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記 The Terms of the Armistice, 3–4 November 19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The world is what it is, which is to say, nothing much. This is what everyone learned yesterday......that any average city can be wiped out by a bomb the size of a football......Our technical civilization has just reached its greatest level of savagery. We will have to choose, in the more or less near future, between collective suicide and the intelligent use of our scientific conquests.--Combat (8 August 1945)

廣島長崎原子彈事件發生後,卡繆在8月8日的戰鬥報社論中提到:「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就是不怎麼樣……文明已經發展到了野蠻的巔峰,我們很快就必須要在集體自殺和明智地使用科學之間,做出抉擇。」

確實。不過想想現在也差不多如此,過了那麼久,我們以為是巔峰的巔峰也不是巔峰,會不會我們每次都覺得要死去,但都沒完全的死,只是獲得重新開始的機會,然後在這裡不斷重複上演著差不多的歷史。

今天挑選Herbert Arnould Olivier的作品The Terms of the Armistice, 3–4 November 1918,一戰的時候我們看見群體社會第一次接近毀滅的樣貌,那時候的人已經覺得要承受不住了,但二戰接著到來,人們開始習以為常的使用武器,佔領並掠奪。然後有了種族、帝國主義,世界越來越融合,卻也越來越分裂。我幾乎無法清楚的說現在到底是地球村還是飢餓遊戲的賽場。

