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怪物》:如果無法轉生,要怎麼找到希望?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如果你想看這部電影,請勿往下閱讀⚠️

《怪物》是一部一言難盡的電影,編劇 #坂元裕二 拿下今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劇本獎」,確實是一個層層包裹反思與批判的懸疑劇本,這部電影是三幕劇,一件事情從三個不同視角,帶觀眾逐步拼湊真相。以技術面來說,我覺得劇本很精采,懸疑感十足,但是在拍攝或剪接手法上,前兩幕過於刻意鋪陳,反而著痕太深,有點太過用力誤導觀眾,所以在第二幕時有點打臉觀眾的感覺。


但這也正是導演在訪談時提到的,#是枝裕和 認為現今社會大家都只看到片面事實就下結論,然而事實的真相是什麼?有誰真正在乎呢?對社會觀察的批判依然利索,但對於情感的流動卻少了點是枝裕和以往的味道,只有在第三幕兩位少男之間的情感間,才又看到了如《舞伎家的料理人》那樣純粹、自然、動人。


⚠️⚠️⚠️重雷警告⚠️⚠️⚠️

⚠️⚠️⚠️重雷警告⚠️⚠️⚠️

⚠️⚠️⚠️重雷警告⚠️⚠️⚠️

raw-image


▌故事簡介

第一幕 早織視角

喪夫的單親媽媽早織,某天發現兒子湊出現了一些異常行為,例如剪自己的頭髮、鞋子少一支、水壺裡有沙土、耳朵受傷等,一切看似在學校被罷凌的跡象,導致媽媽到學校舉報,最大的嫌疑人就是兒子班導-保利老師,但是學校的校長與教職員只想息事寧人,道歉了事,而且毫無誠意,令早織感到憤怒。

raw-image


第二幕 保利視角

喜歡挑錯字的保利老師,連女友也覺得他有點奇怪和可憐,但保利其實是個挺關心學生的老師,但是卻莫名其妙被誤會成霸凌學生的老師,校方要求他要道歉,可是他明明什麼也沒做,卻也配合道歉了。

在學校裡,保利認為湊有霸凌星川同學的嫌疑,「保利對湊施暴」的誣告最後竟成了大眾認定的事實,女友離他而去,保利失去教職工作,被鄉親唾棄,導致他想跳樓自殺。最終保利在同學的作業裡,發現了湊與星川的祕密,原來兩人並不是霸凌關係,而是親密的友情關係,因此為什麼湊和星川要一起誣陷他,一切似乎有了答案。

raw-image


第三幕 湊與星川

星川依里是個長相與氣質都比較偏向陰柔的男孩,在學校被蒲田同學霸凌,同學們都害怕跟星川太過靠近,擔心自己也淪為被霸凌的對象。

但其實湊對星川一直有某種悸動的情感,從湊看星川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他是想靠近星川的,但又擔心被同學發現,所以他跟星川只能在放學後當朋友,在學校是不可以有往來交談的。

星川的陰柔特質與喜歡男生的性取向,被父親認定是「有病」「要治療」「豬腦袋」,星川的母親離開了他們,父親有酗酒習慣,時常家暴星川,但星川臉上總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和平靜的神情,彷彿遭受到的傷害都與己無關,「停止感受」就是他的防禦機制。

湊與星川在課後會一起去廢棄的電車裡探險,那是他們的祕密基地,廢棄之地成為他們的天堂,因為兩人之間無論是友情或是感情,都像是不被允許的禁忌一樣,是邊緣者,是被廢棄的人。

兩人萌生的曖昧情愫,是不可告人的祕密,為了不被發現兩人真實的互動,他們撒了謊。從一個隨口的小謊言,升級到老師施暴的大謊言,孩子不是不知道嚴重性,而是更害怕自己「不正常」的感情被攤開在陽光下。

真相其實是很單純的,就是兩位少男為了禁忌之戀而撒謊,母親眼中怪異的舉動,只是彼此心動的痕跡。

▌當我們在保護某個人事物的時候,是否也同時造成傷害?

