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盛夏光年》— 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所有失去都是青春的一部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2002年《藍色大門》有孟克柔悄然萌芽的同性愛戀,2006年《盛夏光年》有康正行和余守恆十年來無法言清的相互依戀。兩部電影堆疊台灣2000年初無關於性別的愛情故事,座落在代表青春潮熱的盛夏,也都值得稱作是台灣同志電影不可忽視的作品。

「放棄規則 放縱去愛 放肆自己 放空未來」在五月天重新詮釋的盛夏光年歌曲裡,同性之愛彷彿狂放、熱烈,但在電影《盛夏光年》更多的是靛藍色的抑鬱和壓抑。同婚法通過的今日回首過去康正行對余守恆超越友情的牽絆,那只能透過書籍偷窺自己的內心世界的年代,無處宣洩的複雜情感只能獨自吞嚥。

電影裡的永恆盛夏

raw-image

關於同性愛和情感的電影經常發生在夏日島嶼或盛夏時節。《以你的名字呼喚我》、《85年的夏天》,《藍色大門》和《盛夏光年》。

電影開頭康正行、余守恆,杜慧嘉三人失神地望向某處,鏡頭拉近特寫張孝全,那遠處的聲聲呼喚,將故事拉回過去。

康正行和余守恆是國小同班同學,正行在師長眼中品學兼優的乖學生,而守恆因為過動症,是所有人眼中調皮而不受歡迎的小男生,老師便指派正行做守恆的朋友,自此兩人生活密不可分。余守恆成為獨自燃燒的恆星,康正行則是那顆圍繞在太陽身旁的行星。

直到高中時期,轉學生杜慧嘉如一顆彗星般無意間闖入他們相互依存的關係,為他們的生活帶來變動,在那段青春故事裡,降下流星雨。

raw-image

「人長大了,真的什麼都變了」余守恆躺在康正行家的床上,對著慧嘉訴說他和正行成長的回憶,眼裡是既迷惘又苦澀的淚水。在這段時日裡,失去也象徵著青春的逝去。

從哪時哪刻起,康正行是余守恆永遠的後盾。余守恆打球時康正行的視線是他的定心丸,但康正行卻開始迴避或遠觀,只因他眼裡的那蠢蠢欲動的心思,就像心頭上的羽毛隱隱搔弄著。或許連他們都不知道何時有了想守護這層關係的心意。

回望青春,有的人是明亮又高溫的、有的人是苦澀又酸甜的,在自我探索與衝動狂熱中,青春的有限性和悲劇性造就每一部電影各自的風味。

而在《盛夏光年》裡青春的故事是灰藍的色調,襯托角色內心徬徨、沈澱,體感濕熱又凝固,無憂的東岸時光之於他們是永恆的夏天。

無關乎性別的愛很單純

raw-image

就讀花蓮高中的康正行與轉學生杜慧嘉是校刊社社員,因為不忍心看慧嘉當眾被教官責罵並剪去頭髮,正行在天臺幫慧嘉修剪,卻在親密的互動下慧嘉對正行心動,她提出搭火車翹課去台北的要求,並提議在台北過夜。兩人獨自在房間內,慧嘉主動親吻正行,當他們打算發生關係時,正行發現他無法和女生有親密行為。

回到校園裡,正行的隔著化學課本細看趴在桌上打盹的守恆,青澀的目光彷彿昨夜與慧嘉走過的台北街景記憶已走遠。也在台北之夜後,他確認了自己帶有苦澀感同性愛戀,他知道余守恆在他心中早已起了化學反應。

當余守恆還像好哥們一樣和他勾肩搭背時,他時而逃避站在場邊支持守恆打球,而是選擇遠望,隔著護欄也好,深怕自己與眾不同的感情稍有不慎就會摔得粉碎,像那瓶打翻的可口可樂。

這番心思啟蒙在青春時期,與社會氛圍下的異性戀主流背道而馳。電影的基調同正行沈悶又壓抑的情緒,從小按照父母與師長規範和期待長大,循規蹈矩的沒有絲毫叛逆,但也就是因為生長在理應乖巧的環境裡,面對喜歡上自己的好朋友,他都情願自己一人獨自傷感,也不願向其他人傾訴。

raw-image

當他發現守恆和慧嘉正在交往,積攢已久的情緒第一次爆裂,背叛、欺騙、拋棄感在他心裡翻湧,他坐在公車上,落下淚水,但他依然也不願打破三人之間的平衡,他依舊選擇溫柔且良善。

