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言慎行,總要和平,向大眾大顯溫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書院晨音】🍀
生命就是因為能無、能空,才能夠深廣無礙,因為沒有任何執著。
修道的人能證得空性,知道一切都是生滅法,一切都是因緣法,有哪樣東西好執著的?

_節錄 老子書第15章 德顯之象


∷∷∷∷∷∷∷∷∷
能無、能空,這樣的人總會被認為是善良,
善良,絕對不是活在這世上的弱者。
善良是經歷過苦難,並且用心找到解決黑暗的方程式,
在虛無飄渺的地方,建立起強大的光明。
善良不是弱,善良的人,沒有執著自然成為強者
在眾人之間,是極其巨大強烈的存在,
任所有人都不能忽視你的價值。

不要毀謗、不要競爭,謹言慎行,總要和平,
向大眾大顯溫柔。

#見真
avatar-img
22會員
3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chuan Hu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書院晨音】🍀 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聖聖皆同,六道眾生苦苦皆同,一樣的。 所以修行人要能夠聽聞聞自性,反求諸己,觀察我們的心地。 _節錄 老子書第14章 道的存在 ∷∷∷∷∷∷∷∷∷ 世界上對勇氣的最大考驗, 是忍受失敗而不喪失信心。 我們不僅要欣然接納自己的優點和美好的一面, 也要勇敢
【書院晨音】🍀 觀世音菩薩修的就是耳根圓通法門, 聽聞聞自性,入流亡所。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能夠聞聲救苦, 能夠千處祈求千處顯,苦海常做渡人舟? 因為他徹悟了我即眾生,眾生即我, 眾生有苦難就是我有苦難, 因為一通百通, 全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慈悲善法。 _節錄 老子書第14章 道的存在 ∷∷∷∷
【書院晨音】🍀 聽聞我們的自性用一種通性之聽, 就是所謂的無聞而聞, 這樣可以聞於三界, 無聽而聽才能聽於十方, 這就是深入大道的妙門。 _節錄 老子書第14章 道的存在 ∷∷∷∷∷∷∷∷∷ 聆聽自性需要一種通性的聆聽, 是一種內在的靜觀和明辨, 感知到真正的聲音和指引。 當你真正不執著於外
為什麼乾卦跟坤卦能安定人生? 乾坤兩卦被易經稱為是父母(爸媽)卦。 易經是古人從觀察大自然各種象(現象)來比喻人與人之間各種象(關係)。 乾=天=父=爸=陽=動=變=龍..... 坤=地=母=媽=陰=靜=定=馬...... 64卦中只有乾卦是六爻都是陽的,也只有坤卦六爻都是陰的,象徵天地之間,
【書院晨音】🍀 因為心生萬法,心沒有聲音,不自造作,聽不見、看不見、摸不到, 就好像大道看不見也無法聽聞一樣。 所以它才能生育天地,造化萬物。 _節錄 老子書第14章 道的存在 ∷∷∷∷∷∷∷∷∷ 在感到無力的時刻, 我也經常借著自己過去的紀錄拉拔自己, 或許我們的每一天都會有或大或小的挫折
【書院晨音】 凡夫跟聖人的差別, 聖人見到的都是道,所以聖人能以道御術, 能看到萬物因緣變異的樞紐。 所以聖人可以創造因緣,可以把握因緣,可以不失時。 凡夫看到的都是生生滅滅的形象,不究竟的這些, 而我們還執著這些是真實的。 修行的人就是要見道。 _節錄 老子書第14章 道的存在 ∷∷∷∷∷∷
【書院晨音】🍀 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聖聖皆同,六道眾生苦苦皆同,一樣的。 所以修行人要能夠聽聞聞自性,反求諸己,觀察我們的心地。 _節錄 老子書第14章 道的存在 ∷∷∷∷∷∷∷∷∷ 世界上對勇氣的最大考驗, 是忍受失敗而不喪失信心。 我們不僅要欣然接納自己的優點和美好的一面, 也要勇敢
【書院晨音】🍀 觀世音菩薩修的就是耳根圓通法門, 聽聞聞自性,入流亡所。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能夠聞聲救苦, 能夠千處祈求千處顯,苦海常做渡人舟? 因為他徹悟了我即眾生,眾生即我, 眾生有苦難就是我有苦難, 因為一通百通, 全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慈悲善法。 _節錄 老子書第14章 道的存在 ∷∷∷∷
【書院晨音】🍀 聽聞我們的自性用一種通性之聽, 就是所謂的無聞而聞, 這樣可以聞於三界, 無聽而聽才能聽於十方, 這就是深入大道的妙門。 _節錄 老子書第14章 道的存在 ∷∷∷∷∷∷∷∷∷ 聆聽自性需要一種通性的聆聽, 是一種內在的靜觀和明辨, 感知到真正的聲音和指引。 當你真正不執著於外
