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有能變無,無能變有,日子終歸是要過得越來越好。

思考的本質「有」跟「無」。 如果你很喜歡思考「本質」的東西! 〝比如椅子的本質就是給人家坐的,至於它是木頭做的?還是金屬做的?還是石頭做的?還是紙做的?都可以,它只要是給人坐的,都可以叫做椅子〞 老子書第40章講的「無中生有」「有」是從「無」產生出來的,很像這樣思考的過程。 從觀察椅子「有」的形體中,跟那個給人家坐的「無」的狀態,才是道。 如果用杯子來形容就更好理解。 〝比如杯子的本質就是盛水的空間那個「無」,至於他是鐵杯、玻璃杯、紙杯?都可以。“ 我們一般只會看到那個「有」,忽略「無」。 而老子書要我們「反者,道之動。」就是要我們把握虛無以為用。也就是要掌握杯子的原則性「杯子盛水的空間」,而不用太執著其功能性「做成的杯子」。 佛說: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 也是老子書不斷在講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個情況。 "有"指的是萬物的具體存在和實相。 "無"的概念,指的是萬物的無限潛力和未具體化的狀態。 舉個直白的例子: 受精卵在媽媽子宮中,那個無中包含著一切可能性和變化的可能。胎兒還具有無限的潛力,會不斷變化和演變成IG裡那些很正的人。 然後,這個情況你還會想到什麼? 你可能會覺得,我只是一名喝水會撒尿、吃飯會大便的凡夫俗子。有跟無互為本體,因為本來不就是那樣? 如果你有學習老子書,便會知道— 了解有跟無是天下萬物的「本質」, 在宇宙面前我們只是渺小的分子組成, 對紅塵所有俗世都能減少追求譁眾取寵的表象「有」, 而在扎實的基本功中耕耘「無」。 這也是老子要告訴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有能變無,無能變有」。 這種循環的過程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而要你能找到一種共性, 才能累積成深厚而有溫度的人文底蘊。 文創對於每個人來說有不同的意義。 在中華文化中,藝術、宗教、設計、事業、生命裡的負空間並不被認為是無的。 而是被視為「充滿無有」。 你也可學著去製造「空」間; 或者等待真實填滿虛「空」; 或者就直接接納虛「空」。 這些想像都是「無」。 道家的哲學思想提供了一種突破束縛、開啟靈性之門的思考方式, 讓人能夠探索自我潛能、提高個人境界、實現人生自我超越和提升, 達到身心靈和諧的境界。 如果你常常被繁忙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所壓迫, 透過老子說的概念和方法,能實現自我的超越和提升。 結論,有無是「道」的門。老子書從解釋不同層次的「有」「無」,來讓你能了解不同層次的「本體」跟心。 ➤老子說的是第一手的正念心理學 #秘密 #心理 #覺知 #冥想 #靈修 #真實 #道 ∷∷∷∷∷∷∷∷∷ from.老子書第四講 有無的真諦 #見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Cchuan Hu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