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生活指南|在奔走中,傳遞流動溫度──專訪氣球師吳宛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收錄於實體刊物《移動生活指南》,作為全書第一單元「移動工作者」。
藉由兩位受訪者,一窺移動如何存在於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當中,達到平衡。

七年多來,帶著氣球手藝,曾在澳洲與臺灣街頭駐留,走過無數商演、教學與布置活動。移動是工作必須反覆經歷的過程,不好不壞,只需接納。
氣球米妮BalloonMinnie / 攝影:林玥彤

剛結束前一場活動,趕場而來的吳宛芝,一手拿著一大袋的表演配備,另一手提著高過腰間、體積龐大的氣球綿羊,快步走入百貨五樓的兒童會員區,安置好物品,隨即又不見人影。再次出現,她已經換好一身米妮套裝,頭上還搭配著蝴蝶結髮帶,彷若宣告著孩子們口中的「米妮姐姐」已上線。

訪談那天,卸下米妮姐姐的包袱,她一身輕裝,步調輕快,拿下口罩便展開笑顏,半開玩笑地說,「我今天真的是來聊天的哦!」一下子就讓氣氛活絡了起來。把資料擺在她桌前,她兩次都悄悄把紙張轉為橫向,讓對座的我不必反向讀字,她的溫柔,藏在細微舉止間。

語速快的她,動作也快,俐落的工夫,源自於多年的工作累積。在街頭,總要一邊折氣球,一邊和排隊等待的孩子互動聊天;在小班活動裡,她要一面掌握時間和流程,一面注意十幾位孩子的參與狀況。多工並行像一種習慣,就連在訪談過程,她都時而抓緊空檔以手機處理公務,還不忘輕聲提醒:「你隨時可以打斷我哦!」

從塞得滿滿的工作裡抓出自己的生活節奏,是她作為自由接案表演者長年累積的基本功。

從一個戲劇性的意外開始

就讀保險相關科系的她,畢業後自然進入金融業上班,朝九晚五,生活穩定,怎麼想也不會和街頭藝人碰上邊。當家人、師長都肯定著她這份穩定的工作時,總有一個聲音從心底冒出來,問著自己:「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

「可是我就是個膽小鬼,」她開玩笑的說,若不是受到朋友「搧風點火」,拉著她一起到澳洲打工度假,也不會發生一連串的蝴蝶效應。抱持著想挑戰自己,嘗試自己底線的心情,她出發澳洲,一面打工度假,一面讀語言學校。澳洲的街藝風氣開放,因著大學曾在魔術社的經驗,認識了幾位澳洲的街頭表演者,都紛紛鼓勵她一起上街,但是因著內心的恐懼,她一直堅決不敢嘗試。

直到一場筆電遭竊的意外發生。

就在一個外出打工的早晨,她接到室友的電話,得知他們合租的Share House遭小偷,來澳洲前新買的筆電整臺被抱走。「那時候真的覺得好衰哦。」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仍忍不住吐露內心的小劇場。

遇上了,只好面對。

天降的意外像是按下了某個按鈕,那個因膽小而不願敞開的自己,被打開了。為了想快速賺回筆電的錢,她嘗試整裝上街,開始之前一直害怕的街頭表演。「真的上街以後,才會發現一切根本沒有想像中可怕。」勇敢踏出第一步,一切都比想像中更順利,大概兩三天,筆電的損失便已全數回血。

但是被開啟的街藝靈魂,卻從此開始萌芽,她持續留在街頭,透過氣球,與來來去去的人產生連結。

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會連成一條線

儘管如此,以氣球手藝維生,也並非一蹴可及。沒有電影般的戲劇化開展,一年的旅澳簽證到期,返臺,回到保險公司上班,日子似一切如昔,卻有些事情漸漸無聲息地發酵。

她開始認識臺灣的氣球表演者,利用下班時間互相交流,日子久了,自己也慢慢開始兼職接案。

在氣球活動前,米妮姐姐先安排了繪本故事環節,作為暖場。 / 攝影:林玥彤

直到正職工作遇上瓶頸,想喘口氣的聲音在心底呼喚,她才毅然決定辭職,第二次前往澳洲,三、四個月的時間,既是休息,也想試試自己程度到哪裡,能不能以表演維生。

依循著先前的經驗,第二次的澳洲街藝嘗試很順利,維持著半天上街表演,半天認真生活的模式,達到收入既有餘裕,也不失去生活品質的舒適平衡。這趟嘗試成為起點,帶著她一路前進,經營起自己的氣球品牌。

