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移動的多重意義──遠距工作者Amo

2023/05/0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收錄於實體刊物《移動生活指南》,作為全書首篇專訪。
在啟程之前,透過Amo的經驗分享,一起回顧那些在你我生活中細微的移動片刻。
Amo,高雄人,曾在臺北生活,以「校園逛逛」粉絲專頁分享地方觀察。從移動回望生活,不僅照見自己的性格和狀態,也釐清自己與外界建立連結的需求。
Amo / 攝影:林玥彤

走出去,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翻開圖畫本,鮮豔的色彩,細膩的手繪筆觸勾勒出一間間小學輪廓,這是Amo的獨家旅行筆記。
這些紀錄,都從一趟探訪朋友的小旅行開始。
曾為TFT(Teach for Taiwan)計畫成員,在屏東縣獅子鄉楓林國小任教一學期的Amo,在計畫中結識各校教書的夥伴。教書工作結束以後,順著緣分,踏上了一趟拜訪各地夥伴的旅程,去到從未去過的鄉鎮,走入當地的校園。
不想讓記憶隨旅程結束而消散,她透過繪圖,記錄一間間小學的建築樣貌,並把夥伴分享的校園故事,結合小學特色、地理背景,寫成文章,社群上「校園逛逛」的帳號就此誕生。
Amo透過手繪,紀錄走訪過的校園 / 攝影:林玥彤
「小學是認識地方很好的媒介。」在地方,每個最小的聚集單位,都至少都會有一間國小。比起中學,小學更普遍存在於各地,特別在非市區,國小校園的名稱、建築外觀,都承載著當地的文化背景。
探訪的校園遍布南投、雲林、臺南、屏東、花蓮、臺東、馬祖,雖然還未行遍天涯,但她持續透過移動認識地方。曾為自由工作者的她,過去也很常因為接案需求奔走各地,順帶逛逛當地校園,像是一場擴增版圖的蒐藏行動,只因一份純粹的好奇心。
有時候,即便去同一個地方,工作也會帶來和旅行全然不同的看見。像是同樣到馬祖,「如果是旅行,我一定會去一些遊客景點。但因為工作的拍攝需求,有機會去到一間賣特產的小店待好幾天,進入製餅工廠參觀製作流程,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現在,她在高雄以遠距方式與臺北的公司連線工作,不像接案時常有移動需求,只要一臺電腦,隨處都可以上班。如果她想,可以足不出戶,也可以一邊旅行一邊工作,過著數位游牧的生活。
帶著一台電腦,隨處都可以遠距工作 / 攝影:林玥彤
但她選擇了折衷的方式,平日隨心情更動工作地點,週末在鄰近的地方看看展覽、逛逛市集。理想的話,每月安排一趟較遠的小旅行,在穩定的生活內尋求變化,是足夠認識自己,漸漸理出的生活平衡。
遠距工作提供彈性,讓移動不再是不得不的必須,甚至幾乎可以從生活裡拿掉。卻也是因為這樣,才更讓她有機會思考,自己何以需要移動。
「我一直在想,自己在意的是『出去』這件事,還是什麼?」後來才慢慢釐清,一切或許是來自於,心底那一份與外界產生連結的期待。「可能不一定要有很緊湊的互動,但在一個不同的環境,我可以看到、聽到、感覺到他人的存在,對我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連結。」

移動中照見自己

穿越移動本質,不僅帶她挖掘自己的情感需求,也像一面鏡子,映照著她的生活狀態。
有時候,更像縮影
承認自己對時間有明顯的焦慮感,行程若稍微延誤,就會特別緊張,「但也不是說我一遲到就會崩潰啦,」不想把事態形容得太過嚴重,只是一種對自己隱微情緒的覺察,「即便我知道晚到也不會怎樣,還是會有一點點……明顯的焦慮。」頻頻看時間,提早準備好各項事務,不自覺緊繃,是她記憶裡出門前常有的狀態。
「有時還會有一種感覺──去程比較久,回程好像一下就回到家了。」說完,忍不住懷疑了一下自己,「不知道,還是只有我有這種感覺?」路程明明相同,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或許也和她的時間焦慮有關。
去程往往帶有目的,不論工作還是休閒,總有約定的時間,要做的事情。於是總會專注在路途上,時時留意時間,若是陌生的地方,還要一邊注意導航,心理連帶生理的緊繃,都讓體感時間變得漫長。回程則相反,結束了一天的活動,放鬆下來,好像沒過多久就自然回到家了。
通勤狀態凝縮了某部分的自己。很有趣的發現,她說。沒有好或不好,只是更瞭解自己一點,她總會找到方法和這些性格共處。
台東太麻里鄉多良國小 / 攝影:Amo
有時候,照見的不僅是性格,也是生活狀態的多樣切換。和多數人無異,伴隨目變換,她也會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旅行的時候搭火車,顛簸搖晃的路上,好像更能沉浸在慢活悠哉的感受。若是有工作,她還是會搭高鐵,疾速的速度感,像是提醒著她:此刻有事在身。如果目的地比較偏遠,不在大眾運輸能抵達的範圍,就會選擇開車,自由度高,有種可以掌握方向的感覺。距離不遠的話,也會選擇騎車,風吹日曬的強烈體感,雖然疲累,卻很獨特。
火車,高鐵,汽車,機車,乘載的不僅是肉身,也是各個面向的自己。或許放鬆,或許緊繃,或許自由,或許疲累,截然不同的感受,她都很喜歡。是捕捉,也是投影,在移動的路途上,一一凝縮生活中的各個狀態。