其實康正行的愛很單純,世間上所有無關性別的愛都很單純。兩個獨立的個體互相牽引、吸引,沒有利益關係,僅只是因為我喜歡你。但在青春擾動的盛夏,這初芽般的喜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喜歡是什麼,我又是誰,大多數的青少年都無從解答。

寂寞是概括詞

raw-image

余守恆國小時並不受歡迎,他曾經因頑皮剪掉坐在前面的女同學髮尾遭懲罰,他的桌椅被搬到草地中央,老師不許他進班上課,不允許任何人和他說話。

在荒蕪的草皮上,余守恆就像一做孤島,四下無人。老師的懲罰使幼小年紀的他心裡更害怕一個人,擔心被拋棄。那日的無助像是肉瘤一樣的滋長在他心中。

美術課上年幼的他低聲向班上同學詢問是否能一組,換來的是搖頭和拒絕,只有康正行主動和他一組,在余守恆最孤獨時光裡成為他唯一的倚靠。

從小形影不離,是什麼時候開始他們無法失去彼此?

當康正行坦誠自己不是自願當余守恆朋友而是被安排的時候,兩人關係開始產生裂痕,然而行星始終圍繞著太陽,在余守恆出車禍時康正行接到電話二話不說從派出所載他回自己的住所。

raw-image

那是余守恆第一次坐在康正行的後座,第一次眼裡有康正行那樣曖昧,甚至含著脆弱與迷戀的眼神,也是第一次依偎著康正行。

結尾三人在岸邊,康正行率先提出與守恆不要再見面,濃烈的情緒一觸即發,三人因扭打被浪花打濕全身,康正行終於向余守恆告白,當所有人都在等待守恆回覆這個秘密時,他的應達給了觀眾一既悶棍。

:「我真的太寂寞了」

:「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

兩人對視許久,康正行已淚流滿面,先行上車的慧嘉,在不遠處靜靜看著兩人的關係。

raw-image

若學生時期來看此結局,我或許會痛斥余守恆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但如今在這一記悶棍之後,我反覆咀嚼余守恆的心思。

其實余守恆根本不了解自己,正如同一般迷惘的青年。若真的只是朋友,怎會想在夜裡親吻又一次次的佔據,早已超越朋友的情愫,對當時的他來說只有「寂寞」足以概括。

這份寂寞演變成害怕失去,希望正行只屬於自己一人,只想把他留在身邊。遑論愛不愛,在電影15週年復刻上映後的一次對談中,張孝全表示:「過去在詮釋角色時無法了解當時余守恆的狀態,但如今再看,余守恆百分之百喜歡康正行,但在成長過程中很多東西都在摸索試探」。

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

raw-image

雨水、汗水、淚水,就像王家衛在電影裡告訴我們:「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

不論是守恆坦誠和慧嘉交往的下雨天、正行獨自一人寂寞壓抑的淚水、在花蓮海岸邊被海浪浸濕的他們,悲傷又張裂的情緒都是潮濕的。

但在名為青春的篇章裡,所有的摸索、孤獨都是初體驗。對我們來說,那些徬徨與挫折都是如臨大敵般的難以跨越。

在《盛夏光年》的時空背景裡,同性愛的資訊不如今日開放和多元,更沒有討論空間.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心事,正行為喜歡守恆而獨自落淚、守恆和慧嘉以自己的方式把正行留在身邊,兩人都害怕失去正行,也都喜歡著他。

raw-image

最後開放式的結局留給觀眾對三人未來的遐想,那時的他們都是第一次體會愛的生滅、體驗各種情感在心底深處流動。電影上映十多年過去三個角色在時代的推演下,是否已然釐清心頭的牽絲萬縷,行星是否依然圍繞在恆星身邊,彗星是否帶來美麗風景,都耐人尋味。

