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社群網站Linkedin,在臉書、Twitter出現前就已經累積超過百萬會員,創辦人Reid Hoffman待過蘋果電腦、Paypal,並且靠著精準的投資眼光,參與了許多知名企業的新創時期,之所以成立Linkedin,是因為他堅信,人脈的力量,好的關係是幫你找到成功機會的關鍵。
Linkedin起源:創辦人Reid Hoffman的背景與遠見
Linkedin成立於2002年的美國加州,並於2003年5月正式公開上線。主要創辦人Reid Hoffman在成立Linkedin前,他曾在蘋果公司與日本富士通工作。1997年,Hoffman與幾位好友創業,推出以網路交友為概念,名為Socialnet.com的網站,旨在幫助使用者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礙於當時網路發展還不夠普及化,這個創業項目並未取得成功。
2000年,Hoffman離開了Socialnet.com,並加入Paypal擔任營運總監,成為Paypal的核心成員之一。Hoffman在Paypal工作期間極為勤奮,他自己曾在推特上提到,當時每週工時達到100小時,後來Paypal於2002年上市,同年10月被網購平台Ebay以15億美元收購。
Paypal被收購後,Hoffman決定離開並思考自己的下一步。他意識到網路正在深入人們的生活,於是決定利用這項工具幫助人們改變經濟生活。他開始籌劃創立Linkedin,讓人們能夠透過網路連結、拓展彼此人脈。2003年5月,經過半年的設計與改良,Linkedin正式上線。
Linkedin的早期發展與挑戰
起初的Linkedin團隊並不急於擴張,而是專注在提升用戶體驗,透過用戶們的回饋來改進功能,藉此提高網站實用性。
2004年,Linkedin新增了許多功能,例如:查看公司流動率、更直覺化的聯絡方式等等,功能提升,使得用戶數大幅增加,同年達到百萬人里程碑。相比之下, Facebook在2004年才剛剛起步。
2008年後,Linkedin累積千萬名會員,同時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如:倫敦設立分公司,網站也有了其他語言的版本,包含西班牙文以及法文。緊接著2009年,品牌拓點到了澳洲以及印度等亞太地區,其中在印度使用Linkedin的比率較高,根據國外網站
Statista統計,印度是Linkedin用戶第二多的國家,僅落後美國。
2011年,公司成立不到十年就公開上市,並以每股45美元登場。上市第一天,Linkedin股價飆漲超過100%,成為市場上非常知名且被看好的公司。
成功之外,Linkedin也遭遇一些挑戰和困難。資安和詐騙問題一直是網路平台面臨的風險,有報導指出,Linkedin的用戶帳號和密碼在某次網路攻擊中被竊取。作為回應,Linkedin增強了其安全措施,引入了雙重驗證等功能,以提高用戶的資安保護。
此外,Linkedin也面臨了一些批評。有人指責該平台存在大量投資假帳號,以獲取個人信息或進行詐騙活動。Linkedin積極打擊這類不良行為,加強審查機制並與用戶合作,共同維護平台的健康發展。
總體來說,Linkedin作為一個專業社交平台,為全球商業人士提供了一個連結和交流的平台。它幫助人們擴展人脈、尋找工作機會、分享專業知識和建立個人品牌。隨著時間的推移,Linkedin已經成為全球商業社交的重要平台之一,擁有數億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