誰是怪物?早織為了保護兒子湊,從他的視角來看,保利就是施暴者,學校只是想息事寧人敷衍了事,她為了保護兒子,必須讓這種垃圾老師被開除。

湊在醫院做完檢查後,對於自己喜歡男生的性向感到不安,害怕被檢驗出不正常,對於發現自己喜歡男生這件事情也感到困惑和慌亂,懷疑自己是不是豬腦袋。當母親問他是誰說你是豬腦袋?他遲疑一下回答「保利老師」。

孩子有時候不想解釋太多,所以會選擇比較不會被追問下去的答案,可是並沒有想到這樣的謊言其實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孩子,並不知道他們的行為將會有怎樣的代價。湊與星川成了保利老師的加害者。

校長為了要保護學校名聲,其他老師為了要保護湊不被退學,要求保利老師默認指控,道歉了事,他們各自為了要保護某些事情,而不惜傷害明明沒有施暴的保利老師,而保利老師為了保護學校和學生,竟然默許傷害自己,犧牲自己的清譽,到底怎樣才是真正的保護學生呀?難道是對他們撒謊視而不見嗎?

不禁讓我警覺自己是否也曾為了保護某個人事物,其實也在傷害他人呢?

導演要我們看見人們有多麼容易受到侷限的視角誤導,雖然說人的世界本來就是由主觀體驗構成的真實,很難有真正客觀的事實。

即使報告裡寫著「保利的手與湊的鼻子有接觸到」的事實,但對早織而言「老師對兒子施暴」才是真實,在第二幕裡,觀眾才發現原來報告裡寫的比較貼近真相。

▌我認為的幸福,會不會其實是把你框住?

「我答應過你爸爸,至少在你擁有自己家庭之前,要好好照顧你,直到你結婚生子,擁有『家庭』這個最珍貴的....」早織話還沒說完,兒子湊就打開車門跳車了。

其實看到這一幕我真的是叫了出來,任何母親看見孩子跳車心跳應該都會漏一拍吧?!

湊跳車不只是為了想回頭去找星川,更是在懷疑自己性向感到焦慮萬分時,又聽到了母親對自己「娶妻生子」「成家立業」的期待。在看這幕的時候,我甚至想過人死後是否不該留遺言啊~感覺將死之人的遺言都好像枷鎖,人都走了還要左右別人的人生,《捍衛戰士:獨行俠》裡湯姆克魯斯為了遵守好友的臨終遺言,阻礙了好友兒子的飛行人生。

死前,留下祝福就好,別留下期待。

期待有時候太過沈重了,對早織來說,「家庭」是很珍貴的價值,她希望自己的兒子未來也可以擁有平凡幸福的家庭,最普通的那種當然就是有老婆有小孩啦~其實這也是多數父母的願望,誰不希望孩子未來的家庭是幸福美滿的樣子呢?

可是早織認為的「平凡」幸福,就把「非典型」「不尋常」的可能性排除在幸福之外了,萬一孩子不在平凡的光譜裡呢?他是否就無法幸福了呢?

湊,就是那個被排除在外的可能,他喜歡男生。

「我沒辦法像爸爸一樣......」湊對母親感到愧咎與抱歉。

早織是個很挺孩子的媽媽,看得出來她很努力給青春期的兒子空間,不過度打擾、不過問,讓孩子自己願意說的時候再說。湊一定也感受到母親的溫柔善意與付出,可是其中也有母親的期待與犧牲,這些都是無形的壓力。

「我為什麼要出生呢?」湊對著父親的牌位說出這句不能被媽媽聽到的話。

早織對湊說過「我答應你爸要把你撫養長大....」,其實在孩子聽來就是「我造成媽媽的負擔」,早織有意無意希望孩子像爸爸一樣,但孩子發現自己與父親差距越來越大時,會擔心與懷疑自己的存在。

「我喜歡男生是不是有病?」「我會讓媽媽失望」

「我沒辦法像爸爸一樣喜歡女生,我是不是背叛媽媽?」

「我不想像爸爸一樣外遇,他背叛了媽媽....」

「媽媽辛苦照顧我長大,我不能背叛她」

這些說不出口的抱歉,都在孩子心理成為痛苦的壓力與自我懷疑。

小孩要討厭父母很容易,不給糖吃、限制看電視,我立馬成了女兒口中的壞媽媽。但是在湊的這個年齡,他長大了,他懂得媽媽的辛苦,他知道媽媽對自己付出很多,所以無法輕易反抗母親,一旦內心對母親生氣、怨恨,隨之而來就會感到內疚,因為你知道恨裡面有愛,這也成了鐘穎老師提到的「我們永遠對另一個人愛恨交織」,當你無法純粹只是恨的時候,你長大了。