難道不會想留在澳洲嗎?一開始會,她說。不過家人的情感始終拉扯她回到家鄉,心念一轉,不如就給留在臺灣一個機會吧,她想,試試看可不可以在這塊土地上有更好的生活形式。

這一嘗試,就到了今天。過了七個年頭,回顧從保險業到氣球表演的歷程,若不是朋友拉她去打工換宿,若不是筆電被偷,若不是工作遇上瓶頸,自己也無法長成今天的樣子,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恰好連成線,一個個困難和轉折,接連推著她走到這裡。

哪裡需要她,她就在哪裡

一開始做氣球表演,要先被看見。走上街頭,增加曝光率,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漸漸能被案子找上。

現在,工作模式大抵以接案為主,商業表演、氣球教學、場地布置,多重面向的發展,構成平衡。「我很珍惜每個工作機會,也很謝謝每個業主的信任。面對每個案子,只要在行程裡面可以排得進去,我都不會推掉,會想辦法ㄍㄧㄥ一下就過去了。」

認真與孩子互動的氣球米妮。 / 攝影:林玥彤 

秉持著這樣的態度,她的生活被工作事項推著前行,自己的能量也像一顆反覆使用的氣球,工作狀態中充飽了氣,以兩倍專注的心力投入表演,一旦表演結束,又像洩光了氣一樣,能量歸零。行程滿的時候,一天有可能一連三場活動,反覆充氣、洩氣,她卻甘之如飴。

「辛苦嗎?我覺得每一份工作都很辛苦,只是我在做一份喜歡的工作,即便感受到身體上的疲累,心靈卻是富裕的。」

心靈富裕是什麼模樣?是孩子們看著她手上變出的氣球造型,單純地展開笑顏。氣球搭起橋樑,讓她有能力成為一個散播快樂的人。

是在澳洲的街頭表演,天冷,素未謀面的當地人送來一頂毛帽。是回到臺灣做街藝,氣球折到一半,目睹一位爸爸要孩子把打賞箱裡的一百塊撿起來,內心一陣轟天雷響的時候,那位爸爸卻隨即放了一千塊進去。也是體貼的顧客媽媽喜歡她的氣球造型,顧慮旁邊業主的觀感,默默等到活動結束,在合照時握著她的手,悄然把一百塊放入她的掌心。鈔票很輕,緊握的手卻沉甸甸,承載著對她的尊重和肯定。

「哪裡需要我,我就會在哪裡。」因著這份需要,她甘願奔走各地,帶上她的氣球手藝,抵達每一個遠方。

通勤成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表演接案的需求來自各地,往往需要配合業主,前往不同地方工作。從雙北、桃園到高雄,甚至離島、國外都有可能,沒有固定的上班地點,隨需求移動,讓她成為總是在路上的人。

氣球活動中,除了帶孩子和家長氣球DIY,也有抓泡泡的互動環節。 / 攝影:林玥彤

當移動成為工作的一部分,通勤過程的消耗,不得不佔據生活很大一塊。「而且我是一個交通白癡,」她坦然地笑著說,不會騎車也不會開車,不論到哪裡都靠大眾運輸和走路,確實會耗費比較多的時間成本,身邊的人看她,也總會覺得這樣很不方便。「不過既然現階段沒辦法克服這個狀態,就先這樣吧!」一個笑容消解一切,眼裡流露的,不是勉為其難的無奈,而是一種自然轉化的態度。

看似消極,卻長出另外一種能量。

每天通勤的時間長,搭車的過程,自然成為處理雜事的空間。回客人訊息、處理報價單、社群經營,要管理自己的工作品牌,除了折氣球,更包含瑣碎的行政雜務。透過通勤時間把零碎的公事處理妥貼,回到家就能完全放鬆,關掉所有開關,切換至休息狀態。