奧本海默的電影雖然還沒看,不過讓我想到卡謬說的話,還有這些想法。

對了!這週有上新的一集Podcast還有YT的更新,大家也可以按讚追蹤這則專欄,讓我更有動力創作。

希望這個專題能夠用藝術陪伴大家度過每一天,目前在德國居住,所以Podcast的節目可能沒有辦法更新很快,所以也想透過簡單的文字書寫來分享畫作。也可以搜尋藝無所知追蹤我的各大社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說好要再分享一幅Joseph Lorusso的作品 最近實在是太幸福了。但有時候也會落寞,因為要回台灣,就很長時間見不到面了。我們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笑,坐在公園也可以坐一下午,在住處的時候我們則是聽著音樂,早上起床下一盤西洋棋,也一起煮一些東西吃。 他不是甜言蜜語的人,不過我說過的話他總是記得。就
本來不是要發這幅,不過在逛畫廊的時候看到,還是被吸引了過來 大家在看什麼呢? 我後來想到可能是馬術比賽,雖然馬術比賽多半是貴族或是有錢人的娛樂,不過並沒有想像中優雅,場面是十分激烈的。但還是有克制的地方,例如他們手握望遠鏡,顯得拘謹,就像戴墨鏡的道理,沒有人知道你真實的情緒,看不到眼睛,無法準確判
因為人在國外,雖然享受國外的生活,但是仍然會想念台灣的朋友。 昨天在臉書看到好友的留言,她說看到我開心真好,正如我看見她開心一樣。我們從高中到現在,在我低潮的時候她也從來沒有離開,如果有什麼比我自己快樂更開心的事,那應該就是看著她快樂。 這幅畫是髮國插畫家Maëlys Chay的作品,畫中的兩個
星期一早安 這個假日在準備八月中要去巴黎的旅程。所以今天挑了一張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的作品。畢沙羅是印象派極為重要的成員,自他從英國回到法國後,在1874年一起組織了第一次的「印象派」展,也在後來拓展出新印象派的風格。 這幅Le Boulevard de Montmar
Evelyn Farquhar, wife of Captain Francis Douglas Farquhar 好喜歡這個女人的感覺。眼神有些呆滯但卻又肯定的望向前方。白色的裙子外還搭著薄紗,黑色的大帽子也增添優雅的氣質。手上的淺藍色雨傘也感覺輕盈,另一隻手隨意地搭在椅子上,白蓮花的形象就這樣
沒有跟大家互動的時候大部分就是在享受生活。我們總是有很多時候想要好好把握當下。 之前有想到一個問題,要如何證明過去存在。如果我說我今天早上去了超市,要怎麼證明我去過超市。實際上回憶是不是真的只有自己知道,但是話說去有沒有人相信又是另一回事。說出來的話要有人相信才是真的。 內外在的互相牽引著,
說好要再分享一幅Joseph Lorusso的作品 最近實在是太幸福了。但有時候也會落寞,因為要回台灣,就很長時間見不到面了。我們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笑,坐在公園也可以坐一下午,在住處的時候我們則是聽著音樂,早上起床下一盤西洋棋,也一起煮一些東西吃。 他不是甜言蜜語的人,不過我說過的話他總是記得。就
本來不是要發這幅,不過在逛畫廊的時候看到,還是被吸引了過來 大家在看什麼呢? 我後來想到可能是馬術比賽,雖然馬術比賽多半是貴族或是有錢人的娛樂,不過並沒有想像中優雅,場面是十分激烈的。但還是有克制的地方,例如他們手握望遠鏡,顯得拘謹,就像戴墨鏡的道理,沒有人知道你真實的情緒,看不到眼睛,無法準確判
因為人在國外,雖然享受國外的生活,但是仍然會想念台灣的朋友。 昨天在臉書看到好友的留言,她說看到我開心真好,正如我看見她開心一樣。我們從高中到現在,在我低潮的時候她也從來沒有離開,如果有什麼比我自己快樂更開心的事,那應該就是看著她快樂。 這幅畫是髮國插畫家Maëlys Chay的作品,畫中的兩個
星期一早安 這個假日在準備八月中要去巴黎的旅程。所以今天挑了一張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的作品。畢沙羅是印象派極為重要的成員,自他從英國回到法國後,在1874年一起組織了第一次的「印象派」展,也在後來拓展出新印象派的風格。 這幅Le Boulevard de Montmar
Evelyn Farquhar, wife of Captain Francis Douglas Farquhar 好喜歡這個女人的感覺。眼神有些呆滯但卻又肯定的望向前方。白色的裙子外還搭著薄紗,黑色的大帽子也增添優雅的氣質。手上的淺藍色雨傘也感覺輕盈,另一隻手隨意地搭在椅子上,白蓮花的形象就這樣
沒有跟大家互動的時候大部分就是在享受生活。我們總是有很多時候想要好好把握當下。 之前有想到一個問題,要如何證明過去存在。如果我說我今天早上去了超市,要怎麼證明我去過超市。實際上回憶是不是真的只有自己知道,但是話說去有沒有人相信又是另一回事。說出來的話要有人相信才是真的。 內外在的互相牽引著,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世界末日的概念在人類歷史上一直存在,一個被討論了幾個世紀的話題。不同文化和宗教對世界末日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它將是一個具體的事件,比如核戰爭或自然災害,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將是一個更漸進的過程,比如社會的崩潰或環境的退化,它們通常都涉及重大變革或世界終結的時期。
お願い…お願い…もう戦争はやめてください。毎日毎晩戦争が来るのが怖くて、明日も生きられるのかな? ... さよならも言わずに家族のもとを去り、毎日をドキドキしながら過ごし、毎日このことを心配し、そして毎晩静かに祈り、このいわゆる「人間の世界」を見てくださいとお願いしました。 ...なぜ... .なぜ
Thumbnail
3天之後美軍的轟炸機再度升空,機上攜帶著另一枚原子彈"胖子"前往日本的另一個城市"小倉",結果由於那天小倉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候惡劣,美軍的轟炸機因而折返繞道至備選城市"長崎",長崎與小倉的命運就這樣交換了。這天長崎的傷亡人數是6萬至8萬人,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一说起美军和日本的战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著名事件,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美国就曾在1945年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比肩原子弹的东京大轰炸,当时美军投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让东京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造成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一说起美军和日本的战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著名事件,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美国就曾在1945年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比肩原子弹的东京大轰炸,当时美军投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让东京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造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1945年3月10日,美军轰炸机在日本首都东京投下了数千吨的烧夷弹,皇城所在的东京陷入一片火海。 