星川對爸爸也是又愛又恨,恨他家暴自己,但又明白爸爸是自己唯一可以依賴的人,所以淡淡說句:「他是我爸,我又能說什麼呢?」父母永遠是很難指控的對象,因為拉黑對方其實也在詆毀自己的出身,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出身是神聖的,神聖化出身地,當然也希望美化父母,這樣自己也不會太差。

湊的爸爸是橄欖球員,這是很陽剛的運動,早織對湊的教育裡,隱藏著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和歧視,男生要man不能娘,喜歡花的男人不受歡迎,這些性別歧視充斥著家庭與學校。保利老師說要「像男人一樣」,到底男人是怎樣?是必須要剛強這樣嗎?

有人疑問為什麼湊不能信任早織?早織看起來是個開明的母親,應該對於同性情誼是會支持兒子的。可是身為兒子的立場,湊認為自己說出真相會讓母親失望,所以不願意傷害母親。

對早織而言平凡的幸福,是否成為框住湊的牢籠呢?彷彿一旦踏出白線之外就會掉入地獄,但如果白線以外才是孩子想要的世界呢?為人父母的我們,認定的天堂對孩子來說一定就是天堂嗎?

在《故事裡的心理學》講座裡,鐘穎提到一個概念,好的老師要站在邊界上,而非畫好邊界站在裡面,唯有站在規範的邊界處,才能陪伴與看顧孩子探索界外世界,因為孩子容易對禁忌感到好奇。當大人不是那麼絕對的時候,孩子才有空間試錯與探索。

校長之於湊,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湊知道自己撒謊害了保利老師,痛苦不堪時,校長告訴他我也撒過謊,我們把不能說的話用樂器吹出來吧~

雖然校長沒有明言到底自己撒了什麼謊,僅靠一位女老師說校長疑似是本人開車撞死孫女,但是枝裕和用整部電影告誡我們不要輕信傳言,所以我認為校長孫女之死,並不一定是校長失誤撞死的,但真相為何不得而知。

▌電車與車窗

湊與星川都對自己的人生感到不滿,卻又無力創造自己的生活,現階段的他們就是必須仰賴父母親,因此他們期待「轉生」,希望能換個身分換個人生,才會選擇在颱風天跑到山裡的廢棄電車上,期待「宇宙大擠壓」,讓他們可以選擇不同的人生。

其實最後一段我看了很心酸,是怎樣的絕望無力感,會讓孩子想要「轉生」呀?轉生不過是尋死的修飾而已。

在土石坍方的颱風天,早織和保利老師一起去尋找失蹤的兩個孩子,最後看見廢棄電車車廂倒塌,以為孩子被困在裡面,兩人急忙想抹去車窗上的泥水,想看見裡面是否有孩子蹤影。

畫面停在徒手擦拭車窗污泥這一幕很久,久到我也一直盯著看雨滴在車窗上的痕跡。來講講廢棄電車的象徵吧。

我認為電車可視為孩子心靈的暗喻,電車是大眾運輸工具,載著大眾通往某個方向,但電車廢棄了,他們的心靈沒有跟著大眾前往同個方向,他們是異於常人的,是被遺棄在荒野,找不到地方安放,只能丟在隱密之處。

raw-image


在第一幕裡,湊從醫院出來跟著媽媽走,突然間停在在某個寫著「停駐禁止」的告示牌前與母親對話,在電影語言裡,這個告示牌絕對不是「剛好」在那裡,這個畫面停了很久,觀眾很難不看到後面那個禁止停車的告示牌,看到後來的電車意涵,回想這幕,或許導演是在暗示湊在不該停下的地方停下了,他的人生真的如大人與社會的期待那樣,就隨著鐵道前進就好嗎?還是他發現了真實的自己,想要停下來想想未來要去哪裡呢?