移動的過程像擺渡,載著吳宛芝前往他方,留下米妮姐姐的足跡;也載著氣球米妮抵達彼岸,做回吳宛芝。擺渡的路途開創空間,讓游移在兩種身分間的經紀業務,找到了適切的安放之處。

三種身分,三個自己,誤打誤撞地在通勤中達到剛剛好的平衡。

把快樂帶到不同地方,也從各地帶上滿載的回饋

因工作而大量移動,有時,也帶來額外的贈予。

「像金門、馬祖這種跟歷史遺跡有關的地方,我超級沒興趣的。」她毫不掩飾地直說,若不是工作,自己可能永遠都不會去到這裡。卻因為外地表演的機會,開啟了一些新的可能。

比如,在金門、馬祖,讓她感受到未曾見過的純樸。相較過去接觸許多家庭較優渥的孩子,無法輕易滿足於基本的氣球造型,在離島碰到的小朋友顯得特別知足,單純地只因為有氣球而快樂,在微小的事情裡就能得到大大的滿足,才讓她意識到生活其實也可以很簡單,「像是心靈被洗滌一樣,」她笑著說,從孩子們單純的反饋裡,也讓她找到某些生活的本質。

滿好的,都是養分。她說。

氣球活動中,與孩子互動DIY的米妮姐姐。 / 攝影:林玥彤

過去在澳洲的街藝經驗,也帶著她認識當地的文化差異。最衝擊的一次,是在固定表演的市場裡,總有一位爸爸開著貨車,載著年紀約在高中的女兒來做小丑表演。每一次都幫她卸下道具,再靜靜地站到對面看,陪伴她完成每晚的表演。偶然一次談話,她告訴那位爸爸,在臺灣,比較少有父母會這樣支持孩子從事表演工作,卻沒想到他以不可思議的神情,指著女兒說:「WHY NOT?妳不覺得她在發亮嗎?」那樣理所當然地支持,讓她一直深深記著。

在澳洲,尊重表演專業一點也不奇怪。抱持著一種分享的態度,當地人的打賞未必是金錢,有時是一杯飲料,有時是一份真心推薦的甜甜圈。還有一次,她收到刮完中獎的彩券,僅僅只是純粹地想把這份幸運傳遞下去。溫度在街頭流動,替她灌注能量,成為珍貴的附加。

「這份工作看起來像是在給予,但其實很多時候,反而是從他人身上得到東西。」

因為表演的移動性質,帶著她抵達不會去到的地方,透過氣球傳遞快樂,也從各地收到滿滿的回饋。這些看似不相關的額外附加,有時成為自己生命的啟發,也時而點滴落入氣球表演的創作中,成為滋養。

