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返家的驚喜 理解年輕人的距離

      孩子上大學後住校,大兒子很少跟我們聯繫,理由是「沒有什麼事好說」,而遠在南部的老二則遵守他的承諾,一周打電話回家2次,偶而還主動打電話給阿嬤問候。不用比較,因為兄弟個性不同,早已習慣他們的各自表述。

      這回,老大沒先告知突然返家度周末,讓人又喜又驚,但我內心卻也忐忑,想著會不會他有什麼大事要宣布,交了女友或女友懷孕、要搬出宿舍等等,還是生活有了麻煩,還是學業…難道被當? 還是不想讀了?...「人的各種擔心、焦慮、憂愁、不快樂,都是自己大腦養出來的」,我覺察到自己的胡亂瞎猜,還無底限擴大雜亂的思緒,「哎呀,難道兒子不可以單純就是因為想念我們,所以回家嗎? 或是天氣驟冷,家中特別溫暖,所以想回家享受父母的愛嗎? 」當下轉念後,整個身心才放鬆,未出口的壓力不再咄咄逼己。

       睡前聊天時,老大自己主動好奇老二每周打2次電話回家,都聊些什麼,「我覺得沒事也就沒需要打電話回家,我看到我的同學周末都常常回家,但我沒想要回家」,話語停頓,坦承:「我到新的環境,就開始認識新朋友,我好像都沒有想你們。」老實坦白的兒子似乎有愧疚之感。

        乍聽之下,「我好像都沒有想你們」這句話會讓人氣餒,以為真心換絕情,但是從兒子嘴裡說出這樣的話,其實並不讓人詫異,因為老大一向理智、堅持自己主張,就算是脆弱,他也不願意讓人看出來。社會在變,我們生活在力求性別平等的環境中,但是上一代、這一代的男性,還有下一代的年輕壯兒仍然被社會灌輸了應該要堅強、勇敢等等特質,但兒子「返家」的行動,無聲的展現出柔軟、貼心的一面啊!

        年輕人的青春,夜衝、夜唱、卡拉ok、看電影、磕火鍋、考前熬夜抱佛腳、手遊、桌遊、電動、線上看影片…,誰想讓父母知道太多玩意呢,不同的流行語,年輕人名堂多了更多網路、社群媒體相關的活動;想想曾經年輕的我們,投注心力在如夜遊、聯誼、社團、舞會、考試、報告、打工、營隊…花樣年華不也是活動滿滿? 只要不需跟父母開口要錢,也是以「沒事好說」、「功課很忙,沒時間打電話回家」為由如法炮製,不太跟父母噓寒問暖,免得換來碎念、說教,想來我們的父母必也知道「年輕」就是這麼一回事,我們對下一代也不就需苦苦逼人了。

       於是,我幽默一下老大:「你不打電話,是因為我們讓你放心、沒要你操煩,你看,我們也不對你說教,這樣的父母多『孝順』 兒子呢!」兒子笑了。

     「山不過來,我向山走去」我謹記哲人之語,趁勢追擊:「你不想媽媽,不打電話沒有關係,那如果萬一媽媽很想你,可不可以打電話給你,聽聽你的聲音?」

       兒子點點頭。我向前擁抱這大學生:「你跟弟弟都沒有消失不見,就好啦。」

Hualien, Taiwan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