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用品店應該是什麼模樣?是擺滿各種刀槍棍棒、充滿肅殺之氣,散發各種閒人勿近的氣場嗎?在大眾武道用品店,這些想像對了一半。在店的一側,亮晃晃的關刀、長槍、刀劍有著強烈的存在感;但在另外一邊,紙盒和塑膠袋像庫存貨品一樣堆滿整面牆。搭配發亮的復古深色石紋方磚,整間店散發出類似運動用品店的隨性氣氛。
這樣的違和感可能其來有自,其實,這是一間「投筆從戎」的武術用品店。只要看一眼門楣,會發現由上到下寫了「大學書局」、「大眾文化社」、「大眾武道用品」三個名字。分別對應這間歷史悠久店家的三次轉型,其中更藏有臺灣戰後社會變遷的百樣縮影。
從賣日本人的舊書起家
大眾武道用品位於臺北市的南昌街。在這裡已經服務了五十多年的蔡先生說,「這間店在日本時代本來是日本人的店,當時很多日本人書太多帶不走,白手起家的第一代老闆眼光很好,會去便宜收購他們不要的書,再賣給附近的大學教授。」由於做得還不錯,便以此創立了最早的「大眾文化社」,也開始出版一些漫畫書。
蔡先生是在 1968 年,就讀五專時加入大眾文化社。當時大眾文化社的主要業務已經從書籍出版轉向地圖製作。因為和當時的老闆有親戚關係,蔡先生便住進店裡半工半讀,做校對和簡單的修改工作。
「以前出門沒有Google Map,出去一定要買一張地圖,不然找不到路。」隨著交通發展,出遊和地圖的需求增加。因此大眾文化社不再出版漫畫,專攻地圖出版,單張地圖、地圖集都有,甚至也有販售掛圖和地球儀。
「當時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剛開始,國中每一科都要做掛圖,像是歷史地理、人體解剖,教材需求就很多。」蔡先生分享,彼時大眾文化社的員工數也達到十人左右的盛況,為了辦公和工廠之用,老闆把後面的房子都買下打通,堪稱大眾文化社的全盛時期。
戒嚴時期地圖出版甘苦談
在臺灣剛開始進行工業轉型的年代,地圖不像現在電腦排版、印刷機唰唰印出來就完事,更像是一門精細的手工藝活。掛圖因為尺寸很大,一般會印成半開大小,再以手工拼接,裱褙在棉紙上面,繪製地圖更是需要更精巧的技術。
蔡先生拿出壓箱底的地圖版樣解釋,「地圖製作需要人工去畫,先請師傅在透明的賽璐璐片畫好,我們再用那片原版印刷」、「顏色則是在印刷版上直接畫上去,再分別套色,最少要用七種顏色,去疊出不同的顏色。」每一種技術都是很深的學問,沒有三、四年的琢磨是沒有辦法出師。
除了技術門檻,戒嚴時期政府對地圖出版的管制也是另一種限制。因為地圖作為集體記憶的塑造和政治意識的一部分,從疆界到名稱,都須經過官方核可。「那時的地圖都要經過審查,所以比較少人可以出版。」蔡先生補充,而且許可證的有效期限只有一年,如果每年出版,都需要再重新申請一次,可以說是十分繁瑣。
舉「中華民國疆域圖」為例,大陸地區的省份和中共建政後的分法截然不同,「北京」也延續舊名「北平」,但旁邊仍有附上中共疆域圖,再加上警語「中共篡改之疆界名稱,均未經我政府承認與審定」,也算是補救精確度的一種方式了。
轉型成為武術用品店
既然已經在地圖領域做得有聲有色,為何又跑去做武術用品呢?這還有一段無心插柳的故事。
1960 年代初期,當時一名員工學了劍道,那時的老闆在和他聊天時,發現劍道護具有商機,「製造這些用具需要很多人力,當時臺灣人工比較便宜,可以在臺灣製作後再銷到日本。」蔡先生接續說道,剛好老闆有認識日本時代留在臺灣的一批師傅,所以大眾文化社便為此成立一個部門。
因為從零開始,他們便找師父畫圖設計,還在原本大眾文化社的樓上設立工廠。但一開始知名度低、製作的量也小,純靠外銷。「其實前一、二十年其實都在虧錢。」蔡先生坦言,好在大眾文化社整體來說仍有盈利,靠著一股熱情撐下來。隨後乘著《功夫》電影熱,中國武術蔚為風潮,也才開始加賣各式各樣的武術用品,逐漸打入武術圈,生意才慢慢好起來。
在這些用品中,銷量最好的是服裝、鞋子類的消耗品,「現在武術都是表演形式,不會真的打鬥,你買一支刀、一支劍,用一輩子也不會壞。」蔡先生分享,購買對象大多是附近學校的學生和武術社團,有時還有觀光客。「日本的雜誌有介紹過我們,他們就會拿著雜誌來朝聖,很多人其實也不是有在練武的,我們都看得出來。」
武術用品店也迎來末日?
電腦普及後,地圖的需求逐漸萎縮,原本主要的地圖業務也逐漸縮減,到最後大約在二十年前完全結束;而原本的武術用品小副業,反而一躍成為主要業務。因此,大眾文化社註銷營業執照,只留下「大眾武道用品」,迎來第二次轉型。
現在的大眾武術社已不再自己製作商品,臺灣的工廠逐漸移到中國、東南亞,現在店面以貿易銷售居多,員工數也剩下兩人。
問到蔡先生,對從地圖業務轉作武術用品有什麼看法,比較喜歡哪一種工作?蔡先生只淡淡地說:「其實都有喜歡的地方,不過時代演變,生意沒了也沒辦法,我們也救不回來。 時代的趨勢是這樣,有些行業會被淘汰掉。」
武術用品社也會被淘汰嗎?蔡先生對此倒很樂觀,「武術用品這一塊還是滿多人需要的,有練武的都應該用得到, 暫時還不會被代替。現在退休的人也很多,多少都會去運動,所以還是有點生意。」
最後問了蔡先生,店內這麼多的武器中,最喜歡的武器是哪一把?蔡先生小心翼翼地從牆上拿下一把「龍泉寶劍」向我解釋,「這把劍不但雕紋細緻,而且強度夠、重量輕。劍講求『立地不歪』,壓下去彎到 90 度還能彈回來,這些花紋鋼由兩種鋼摺疊一千多次製成,所以也叫千層鋼。」
大眾文化社和臺灣的眾多小經營者,或許也像這一把把充滿韌性的寶劍,在社會動盪中展現韌性,在產業變遷下淬鍊成鋼。
延伸閱讀:活躍於「江湖」的古代保全公司──標局
觀臺灣第 57 期(2023.04):鐵道旅行 《觀・臺灣》第 57 期《鐵道旅行》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 購買連結 博客來
-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 購買連結 臺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