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落的貴族千金,是怎麼從汙水坑般的化妝品登門業務員,躍身成為家喻戶曉的一線網紅?一個在上流社會裡被無盡唾棄的百萬網紅,又是怎麼在死後重開直播,揚言要揭開所有名人的醜聞,以及擠進頂級社交圈背後的「作弊技巧」?
近期於Netflix上架的韓劇《絕世網紅》,首集便佈下誘捕觀眾好奇的諸多謎團,透過韓劇標準的時序交錯剪輯手法,一步步帶領觀眾窺探網紅奢華艷麗生活背後的殘忍與陰暗。女主角徐雅莉不僅是在對著戲劇裡直播世界中的觀眾說話,更是直接打破第四面牆,向所有劇迷們表示,這,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
本文同步更新於陌熙女人迷專欄:Netflix《絕世網紅》劇評,徐雅莉死於誰手?酸民文化,藏著無差別的嫉妒空虛和寂寞
不論去哪裡、吃了什麼或做什麼事都會上傳至社群平台上,好像如果不能炫耀自己有多幸福,就會焦躁不安。我們所展示的生活方式和成功價值都能成為所有人羨慕和憧憬的對象,甚至當你成名了以後,每一個你在鏡頭前所使用的產品都會瞬間增值,帶來無限的商機;每一個你去過的地方都會成為熱門景點,令所有人為之瘋狂。﹑
過往社群媒體尚未興起的時代,「成名」是一件過於遙遠的幻夢。如今,每個擁有社群媒體的使用者皆暴露在成名的可能性下,我們幾乎可以說,只要好好經營社群媒體,掌握大眾內心的慾望,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能有被人看見的機會。這聽起來很不錯,對吧?然而,《絕世網紅》猶如一則現代警世寓言,率先替大家扒開,喧囂華麗背後人心流淌的醜惡。
筆者先前曾於女人迷發表過Netflix《創造安娜》劇評:對「理想生活」的過度追求如何使人匱乏?,內容闡述社群軟體之「展演性」逼得現代人陷入無止盡的比較與焦慮狀態。承續前文,筆者期望藉由《絕世網紅》進一步梳理,當社群媒體成為舞台般展演自我完美形象的場域時,每個人內心「相形見絀」的自卑心理,如何形成反噬自我的「嫉妒心理」甚至是成為冷血兇殘的「鍵盤殺手」(酸民)。
一部成功的影集,絕對少不了對於角色性格的立體刻劃,還有在情節演進下鮮明的變化與成長。徐雅莉出場的人設十分明確,強勢、霸氣、好勝心強,而且絕對地做自己。以第二集的開頭為例,因為看不慣遭炎上的網紅來宴會鬧場,不僅搧耳光、潑飲料,還直球對決怒嗆對方:「在這麼多人面前暴露了自己的水準原來是低中之低。」誰也沒想到,這座大觀園般的網紅生態圈悄悄撬開她心底好奇的窺探慾,在被經紀公司挖角後正式踏上網紅之路。
一開始的徐雅莉,鄙視那些為了流量和關注無所不用其極的膚淺網紅(即劇中的網紅姊妹「佳賓會」成員),她想靠著踏實的努力取得成功,卻在過程中三番兩次遭遇不合理的對待與制裁。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平息無從遏止的怒焰,徐雅莉投靠網路上的匿名用戶bbbfamous,藉由對方替自己挖出佳賓會成員們的黑料,以此作為交涉籌碼和把柄,一路過關斬將、殺敵無數。
成了一線網紅、翻轉階級的徐雅莉,連帶著影響她待人處世的方式,她會不自覺地對懷抱野心的好友兼助理尹程善說:「這種事情你又做不來」或是在程善看見她的昂貴禮服被紅酒弄髒時,下意識地說:「沒關係啦,再買一件就好了!」直到某天,下班回到工作室的雅莉,看見程善藉自己的名氣開團購賣酵素,生氣地直問她:「為什麼連妳也變成這樣?」
程善委屈地回應:「難道默默無聞的話就得繼續當個無名小卒,因為我不是徐雅莉嗎?」
令人備感震懾的是,長年遭黑粉和酸民攻擊的雅莉,委託警察調查藏在電腦鍵盤背後的兇手。當身心俱疲的雅莉來到警局,卻發現一排坐著懊悔低頭的兇手們,其中一個竟是自己的好閨蜜尹程善。她當場被嚇地猝不及防,手足無措地逃離現場。
行文至此,筆者認為《絕世網紅》作為一部典型的肥皂劇,角色刻劃最立體最深刻的莫過於雅莉和程善(以及其後要介紹的bbbfamous)。這些角色,並沒有時刻被貼滿正義和善良的傻白甜標籤,也沒有十惡不赦的極端墮落與沉淪,她們只是平凡生活中,帶有殘缺和不足的普通人。
面對充斥著詭計和陰謀的網紅生態圈,難以壓抑猛烈好勝心的雅莉,為了擊垮惡人,在不知不覺中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另一方面,眼看著自己好友取得巨大成功,程善卻只能始終作綠葉陪襯,甚至在無形之中活得像好友的「女僕」。她曾向雅莉坦承,一開始替她的意外成功感到開心,但日子久了便開始感到空虛、嫉妒,於是開了小號去黑特她,以抒發自己不滿的情緒。這便是人性的劣勢,沒有人會希望自己在朋友面前相形見絀,彷彿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不斷提醒著自己的失敗與無能。
