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拔河主題的電影,近期也有其他作品,比如景美女中故事的《
志氣》,拍出困苦中的不凡成就,
而日本片《繩氣娘子軍》,則是拔出人生第二春,綜觀其宗旨皆是堅韌意志、同心協力其力斷金之核心價值,
雖然拔河是往後拉的運動,但是勵志的方向已是無庸置疑,那麼本部《拔一條河》不同的地方呢?
原來這些小選手背後有著更多不為人知,更加鼓舞人心的故事。
這一條河,得述說到 2009年的8/8,這場來得讓人措手不及的水災,摧毀了高雄甲仙鄉村,
記得開頭是當下一段河流衝毀吊橋的影片,配上一段:
媽媽說繩子要抓緊,才能讓老天知道河流不能帶走一切……(大致之意)
這片子雖然才剛開始,我心已不禁鼻酸。
本片是紀錄片形式,先聚焦在拔河的學生,接著慢慢發散去看待各個家庭,父親母親的生活型態,
災難過後,大人受到的衝擊是現實面的,失落是可預期的,間接的小孩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學校的老師看得出這些孩子的眼神是無助的,鮮少積極跟歡樂的。
學校生活,帶到一個獎勵機制,學生進行讀書分享經老師認證後,可以去超商換免費的食物,
看到孩子拿著換取的食品,這完全是一種淳樸的幸福阿;
我想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對於一位生長環境不成問題的孩子而言,
一個三明治真的不算什麼,但今天培養他努力讀書與奮鬥的觀念,是奠定他日後翻身的契機。
在這邊怎麼維生,除了芋頭,畫面轉到芭樂的採收,帥哥美女送台北,剩下賣相不好留這邊,在分裝芭樂的工作員媽媽這麼說著;似乎也語帶雙關說明村裡年輕的人才出走貌,透露出現實的無奈。
不過也是有願意返鄉回來幫助的出嫁媳婦,我想這舉動真是值得嘉獎,因為此地就是根,有著無法割捨的情感。
鏡頭前主角慢慢跑到另一種身份-新住民(外籍新娘),他們也是此地默默耕耘,除了相夫教子,也得努力工作,
談話中提到不敢讓父母知曉,在這邊其實也很辛苦,確實是認命又無奈的大環境。
除了思鄉情,剛過來的語言溝通問題,還有被物化的看待(多少錢買回來的?),接著又逢天災,
再再顯示她們的堅韌,他們為家人的付出,都像是在無形繩中跟老天拔河。
回到主題,孩子從單純卻不簡單的拔河中找到證明自我,取得自信的目標,自身的能量有了出口,
小朋友們也想讓自己的成就被看見,即使資源、設備簡陋,比賽手皮破了得纏,再破再纏,
就是這樣的拼戰精神,讓他們脫穎而出!
這份堅持同樣感染了大人,於是有了歸來慶祝的計畫,這些加油鼓勵都帶著感謝、佩服、歡喜的情緒,
相當動人的場面。
轉到一幕,過去的小林村舊址,眼前一片荒涼,即使如此,曾經放棄的大人也重新開始了,從哪跌倒就從哪起來,
樂天是一種很重要的生活態度,不過導演的提問也讓人看到這笑臉支撐著實不易,因為另外辛苦的一面,
可能都是自我往肚內吞,個案可以看到家人的健康,賺錢的來源,不夠建全的生長環境,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心酸,
常人感受到這樣的情境氛圍,淚珠也跟著滑落。
苦中作樂,這也是台灣人讓人敬佩的地方,比如改造的窯燒桶仔雞那段,可以感受到這也是一種簡單的幸福,
道具怎麼冒出來的真是讓人咧嘴微笑,我想雞絲品嚐真的好香很香,過程有太多故事。
另一邊新住民所組織的互助會活動,也相當具有正面意義,不論美食分享,增加文化交流的戲劇舞台劇,
還有料理PK交流,用心的策劃,讓在地人以及她們的孩子暸解她們(母親)的國家過往與背景。
再讓他們批上婚紗,也是很有意義的活動,人可能就一生這麼一次呢,協助幫忙的村民都讓人感受到滿滿的善意
Ps.原來甜蜜蜜是印尼民謠阿! 這我還真的不知道。不過聽著老歌真的有家鄉的味道。
導眼在那邊住了一段時間,這一切觀察都是從拔河出發,拔河扮演著關鍵角色,讓這些努力的人們得以凝聚向心力,
而事實上許多狀況不只在甲仙,比如新住民總數已超過原住民了!(這我原本也不知),還有其他窮學校
一樣沒有完善裝備(沒專用鞋子,沒標準拔河道),說明還有許多鄉鎮需要關懷與協助,如果你認同這塊土地,
可以盡自己所能共獻的一份心力,我想台灣會越來越美好。
延伸補充:
,在特映會後也有聽到,部份關於家鄉情感與城鄉差距的分享,
自我也算是庄腳孩子,誠如正片中提到的,那些孩子表現不會比較差(指新住民的小朋友),
延伸解釋則為,鄉下孩子的資質不會比都市的差,關鍵是我們不要有過多成見,
以及盡量去平衡城鄉的教育資源,還有,不要妄自菲薄。
拔一條河:長河的風景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3/08/post-2687.html
拔一條河:歌謠的風景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3/08/post-2689.html
拔一條河:作者的身影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3/08/post-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