世貿看台北國際書展,一開始我們先逛了一整圈,看一看有什麼,後來我第一個去的地方就是動漫輕小說區,主要就是去看台灣漫畫館、尖端、台灣角川,但其實還有蓋亞可以逛,但排的人有點多就沒去逛了,這樣一輪逛下來雖然是遠不及漫展的書籍量,但也有一些漫展不會有的書,比如我就買了你的名字、花火的小說,原本也想
Thumbnail
延續上回的閒聊,說到我喜歡逛書店發掘新書,相信大家都會發現這方法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而且要從數以千計的書籍封面作判斷,確實非常容易錯失好書。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自從2017年搬到美國,我一直在尋找一個能夠持續拜訪的好書店。 結果發現,美國的書店體驗與我所熟悉的亞洲文化相去甚遠。 ▋美國書店的困境 初到美國時,我拜訪了連鎖書店 Barnes & Noble,驚訝於那裡的大量小說展示區。 在亞洲,我習慣的是書店裡的書籍類型多元,而不僅僅
Thumbnail
因為喜歡閱讀 輾轉開啟對獨立書店的好奇 今天到水湳洞的非書店走走 很難想像在東北角海岸 有著一家書店
2010年到2017年,我還在台北。那段時間,我經常光顧幾家書店,這些書店成為我探索知識的寶庫和心靈的避風港。 ▋政大書城 政大書城是我常去的地方之一。雖然我並沒有任何考試的壓力,但我經常在這裡購買各種考試用書,純粹是為了學習,增廣見聞。這些書籍幫助我拓展了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讓我在學習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2024年6月4日, 我在洛杉磯收到了於6月1日在Amazon JP訂購12本書, 加運費竟然只花了178美金,非常划算。 回想自從2017年到美國, 一直都找不到能持續拜訪的好書店。 記得一開始拜訪美國的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 對其大量展示的小說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4月7日,台北紀伊國屋書店會員日,我搭乘捷運電車前往取回訂書,臨去前,照例巡視各書架一番。我發現,店內的人文社科書籍似乎賣不動,一年前,我巡遊的若干書籍還立在架上,它們的書背對著我微笑,看來它們正在等著我,這次就把它們帶回去。我讀懂它們的心情,順其小小的心願,便豪快地收入手中了。   依照我的習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今天來到世貿看台北國際書展,一開始我們先逛了一整圈,看一看有什麼,後來我第一個去的地方就是動漫輕小說區,主要就是去看台灣漫畫館、尖端、台灣角川,但其實還有蓋亞可以逛,但排的人有點多就沒去逛了,這樣一輪逛下來雖然是遠不及漫展的書籍量,但也有一些漫展不會有的書,比如我就買了你的名字、花火的小說,原本也想
Thumbnail
延續上回的閒聊,說到我喜歡逛書店發掘新書,相信大家都會發現這方法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而且要從數以千計的書籍封面作判斷,確實非常容易錯失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