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開書稿前,單單看書名,不太確定會是怎樣的內容,但是從目錄、作者序,一路往下看,越看越覺得驚艷,謝謝作者能為大家整理了古往今來人類與自然互動的歷程,如同搭乘著時光機看著快速流動的場景,想像著智人在廣漠的荒野中演化著。
覺得驚艷的原因,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愈來愈習慣從事物的表象往深層去探究,也就是如同這本書一般,溯向行為與文化的最源頭。
作者觀察,民眾對戶外活動態度的差異,除了來自各國政治、制度與產業發展的不同外,根源還來自於文化形成脈絡的不同。我個人以為,其中宗教信仰應該佔很大的影響因素。
最早的狩獵採集時代,原始宗教屬於崇拜各種自然現象的多神論,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尤其對於山林的敬畏與崇拜是根深蒂固的,因為樹木的靈性就是生命的象徵,小小一粒種子就能長成巨大樹木,人在樹木的蔽蔭下生活,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全來自樹木所賜。
但是從一萬年前左右,人類發展出農耕畜牧,必須開發自然野地,因此原本的自然神、動物神、植物神都因為妨礙人類的自然開發而必須被替換,自此出現了以人為形象的神。
從另一個角度看,在人類演化過程中,人一直是自然界的一員,和其他動植物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體,但是隨著發展出農耕與定居的文化後,就走上了征服自然與破壞環境的歷程。
但是東西方的宗教文化有些差異,基督教或伊斯蘭教是超越人格神的一神教,而東方的佛教或日本的神道教或印度教,算是多神教,還保有原始宗教的痕跡,所以對於自然的關係就與西方世界有些不同。舉例來說,日本的神道教就是自然崇拜,日本的神社一定有森林,所謂神社就是神所住的地方,也就是森林,換句話說,最傳統的神社只有一個「鳥居」,也就是神社入口,除此之外就是整座的原始森林,沒有建築物,更沒有神像,換句話說,原始森林就是神,這跟台灣原住民在進入森林前要祭拜山神有點類似,這種精神也在台灣登山文化中傳遞著。
當大部分的人口都集中到都市後,的確如同作者寫的:「荒野是產自城市的心理狀態,人的生活若太貼近自然環境,反而不易有鄉愁或懷舊的情感。」但是一大堆到森林尋求鄉愁的都市人,除了基本的技能外是否具有精神層面的共同價值觀?
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自我覺察很重要的一環,就像夜晚穿越森林,不知身處何處,突現眼前曙光乍現,當我們走出森林,才能看到自己原來是在怎樣的森林裡。或許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已從何而來,那麼對於該往何處去也會比較篤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