每場活動結束,孩子們都會開心地與米妮姐姐合照紀念。 / 攝影:林玥彤

《移動生活指南》讀後回饋表單|點此填寫
本文收錄於《移動生活指南》,作者林玥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會員
21內容數
努力不要忘記想要書寫的理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寫字的路上 的其他內容
包含受訓,胡吉永在長榮航空工作已滿三年。移動對她來說,是在機上的工作狀態,是帶領她抵達不同的遠方的媒介,也更像是自然而然存在於生活的一部分。 搭上客運,從新竹到桃園,是空服員胡吉永開啟一趟飛行工作的必經路程。在全然寧靜的通勤路途上,她習慣放空,讓自己歸零,像是蓄積能量,準備面對接下來的工作。 提早抵
Amo,高雄人,曾在臺北生活,以「校園逛逛」粉絲專頁分享地方觀察。從移動回望生活,不僅照見自己的性格和狀態,也釐清自己與外界建立連結的需求。 走出去,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翻開圖畫本,鮮豔的色彩,細膩的手繪筆觸勾勒出一間間小學輪廓,這是Amo的獨家旅行筆記。 這些紀錄,都從一趟探訪朋友的小旅行開始。 曾
偷偷告訴你,其實我並不特別喜歡移動。 但也不討厭啦。好吧,暈車還有人擠人的時候有點煩,我承認。可是不管喜不喜歡,我們都無法否認:它確確實實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和日常裡。 你一定多少都有一些,穿梭在車陣中,或行走在流動人群裡的記憶。每天上學的路,下班的路,接送孩子的路,又或者因為任何原因,從一地遠赴另一
包含受訓,胡吉永在長榮航空工作已滿三年。移動對她來說,是在機上的工作狀態,是帶領她抵達不同的遠方的媒介,也更像是自然而然存在於生活的一部分。 搭上客運,從新竹到桃園,是空服員胡吉永開啟一趟飛行工作的必經路程。在全然寧靜的通勤路途上,她習慣放空,讓自己歸零,像是蓄積能量,準備面對接下來的工作。 提早抵
Amo,高雄人,曾在臺北生活,以「校園逛逛」粉絲專頁分享地方觀察。從移動回望生活,不僅照見自己的性格和狀態,也釐清自己與外界建立連結的需求。 走出去,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翻開圖畫本,鮮豔的色彩,細膩的手繪筆觸勾勒出一間間小學輪廓,這是Amo的獨家旅行筆記。 這些紀錄,都從一趟探訪朋友的小旅行開始。 曾
偷偷告訴你,其實我並不特別喜歡移動。 但也不討厭啦。好吧,暈車還有人擠人的時候有點煩,我承認。可是不管喜不喜歡,我們都無法否認:它確確實實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和日常裡。 你一定多少都有一些,穿梭在車陣中,或行走在流動人群裡的記憶。每天上學的路,下班的路,接送孩子的路,又或者因為任何原因,從一地遠赴另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11/25日記     昨天在地鐵上,和推車上的小嬰兒擠眉弄眼的玩了一會——起身離開的時候,他媽媽說:「你的朋友要離開了呢!」我笑著和他揮揮手,他的手好小,指頭就像是細長的小花瓣一樣。       這是一件很平凡的事,不知道為什麼——想起來特別愉快。奇妙的是,好像有什麼就在那天夜裡——或者就在
Thumbnail
工作、學校、日托中心、圖書館、遊樂場、合唱團──這些原本在曼奇蒂一家人生活中堅若磐石的可靠存在,都在一天之內轉眼消失。曼奇蒂有如失去了重力在太空中漂浮,她抓住任何還稱得上穩定的事物,並且盡力避免身邊的人偏離軌道。 三月十六日,也就是紐約市全面停擺的幾天前,曼奇蒂任職的特許學校已關閉校園。她也像
Thumbnail
嘰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嘰! 這起雞皮疙瘩的聲音真的讓周圍的人都受不了了。 沒辦法,少女只好收拾起造型氣球,把布蓋上推車,往下一個地點移動。 小孩子們都很喜歡氣球,她也很喜歡,所以,這是她想到自己能分擔家計的方式;不過,很少人能和少女一樣,一併喜歡上折氣球時產生的刺耳音。 每天,少女都在不同地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活動介紹了一個孩子專屬的氣球製作活動,包括製作寶劍氣球和蜻蜓氣球,適合3-10歲的兒童參加。活動費用為每人150元,地點在秀泰生活S2館,報名方式為FB秀泰生活臺中站前店粉絲專頁報名。