这个就是历史学者所称的东京大轰炸,空袭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迄今仍未完全统计清楚。 但是东西方的学者、专家和官员都同意,直接死亡人数确定比广岛和长崎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1945年3月10日,美军轰炸机在日本首都东京投下了数千吨的烧夷弹,皇城所在的东京陷入一片火海。 这个就是历史学者所称的东京大轰炸,空袭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迄今仍未完全统计清楚。 但是东西方的学者、专家和官员都同意,直接死亡人数确定比广岛和长崎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1945年3月10日,美军轰炸机在日本首都东京投下了数千吨的烧夷弹,皇城所在的东京陷入一片火海。 这个就是历史学者所称的东京大轰炸,空袭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迄今仍未完全统计清楚。 但是东西方的学者、专家和官员都同意,直接死亡人数确定比广岛和长崎
Thumbnail
這是去年就打的觀後心得,由自己的社群媒體轉載過來。 戰爭 就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只有20年的間隔來看,人類的確擅長遺忘,但至今已過了七十年卻並未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聽起來雖然諷刺,但結束二戰的原子彈,似乎確實嚇阻了下一場大規模戰爭,那從天而降的死神,帶著不公平的審判與毀滅之光,不僅給予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世界末日的概念在人類歷史上一直存在,一個被討論了幾個世紀的話題。不同文化和宗教對世界末日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它將是一個具體的事件,比如核戰爭或自然災害,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將是一個更漸進的過程,比如社會的崩潰或環境的退化,它們通常都涉及重大變革或世界終結的時期。
お願い…お願い…もう戦争はやめてください。毎日毎晩戦争が来るのが怖くて、明日も生きられるのかな? ... さよならも言わずに家族のもとを去り、毎日をドキドキしながら過ごし、毎日このことを心配し、そして毎晩静かに祈り、このいわゆる「人間の世界」を見てくださいとお願いしました。 ...なぜ... .なぜ
Thumbnail
3天之後美軍的轟炸機再度升空,機上攜帶著另一枚原子彈"胖子"前往日本的另一個城市"小倉",結果由於那天小倉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候惡劣,美軍的轟炸機因而折返繞道至備選城市"長崎",長崎與小倉的命運就這樣交換了。這天長崎的傷亡人數是6萬至8萬人,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一说起美军和日本的战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著名事件,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美国就曾在1945年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比肩原子弹的东京大轰炸,当时美军投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让东京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造成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一说起美军和日本的战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著名事件,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美国就曾在1945年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比肩原子弹的东京大轰炸,当时美军投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让东京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造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1945年3月10日,美军轰炸机在日本首都东京投下了数千吨的烧夷弹,皇城所在的东京陷入一片火海。 这个就是历史学者所称的东京大轰炸,空袭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迄今仍未完全统计清楚。 但是东西方的学者、专家和官员都同意,直接死亡人数确定比广岛和长崎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1945年3月10日,美军轰炸机在日本首都东京投下了数千吨的烧夷弹,皇城所在的东京陷入一片火海。 这个就是历史学者所称的东京大轰炸,空袭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迄今仍未完全统计清楚。 但是东西方的学者、专家和官员都同意,直接死亡人数确定比广岛和长崎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1945年3月10日,美军轰炸机在日本首都东京投下了数千吨的烧夷弹,皇城所在的东京陷入一片火海。 这个就是历史学者所称的东京大轰炸,空袭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迄今仍未完全统计清楚。 但是东西方的学者、专家和官员都同意,直接死亡人数确定比广岛和长崎
Thumbnail
這是去年就打的觀後心得,由自己的社群媒體轉載過來。 戰爭 就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只有20年的間隔來看,人類的確擅長遺忘,但至今已過了七十年卻並未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聽起來雖然諷刺,但結束二戰的原子彈,似乎確實嚇阻了下一場大規模戰爭,那從天而降的死神,帶著不公平的審判與毀滅之光,不僅給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