廢棄的電車在星川遇見湊之後,兩人開始裝飾車廂,變得美麗溫馨,還有燈串可帶來光亮,這象徵兩人情感萌芽之後,內在的心靈也因此豐富明亮起來,儘管仍在廢棄之地,但至少裡面開始充滿歡樂笑語。

最後電車翻覆在颱風天,颱風代表凌亂與摧毀,當湊知道星川要轉學搬家的時候,這無疑摧毀了兩人的情感,沒辦法自己作主的他們,只能被迫接受大人的決定,大人就像颱風一樣,無情地攪亂一池春水,孩子對此感到無能為力,他們的電車(心靈)翻覆了。

當大人找到象徵孩子心靈的電車時,電車是翻覆的,孩子此時的心靈已傷痕累累,大人們奮力地想透過窗戶看見裡面的狀態,可是雨水和污泥卻一直阻擋大人的視野,這個畫面停滯很久是導演刻意的,我認為導演透過這個鏡頭,暗示如果一直用污泥的濾鏡看待兩人,始終是看不清真相的,這世界不缺在他們身上潑的髒水,他們指的不只是兩位少年,更是所有同性戀者,我們若帶著泥水去了解同性戀,就無法真正了解他們。

「同性戀很好,只要我的小孩不是同性戀,你們誰是同性戀都無所謂。」現實生活裡存有這樣心態的人其實不少,意思就是,同性戀還是不好的,只是你們跟我無關,所以我不在乎,但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是同性戀。我認為車窗上的泥水始終抹不去,從這個角度是很貼切的比喻。

最終早織和保利老師並未在車廂裡找到孩子的身影,原本以為孩子被困在車廂裡的大人雖然錯愕,但也鬆一口氣,孩子不在這裡代表可能還活著,但如果孩子不在這裡,又是去哪裡了呢?

▌我們轉生了嗎?

影片結尾看見湊和星川離開車廂,穿越涵洞來到放晴後的草地。

「我們轉生了嗎?」
「沒有吧,還是跟以前一樣。」
「是嗎?那太好了!」

結尾收在兩人開心放聲笑鬧,無憂無慮地向前奔跑。

raw-image


我認為最後這一幕很有禪意,尤其是這三句對話。很多人認為導演給的結局曖昧不明,孩子究竟是生是死,看似開放式的結局,但是枝裕和給了明確的答案:活著。

我也覺得活著的意義比死了深遠,孩子並不是透過轉生(尋死)而獲得解脫,真正的解脫不是改變存在的形式,而是改變看待自己的方式。

短短三句台詞,道盡人一輩子的煩惱,關於「接納自我」。

有時候我們總會覺得如果換個人生該多好?換個選擇是否就會不一樣?投胎比投資重要,還是乾脆重新投胎算了?兩位孩子也是這麼想的,他們原本是想透過大擠壓來轉生。但其實人還是有求存的本能,他們離開翻覆的車廂往外尋求生路,最終穿越涵洞來到放晴的草地,象徵他們跨越另一個階段了。

雖然世界沒有改變,但外面的風雨已停,他們的內心世界已放晴,原本渴望獲得改變的兩人,在發現一切沒有變之後,驚覺這樣也很好,世界或許還是跟以前一樣,但他們看待自己的方式不同了,因此最後一句台詞才會是「太好了」。

如果真的轉生了,他們還會記得彼此嗎?人生有苦有樂,如果換個人生等於要忘記今生認識的人,你真的願意嗎?