在將米夏送回她原本的時空時,小小人包圍了米夏跳起了奇異的舞蹈,在轉了三圈後,從米夏身上發出了刺眼的光芒,越來越亮。
Thumbnail
妮妮升上國小一年級後 日子開始變得十分的忙碌 身為媽媽的我必須為她做好時間管理 時時刻刻提醒 分分秒秒催促 辛苦的妮妮除了上學外還要上安親班 還有才藝要學 每一天都有不一樣的行程 有時連我都搞不清楚 一天, 妮妮告訴我:「媽!我們每一天好像在走迷宮一般!」 是阿!每一天都走不同的路線 每天玩
Thumbnail
阿妮,真是個徹底的『玩布小精靈』...阿妮很愛拿著布亂玩, 今天很認真的觀察阿妮在玩布,這小妮子真是讓媽媽我大開眼界,一下子是帳篷、一下子是河流、一下子是動物過橋、一下子是買菜籃…..披在身上以後,一下子圍在頭上像小王子、一下子披蓋著臉說自己是新娘子、一下子說自己是小鳥亂飛…..最後連小兔兔也被『同
Thumbnail
我們的家庭氣氛,老實說,有點夢幻!絕對不是佈置上的夢幻,而是對話上的夢幻。因此孩子們嘴邊常掛著大小天使、各司其職的小精靈、彩虹橋...等故事元素。每個人心目中的小精靈都長得不一樣,或大或小、或飛或走...隨孩子想像,加上我們家沒電視,所以正男妮妮對一般的卡通人物很無感,也不會特別想要。前陣子便利商店
Thumbnail
11/25日記     昨天在地鐵上,和推車上的小嬰兒擠眉弄眼的玩了一會——起身離開的時候,他媽媽說:「你的朋友要離開了呢!」我笑著和他揮揮手,他的手好小,指頭就像是細長的小花瓣一樣。       這是一件很平凡的事,不知道為什麼——想起來特別愉快。奇妙的是,好像有什麼就在那天夜裡——或者就在
Thumbnail
工作、學校、日托中心、圖書館、遊樂場、合唱團──這些原本在曼奇蒂一家人生活中堅若磐石的可靠存在,都在一天之內轉眼消失。曼奇蒂有如失去了重力在太空中漂浮,她抓住任何還稱得上穩定的事物,並且盡力避免身邊的人偏離軌道。 三月十六日,也就是紐約市全面停擺的幾天前,曼奇蒂任職的特許學校已關閉校園。她也像
Thumbnail
嘰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嘰! 這起雞皮疙瘩的聲音真的讓周圍的人都受不了了。 沒辦法,少女只好收拾起造型氣球,把布蓋上推車,往下一個地點移動。 小孩子們都很喜歡氣球,她也很喜歡,所以,這是她想到自己能分擔家計的方式;不過,很少人能和少女一樣,一併喜歡上折氣球時產生的刺耳音。 每天,少女都在不同地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活動介紹了一個孩子專屬的氣球製作活動,包括製作寶劍氣球和蜻蜓氣球,適合3-10歲的兒童參加。活動費用為每人150元,地點在秀泰生活S2館,報名方式為FB秀泰生活臺中站前店粉絲專頁報名。
在將米夏送回她原本的時空時,小小人包圍了米夏跳起了奇異的舞蹈,在轉了三圈後,從米夏身上發出了刺眼的光芒,越來越亮。
Thumbnail
妮妮升上國小一年級後 日子開始變得十分的忙碌 身為媽媽的我必須為她做好時間管理 時時刻刻提醒 分分秒秒催促 辛苦的妮妮除了上學外還要上安親班 還有才藝要學 每一天都有不一樣的行程 有時連我都搞不清楚 一天, 妮妮告訴我:「媽!我們每一天好像在走迷宮一般!」 是阿!每一天都走不同的路線 每天玩
Thumbnail
阿妮,真是個徹底的『玩布小精靈』...阿妮很愛拿著布亂玩, 今天很認真的觀察阿妮在玩布,這小妮子真是讓媽媽我大開眼界,一下子是帳篷、一下子是河流、一下子是動物過橋、一下子是買菜籃…..披在身上以後,一下子圍在頭上像小王子、一下子披蓋著臉說自己是新娘子、一下子說自己是小鳥亂飛…..最後連小兔兔也被『同
Thumbnail
我們的家庭氣氛,老實說,有點夢幻!絕對不是佈置上的夢幻,而是對話上的夢幻。因此孩子們嘴邊常掛著大小天使、各司其職的小精靈、彩虹橋...等故事元素。每個人心目中的小精靈都長得不一樣,或大或小、或飛或走...隨孩子想像,加上我們家沒電視,所以正男妮妮對一般的卡通人物很無感,也不會特別想要。前陣子便利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