事實上,嫉妒這種情緒十分「私密」,若仔細回想,幾乎不會有人會向自己傾吐,其實自己正強烈地嫉妒著誰。因為這便等於在間接承認,對方身上擁有自己想要卻得不著的東西,對方是比自己更加優越的存在,這是多麼令人感到羞愧的情緒,就連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都曾說過:「因為我嫉妒,因為我責怪自己的嫉妒,因為我害怕我的嫉妒會傷到別人,會讓自己變得平庸」來表示「嫉妒」所帶來的凌遲與折磨。
在此,我們有必要區分「嫉妒」與「羨慕」彼此的差異。前者通常指涉陷入無垠比較深淵的焦慮情形,反覆凝視自我身上的匱乏,使人躁動不安;後者的內涵則較接近於,我們對「人生典範(楷模)」身上的「景仰與崇拜」,是因為他/她身上擁有我渴望獲得的能力和特質,於是以他/她為生活的指引、方向和目標。
因此,如何將差異所產生的「嫉妒」,轉化為較正向、積極的「羨慕」,便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所需要習得的其中一項重要技能。
除了對親近知己「嫉妒心理」的深刻描摹以外,《絕世網紅》更進一步揭露網路的「酸民文化」實際上是一種「無差別式的嫉妒」,正因為非親非故,那些生活多采的網紅們,都只是一團面目模糊的陰影,於是才會招致無差別式的妒恨與攻擊。對於毫無餘裕在社群媒體上「布置」自我生活的人來說,那些人每一則分享的貼文、照片、影音都是一種明目張膽的炫耀,把自己亟欲遮掩的「缺」照地更加顯目。
《絕世網紅》在最後一集裡,公開匿名用戶bbbfamous的真實身分,正是那位替佳賓會成員們按摩放鬆的治療師。本名李善英,化名「李恩彩」,試想一個連自己本名都不願意接受的人,會有多厭惡自己的人生?
和《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裡化名Anna Delvey的假名媛相似,她們都秉持著「弄假直到成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的信念,把整座世界有關「成功」與「富有」的符號全拼貼在自己身上。我們看見李恩彩在外是一個固定上教會,虔誠友善的信徒;在朋友間高談闊論著自己不怎麼關心別人的生活,因此不太使用社群軟體;在回家的途中刻意叫了計程車,要司機把自己載至地價最高的社區。
直到她下了計程車,掉頭往反方向走的那刻。我們知道,她佯裝出來的夢碎了,她卸下自己的虛榮人設,頹喪地推開半地下室的門,走進狹窄、陰森、爬滿蟑螂和垃圾碎屑的屋子,打開筆電,進行她在這世界上唯一的消遣——以「指尖」為凶器,刺向那些不斷向她展示美好人生的網紅心底。
李恩彩在工作場合裡是一個幾乎被「噤聲」的存在,只有雙手不間斷的勞動,可惜人的耳不如眼與口能自由閉合,她整天聽著佳賓會網紅們奢華豐滿的人生,開口隨便一個數目便是自己好幾個月的薪水,接著又聽見她們之間淫靡、不食人間煙火的八卦和煩惱,就連回到家打開手機和筆電,人們在談論的也都是她們。
心生妒意與怨恨的她,內心的「相對剝奪感」滾雪球般與日壯大,於是她開始在工作時偷偷錄下佳賓會成員們的談話內容,將無以宣洩的空虛、挫敗、寂寞與惡意,化作夙夜匪懈在鍵盤上不停敲打的指尖。她想藉此獲得捏泡泡紙一般的成就感,看著成功人士的生命凋亡,是她在這個世界上,第一次能重新奪回主控權的時刻。
為什麼?為什麼人能夠藉由在虛擬的網路場域裡批評、取消、侮辱或踐踏一個根本就不認識的人,來獲得短暫的快感與救贖的滋味?現實生活裡,我們或許並不如同李恩彩一樣戲劇化,是因為極端苦悶與貧窮所形成的「剝奪感」,進而透過毀滅陌生人的生活,來贏回自尊。
馬欣在新書《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便有提及:
「每當有人在網上以正義之名討伐誰,或取消文化野火蔓延,我都覺得被綁在十字架上被罵的目標是個虛像。主要是那儀式感讓人欲罷不能,被取消的目標總是春風吹又生(貨源都不會消失),在討伐與取消的動作中,人們終於解脫了自身存在與否,於是生存焦慮就暫時舒緩了。有關善惡的討論總能取代獨處的焦慮。」
或許我們身上沒有恩采那樣濃烈的妒意,但多少都帶點「空虛」與「孤寂」的都市文明病,網路上討伐聲浪的喧囂讓我們感覺又有熱鬧可以湊,彷彿拆下公眾人物的偽善面具後,自己也為「實踐正義」盡了一份責任,殊不知背後潛藏的是自身對於「獨處」與「沉澱」的逃避和恐懼。
總結來說,無論嫉妒、空虛抑或是孤寂,這都不該成為任何人在三不管的網路地帶裡肆意蹂躪他人的理由,我們都該記得徐雅莉對李恩彩所說的:「汙辱和踐踏別人很好玩嗎?無論怎樣踐踏,對方都束手無策,很刺激吧?你們指尖上的力量大得可怕。」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徐雅莉在故事的最後會選擇隱退網紅圈,因為她深刻明白,不管了解或不了解自己,隔著螢幕的喜好與討厭永遠都是一瞬之間的。退居幕後,象徵的是徐雅莉踏實地奪回了自己人生的主控權,不再任由非親非故的網民和數據去定義她的價值,此刻的她,明白自己是誰,肯認自己的價值所在,這便是在社群媒體盛世下最健康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