人生不完美,但不代表它不美。兜兜轉轉經歷多少春秋,才會懂得發生過的一切都是不多不少,才能欣賞我還是原本的我,真是太好了。

從「渴望求變」,到「沒變真是太好了」,是枝裕和與坂元裕二替電影畫下充滿詩意的結尾,替晦澀壓抑的苦悶帶來溫暖的希望。

avatar-img
5會員
16內容數
分享我的影劇心得,從電影故事裡探討人際關係、原生家庭,也從星座的趣味角度解析劇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牧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的 #MeToo 事件引爆,剛好聽到 愛智者書窩鐘穎老師談論陰影與惡,特別喜歡老師近日分享的概念如下: 陰影可以被認同回來,可以被凝視;但邪惡,那黑暗的根沒辦法。正如尼采所說:「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陰影可以對話,與它對話會為我們帶來自信;
Netflix的 #人選之人造浪者 大概是這一年來讓人拍案叫絕最好看的台劇了!真的大推必看! 因為太好看了,所以有感而發寫了有點長的一篇心得,而且會有討論到劇情,所以還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先跳過這篇不要看。 ▌以前可以做的事情,不代表現在也可以 劇中讓我最有感的就是職場的男女界線。亞靜被簡哥性騷擾吃豆腐
要跟大家分享一部非常感動人心的動畫電影,是新海誠最新作品《鈴芽之旅》。這是新海誠用來安慰因為地震造成傷痛的人們,電影裡面有著非常暖心療癒的情節,對於那些喪失至親摯愛的家屬們,帶來理解與安慰。 但其實不只是地震受災戶,整部電影最重要的主題是「創傷」,女主角的旅程就是一趟修復創傷之旅,除此之外,從榮格心
我必須承認過去對梅根的印象,僅來自於媒體,而且對她並不是太好的印象,但身為行銷人,知道媒體放出來的訊息都帶有目的性的,絕不是事實全貌。 梅根,一個帶有負面標籤超級多的女人,這次又要利用王室身份海撈一筆了吧!雖然邏輯上她也的確如此,打著揭穿王室謊言的預告,大賺Netflix的錢,但看完六集的我,對梅
前陣子孟耿如的一篇貼文,引發了媽媽們的討論。 「明明是雙薪家庭,父母都要上班,但育兒的期待仍舊多半放在母親身上。」這是貼文裡提出的無奈。 我想職場媽媽們對這樣的心情應該不陌生,不敢說每個家庭都是這樣,但是現在的華人社會確實如此。人們嘴裡的平權,其實在心裡仍有區別,所謂的天經地義,對男女來說,都是一種
最近看的韓劇,《王后傘下》《信號》《少年法庭》都有探討相同的主題,關於「認錯」。 ◤ 以 下 有 雷 ◢ ▌最大的證據是良心 《王后傘下》的最後兩集聚焦在「該不該揭露真相」的拉扯,當年大妃以謀殺世子而到手的王位,主上即位以來一直背負著內疚感,因為自己知道王位得來不正當,所以更加努力想做一個好君王,想
最近的 #MeToo 事件引爆,剛好聽到 愛智者書窩鐘穎老師談論陰影與惡,特別喜歡老師近日分享的概念如下: 陰影可以被認同回來,可以被凝視;但邪惡,那黑暗的根沒辦法。正如尼采所說:「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陰影可以對話,與它對話會為我們帶來自信;
Netflix的 #人選之人造浪者 大概是這一年來讓人拍案叫絕最好看的台劇了!真的大推必看! 因為太好看了,所以有感而發寫了有點長的一篇心得,而且會有討論到劇情,所以還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先跳過這篇不要看。 ▌以前可以做的事情,不代表現在也可以 劇中讓我最有感的就是職場的男女界線。亞靜被簡哥性騷擾吃豆腐
要跟大家分享一部非常感動人心的動畫電影,是新海誠最新作品《鈴芽之旅》。這是新海誠用來安慰因為地震造成傷痛的人們,電影裡面有著非常暖心療癒的情節,對於那些喪失至親摯愛的家屬們,帶來理解與安慰。 但其實不只是地震受災戶,整部電影最重要的主題是「創傷」,女主角的旅程就是一趟修復創傷之旅,除此之外,從榮格心
我必須承認過去對梅根的印象,僅來自於媒體,而且對她並不是太好的印象,但身為行銷人,知道媒體放出來的訊息都帶有目的性的,絕不是事實全貌。 梅根,一個帶有負面標籤超級多的女人,這次又要利用王室身份海撈一筆了吧!雖然邏輯上她也的確如此,打著揭穿王室謊言的預告,大賺Netflix的錢,但看完六集的我,對梅