失去純真是成長的一部分,那些講述愛和情感的命題,如今再看依舊令人喜愛。

文章撰寫:白日夢瑞塔

圖片來源:前景娛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日夢瑞塔的沙龍
30會員
23內容數
值得回味的每一部電影、戲劇,都在【影評夢】以文字帶你細細品茗
2024/07/28
《時髦女子》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患有多毛症的女子如何「成為」並「活出自己」。故事發生在19世紀,名為羅莎莉的女人,從小為毛髮生長快速所苦,為了和別人一樣,她的父親自小為她一刀一刀的除去毛髮,維持「正常」的女性。但父親在落下「女人要認命」的話後,正式將她嫁給雅柏,開啟她覺醒並展露真實自我的歷程。
Thumbnail
2024/07/28
《時髦女子》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患有多毛症的女子如何「成為」並「活出自己」。故事發生在19世紀,名為羅莎莉的女人,從小為毛髮生長快速所苦,為了和別人一樣,她的父親自小為她一刀一刀的除去毛髮,維持「正常」的女性。但父親在落下「女人要認命」的話後,正式將她嫁給雅柏,開啟她覺醒並展露真實自我的歷程。
Thumbnail
2024/03/17
改編自同名漫畫的西班牙動畫電影《再見機器人》。不論是中文片名,或英文原名《Robot Dreams》,都深具意境。一部談論「告別」的作品,以數個「夢境」刻畫角色情感關係。全片未出現任何一句台詞,甚至以「狗狗與機器人」作為主角,卻令觀眾在走出影廳的那刻起,在心上吹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Thumbnail
2024/03/17
改編自同名漫畫的西班牙動畫電影《再見機器人》。不論是中文片名,或英文原名《Robot Dreams》,都深具意境。一部談論「告別」的作品,以數個「夢境」刻畫角色情感關係。全片未出現任何一句台詞,甚至以「狗狗與機器人」作為主角,卻令觀眾在走出影廳的那刻起,在心上吹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Thumbnail
2024/02/28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
Thumbnail
2024/02/28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02年《藍色大門》有孟克柔悄然萌芽的同性愛戀,2006年《盛夏光年》有康正行和余守恆十年來無法言清的相互依戀。兩部電影堆疊台灣2000年初無關於性別的愛情故事,座落在代表青春潮熱的盛夏,也都值得稱作是台灣同志電影不可忽視的作品。
Thumbnail
2002年《藍色大門》有孟克柔悄然萌芽的同性愛戀,2006年《盛夏光年》有康正行和余守恆十年來無法言清的相互依戀。兩部電影堆疊台灣2000年初無關於性別的愛情故事,座落在代表青春潮熱的盛夏,也都值得稱作是台灣同志電影不可忽視的作品。
Thumbnail
在某影音平台看到了這部電影,似乎是十五週年,所以做了4K的修復版,話說,這部電影是原作小說「光年」的改編,感覺還不錯看。 本人在康正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戀愛經驗為零,唯一有做過的,也就只是暗戀,所以看了其實心裡酸酸的,尤其是電影的最後那句「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幹!這根本就是好人卡啊! 貴圈就是這麼亂
Thumbnail
在某影音平台看到了這部電影,似乎是十五週年,所以做了4K的修復版,話說,這部電影是原作小說「光年」的改編,感覺還不錯看。 本人在康正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戀愛經驗為零,唯一有做過的,也就只是暗戀,所以看了其實心裡酸酸的,尤其是電影的最後那句「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幹!這根本就是好人卡啊! 貴圈就是這麼亂
Thumbnail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我不轉彎……」 國中的時候常聽五月天的歌,當時聽到〈盛夏光年〉這首歌,只覺得旋律好聽,但卻不是很明白歌詞其中的含意。如今看完電影,再回過頭去聽這首歌,才終於補齊了當時不理解的那一部份。 雖然電影並不像歌詞裡寫的那樣,突破框架、勇敢的愛,而是用比較隱晦的方式呈