通勤路程,拉長感受時間

熟捻於遠距和實體兩種形式,移動與否,她都交錯體驗著。
也因為這樣,更能看清楚移動如何作為過渡的中介。她說,出發的路程,反而給予比較多時間去調整、感受自己的狀態,「比如,同樣要面試,視訊面試就很近,鏡頭打開就開始了;但如果要前往公司,可能需要騎車,經歷場域轉換的過程,也可以讓心情稍微有一點調整。」
儘管調整未必都是好的,可能讓心情有緩解的空間,也可能越來越緊張。
回程的路亦然,視訊關掉,馬上就能進入下一個工作,好像也意味著必須擁有立即切換的能力。遠距省去了移動成本,一部分純粹原始的空白,也跟著被拿掉了。
像是緩衝。看完一場表演,一場電影,坐車或騎車的路程,都能拉長感受的餘韻,不管是好的壞的,在那個過程裡,都能盡情地感受一下。
富東公路(台23線) / 攝影:Amo

漂泊或安定,最終還是要回到內心

移動,經常帶有一種擺盪不定的性質。有人為求學離鄉,有人為工作奔走,也有人為了追求理想不捨遠近。街道,車站,日夜,來來去去的人,因生活而擺盪,也常因此浮現漂泊無定所的徬徨。
問起Amo如何在漂泊的生活裡,尋找內心的安定?她還沒回答,反而先提出了問題:什麼才是安定?漂泊與安定,兩者真的對立衝突嗎?
我沒有回答。她接著說,如果安定指的是內心的踏實與穩定,即便經常處於漂泊狀態,她也覺得自己的生活還算安定。但,若是指與他人產生穩定連結,那麼無定所的生活型態,確實不算安定。
對她來說,這件事要回到內心來談。
她也曾經歷過徬徨的日子。大學在臺北讀書,面對「我屬於哪裡」的疑問,總是自然地反應「我是高雄人,我家就在高雄啊」。幾年後真正回到高雄,徬徨的感覺卻逐漸升起,「所謂『我屬於哪裡』的問題,好像不單指住在哪裡而已。」真正回到生長的地方,才讓她意識到,歸屬感並非來自於地方或移動,而更應該回到內心。
「可能也跟我那時候回高雄,一直在釐清自己想做什麼有關。」兩年前,她從臺北回到高雄,不斷探問自己是誰、想要什麼,走上一條找尋自己定位的路。
「漂泊的感覺,某種程度上現在還是會有,但不全然來自於物理上的移動,也滿多源於我有沒有在心中找到定錨。我可能現在都還在探索,即便還是有一點茫茫然,不過慢慢更知道自己的狀態以後,也可以去接納它。」接納漂泊感,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安定自然就會出現。
物理的移動,內心的漂泊和安定,始終無法被純粹二分。卸下對立的標籤,才能真實地討論問題核心。
漂泊感未必都來自於物理移動,移動也並非就無法獲得安定,「講得芭樂一點,這些都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不想讓自己像在講大道理,她時時停頓,斟酌說法,又不時抽離解嘲,聽來老套,卻是她的真實體會。
這條探索的路還沒走完,但至少她已走得踏實。
Amo校園繪圖手稿 / 攝影:林玥彤
《移動生活指南》讀後回饋表單|點此填寫
本文收錄於《移動生活指南》,作者林玥彤
林玥彤
林玥彤
在生活中擺盪的人,還想再多看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