前陣子孟耿如的一篇貼文,引發了媽媽們的討論。 「明明是雙薪家庭,父母都要上班,但育兒的期待仍舊多半放在母親身上。」這是貼文裡提出的無奈。 我想職場媽媽們對這樣的心情應該不陌生,不敢說每個家庭都是這樣,但是現在的華人社會確實如此。人們嘴裡的平權,其實在心裡仍有區別,所謂的天經地義,對男女來說,都是一種
最近看的韓劇,《王后傘下》《信號》《少年法庭》都有探討相同的主題,關於「認錯」。 ◤ 以 下 有 雷 ◢ ▌最大的證據是良心 《王后傘下》的最後兩集聚焦在「該不該揭露真相」的拉扯,當年大妃以謀殺世子而到手的王位,主上即位以來一直背負著內疚感,因為自己知道王位得來不正當,所以更加努力想做一個好君王,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誰是怪物? 電影【怪物】的主軸,由三個視角闡述老師霸凌學生的事件,隨著角色視角的轉變,被隱藏的秘密逐漸揭露,真相最終也隨著劇末的狂風暴雨水落石出。導演是枝裕和借用少年之間的遊戲,向觀眾發出「誰是怪物?」的疑問,是疑似霸凌學生的保利老師?愛子心切的早織?看似無辜的少年-湊及依里?還是讓丈夫頂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Thumbnail
看到本片真是太美好了!即便全身濕透,瑟瑟發抖,重感冒都值得。 影像的調子有著日本千禧年的質地,召喚我回到童年時光。 導演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日本導演三池崇史執導的《怪物樵夫》改編自倉井眉介的同名小說,揉合懸疑、驚悚和都市傳說元素,故事主軸為精神病患者和連續煞人魔的PK大戰。片中穿插小孩口吻讀出兒童繪本的內容,透過隱喻的方式展現情節的發展。劇情中的轉折和角色的性格也是影片的亮點,值得一提的是片尾曲〈深海魚〉在肅殺的氣氛中表達了生存的無奈。
Thumbnail
《怪物樵夫》是根據倉井眉介同名小說改編,由三池崇史執導,行動戲不多,以文戲(口水戲)為主,但整體故事仍算緊湊流暢,血腥度亦沒有辜負期待。然而,最後的劇情結尾和原著有很大出入,可能是為了迎合主演龜梨和也的女性粉絲的喜好。
Thumbnail
是枝裕和平穩細緻的鏡頭語言,依舊能顯現出坂元裕二對於角色情感細膩刻畫,也透過羅生門的敘事手法將故事疊出不同層次,層層挖掘。搭配上坂本龍一配樂,平和卻帶點抑鬱的琴聲成為電影重要基調,記憶尤新的是那一聲聲低沈的長號,代替我們將不敢傾訴的秘密宣洩出來。
誰是怪物? 電影【怪物】的主軸,由三個視角闡述老師霸凌學生的事件,隨著角色視角的轉變,被隱藏的秘密逐漸揭露,真相最終也隨著劇末的狂風暴雨水落石出。導演是枝裕和借用少年之間的遊戲,向觀眾發出「誰是怪物?」的疑問,是疑似霸凌學生的保利老師?愛子心切的早織?看似無辜的少年-湊及依里?還是讓丈夫頂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Thumbnail
看到本片真是太美好了!即便全身濕透,瑟瑟發抖,重感冒都值得。 影像的調子有著日本千禧年的質地,召喚我回到童年時光。 導演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日本導演三池崇史執導的《怪物樵夫》改編自倉井眉介的同名小說,揉合懸疑、驚悚和都市傳說元素,故事主軸為精神病患者和連續煞人魔的PK大戰。片中穿插小孩口吻讀出兒童繪本的內容,透過隱喻的方式展現情節的發展。劇情中的轉折和角色的性格也是影片的亮點,值得一提的是片尾曲〈深海魚〉在肅殺的氣氛中表達了生存的無奈。
Thumbnail
《怪物樵夫》是根據倉井眉介同名小說改編,由三池崇史執導,行動戲不多,以文戲(口水戲)為主,但整體故事仍算緊湊流暢,血腥度亦沒有辜負期待。然而,最後的劇情結尾和原著有很大出入,可能是為了迎合主演龜梨和也的女性粉絲的喜好。
Thumbnail
是枝裕和平穩細緻的鏡頭語言,依舊能顯現出坂元裕二對於角色情感細膩刻畫,也透過羅生門的敘事手法將故事疊出不同層次,層層挖掘。搭配上坂本龍一配樂,平和卻帶點抑鬱的琴聲成為電影重要基調,記憶尤新的是那一聲聲低沈的長號,代替我們將不敢傾訴的秘密宣洩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