Thumbnail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我不轉彎……」 國中的時候常聽五月天的歌,當時聽到〈盛夏光年〉這首歌,只覺得旋律好聽,但卻不是很明白歌詞其中的含意。如今看完電影,再回過頭去聽這首歌,才終於補齊了當時不理解的那一部份。 雖然電影並不像歌詞裡寫的那樣,突破框架、勇敢的愛,而是用比較隱晦的方式呈
Thumbnail
夏天都快過完了,我好像什麼都沒有做,但總是會留下些什麼吧,留下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
Thumbnail
夏天都快過完了,我好像什麼都沒有做,但總是會留下些什麼吧,留下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
Thumbnail
《藍色大門》由桂綸鎂、陳柏霖、梁又琳主演,易智言執導。曾獲2002坎城電影節「導演雙週」單元展示,並獲香港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提名。更在當時的台灣創下超過500萬台幣票房佳績。三位演員飾演17歲高中生,帶領觀眾看見青春歲月裡的年少模樣。電影中平淡樸實的校園愛情,越嚼越香。
Thumbnail
《藍色大門》由桂綸鎂、陳柏霖、梁又琳主演,易智言執導。曾獲2002坎城電影節「導演雙週」單元展示,並獲香港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提名。更在當時的台灣創下超過500萬台幣票房佳績。三位演員飾演17歲高中生,帶領觀眾看見青春歲月裡的年少模樣。電影中平淡樸實的校園愛情,越嚼越香。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平靜度過餘生的成長歲月,只待少年成熟時 後青春詩篇與我們的歌,漫步在錯誤中練習 十七歲的夏天是平靜的午後,慵懶的太陽羞澀的對我點點頭,依稀記得初中談的第一場戀愛,但也隨著時間渦旋的攪和,變得模糊,在這記憶光軌的輪廓,變得不再清晰可見,比較印象深刻的是什麼都沒有發生,沒有大雨澆灌、沒有濕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平靜度過餘生的成長歲月,只待少年成熟時 後青春詩篇與我們的歌,漫步在錯誤中練習 十七歲的夏天是平靜的午後,慵懶的太陽羞澀的對我點點頭,依稀記得初中談的第一場戀愛,但也隨著時間渦旋的攪和,變得模糊,在這記憶光軌的輪廓,變得不再清晰可見,比較印象深刻的是什麼都沒有發生,沒有大雨澆灌、沒有濕
Thumbnail
由左前言 自從看完了白先勇的《孽子》以後我便對那些保守時代下的同志故事充滿興趣,一方面是抱持著欣賞作品的心情;一方面則是有點羨慕那時候的單純,故事中的主角們即使是承受了許多外來的社會壓抑、同儕眼光,但至少同志們的給予彼此的安慰和陪伴是真心的,而這些故事裡的真情在溫暖我的同時也讓我對過去的故事產生了一
Thumbnail
由左前言 自從看完了白先勇的《孽子》以後我便對那些保守時代下的同志故事充滿興趣,一方面是抱持著欣賞作品的心情;一方面則是有點羨慕那時候的單純,故事中的主角們即使是承受了許多外來的社會壓抑、同儕眼光,但至少同志們的給予彼此的安慰和陪伴是真心的,而這些故事裡的真情在溫暖我的同時也讓我對過去的故事產生了一
Thumbnail
年少青春的愛戀就是那樣簡單,會無緣無故地在意一個人;會因為對方的一句問候而開心一整天;一旦喜歡就朝著對方永不轉彎地直線狂奔。《盛夏光年》之所以即使結局並不如想像中圓滿,卻還是讓人愛不釋手的原因,我想就在於它的簡單:愛得簡單,也痛得簡單。
Thumbnail
年少青春的愛戀就是那樣簡單,會無緣無故地在意一個人;會因為對方的一句問候而開心一整天;一旦喜歡就朝著對方永不轉彎地直線狂奔。《盛夏光年》之所以即使結局並不如想像中圓滿,卻還是讓人愛不釋手的原因,我想就在於它的簡單:愛得簡單,也痛得簡單。
Thumbnail
初得知《盛夏光年》4K數位修復版將重新上映的消息,內心不禁狂喜。2006年,陳正道導演交出這部作品時,我只有17歲,對愛情仍是一知半解。在此之前,看過《十七歲的天空》(陳映蓉,2004年),一直相信那便是愛情的模樣。儘管會遇上困難,但兩人的心只要靠得夠近,總會有如美麗童話般的故事結局。
Thumbnail
初得知《盛夏光年》4K數位修復版將重新上映的消息,內心不禁狂喜。2006年,陳正道導演交出這部作品時,我只有17歲,對愛情仍是一知半解。在此之前,看過《十七歲的天空》(陳映蓉,2004年),一直相信那便是愛情的模樣。儘管會遇上困難,但兩人的心只要靠得夠近,總會有如美麗童話般的故事結局。
Thumbnail
行星繞著恆星打轉,彗星則劃過天空,稍縱即逝。
Thumbnail
行星繞著恆星打轉,彗星則劃過天空,稍縱即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