為什麼乾卦跟坤卦能安定人生? 乾坤兩卦被易經稱為是父母(爸媽)卦。 易經是古人從觀察大自然各種象(現象)來比喻人與人之間各種象(關係)。 乾=天=父=爸=陽=動=變=龍..... 坤=地=母=媽=陰=靜=定=馬...... 64卦中只有乾卦是六爻都是陽的,也只有坤卦六爻都是陰的,象徵天地之間,
【書院晨音】🍀 因為心生萬法,心沒有聲音,不自造作,聽不見、看不見、摸不到, 就好像大道看不見也無法聽聞一樣。 所以它才能生育天地,造化萬物。 _節錄 老子書第14章 道的存在 ∷∷∷∷∷∷∷∷∷ 在感到無力的時刻, 我也經常借著自己過去的紀錄拉拔自己, 或許我們的每一天都會有或大或小的挫折
【書院晨音】 凡夫跟聖人的差別, 聖人見到的都是道,所以聖人能以道御術, 能看到萬物因緣變異的樞紐。 所以聖人可以創造因緣,可以把握因緣,可以不失時。 凡夫看到的都是生生滅滅的形象,不究竟的這些, 而我們還執著這些是真實的。 修行的人就是要見道。 _節錄 老子書第14章 道的存在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謪;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這一篇講五善,五善行為,聖人的五善行為,愛其資與不愛其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無我境界的根源與「道可道,非常道。」如出一轍,都是在實際給予的歡喜裡,使得良性循環生生不息,當自然就正大光明,卻成為一種約束與要求時,我們是否真的變得更文明? 如果不是要求,那麼特別寫出來是什麼原因? 至此! 總算知道「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循環真諦。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Thumbnail
簡單而深刻的力量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裡,善良是一種簡單而深刻的力量。無論是在熙來攘往的都市,還是在寧靜的鄉村,善良的行為總能讓人感受到溫暖與希望。善良不需要豪言壯語,不需要轟轟烈烈,只需一個微笑、一句問候,甚至是一個簡單的幫助,就能撼動人心,改變一個人的世界。 內心的一種慰藉 善良不僅僅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把自己活成ㄧ道光 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黑暗 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為你不知道 誰會藉著你的善良 走出了絕望 保持心中的信仰 走出了迷茫 不論人之短 不談人之非 沉默是金 ㄧ輩子的大事 學會好好說話 好好做人 努力做好自己 就會自帶光芒 只有所短 才有所長 心有多大 世界就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謪;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這一篇講五善,五善行為,聖人的五善行為,愛其資與不愛其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無我境界的根源與「道可道,非常道。」如出一轍,都是在實際給予的歡喜裡,使得良性循環生生不息,當自然就正大光明,卻成為一種約束與要求時,我們是否真的變得更文明? 如果不是要求,那麼特別寫出來是什麼原因? 至此! 總算知道「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循環真諦。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Thumbnail
簡單而深刻的力量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裡,善良是一種簡單而深刻的力量。無論是在熙來攘往的都市,還是在寧靜的鄉村,善良的行為總能讓人感受到溫暖與希望。善良不需要豪言壯語,不需要轟轟烈烈,只需一個微笑、一句問候,甚至是一個簡單的幫助,就能撼動人心,改變一個人的世界。 內心的一種慰藉 善良不僅僅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把自己活成ㄧ道光 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黑暗 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為你不知道 誰會藉著你的善良 走出了絕望 保持心中的信仰 走出了迷茫 不論人之短 不談人之非 沉默是金 ㄧ輩子的大事 學會好好說話 好好做人 努力做好自己 就會自帶光芒 只有所短 才有所長 心有多大 世界就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