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是bab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在我12歲的時候,我老爸如果在大街上叫我“baby” 我應該會跟他翻臉。
但我的確在名古屋城觀光的時候,碰到了一個來自香港的家庭,爸媽帶著女兒出門旅行。
女兒看過去怎麼都有12歲以上(或許更像15歲...),因為天氣太熱,所以不想要跟爸媽繼續逛,想要一個人在休息區待著的發脾氣中,
母親從頭到尾好像都沒有說什麼話, 倒是身為父親的男人,不斷地訊問女兒: baby, 你想要跟爸爸媽媽繼續逛?還是baby 你想要自己一個人待在這裡?
女兒一言不發的臭著一張臉,看起來既不像是想要繼續逛,但似乎也不想要被一個人留在這。
我其實對女兒的決定一點興趣也沒有,我只是對父親一直稱呼自己12歲的女兒“bb”(廣東話發音的baby) 感到不解,當然也還有一點覺得不妥當。
這也不是我第一次聽到家長稱呼自己的小孩為“寶貝”。
明明小孩有自己的名字卻不叫,但卻是對這種通俗的暱稱有著莫名的執著。

兼六園的美景

兼六園的美景


也看到來自台灣的父母在金澤的兼六園放任自己的小孩在本來是寧靜美麗的日式庭園裡大聲喧嘩追逐,撿起地上的小石子互相丟擲。
父母完全沒有制止,連吭一句都沒有,只是繼續沈醉在拍照裡。
我有好幾次都想要上前勸止,但是老吳跟我說:教育別人的小孩不是我們的事。
這樣一說,我也覺得的確是,而靜靜的走開。

 之前老吳也曾經跟一些父母起過衝突,最常聽到的回覆就是:不過就是小孩子在打鬧啊,又沒有怎麼樣....
老吳最不爽的就是聽到那句:又沒有怎麼樣。
他有一次的回答是:是沒有怎麼樣,但是這裡是公共場所,不是你家,你不能要大家都跟你一樣接受你小孩在公共場所大聲講話,跑來跑去的當成你家客廳,這裡不是你家客廳,我也沒有必要忍受你家小孩。

那母親當場氣的罵老吳是神經病,老吳也不輸人的說她是個不負責任的母親。

家長一但被指責是不負責任的時候,心裡面就會那種“你憑什麼說我不負責任的“勝負感,這時候焦點已經不再是關於小孩子在公眾場所的禮儀教養,而是在於“我明明就是一個很成功的家長,你怎麼可以這樣說我”。
果不其然的,母親就像是炸毛一樣的開始對著老吳大吼:你憑什麼說我是個不負責任的母親!!!
老吳多半都能夠很冷靜地回答對方:光是你放任小孩在公共場所奔跑,完全不管其他行人還有自己小孩的安全。
大部分吵的這裡的時候,我就會把老吳拉走,結束這場對罵。

 也不是每一次老吳都會挺身而出,也有時候我們也會直接選擇視而不見。
不然出門的時間都拿來不愉快,好像也是挺蠢的一件事情。
還是把精力放在美好的人事物上吧。

奔五的老少女的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吳對於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會有一種莫名的堅持。 但在我眼裡看來是有點愚蠢。 就是會每天都想要吃一樣的料理。 比如說沾麵。 我們在日本不知道吃了多少碗拉麵、沾麵這類的料理,結果回來北京之後,看完阿湯哥的mission impossible,我問他中午要吃什麼? 他居然又跟我說了沾麵。 我當下馬上
雖然帶了ipad在身上,但是出門玩耍的期間,只有打開來放音樂還有在飛往名古屋的路上看了第二季的Murder in the building,一直到回來北京,才發現居然收到方格子的廣告分佣,又驚又喜的點開訊息,金額雖然不多,但是怎麼感覺好像中了幾千萬的樂透一樣。 從來也沒有想過居然有一天還可以因為
在金澤的三井花園飯店吃早餐的時候,吃到了這個好吃的烤麩,就去了當地市場買了一卷回來, 因此在煮關東煮的時候,放了兩塊下去一起煮。 旅行的意義也許就是把一部分的旅行回憶帶回到日常生活裡,延續旅行帶給我們的快樂。 這次去金澤前,就決定要買一個筷架回家,所以一路上只要看到有販售陶器的小店,我們都
  老吳被京都的小庭園給養壞,到了名古屋也到處在找帶有小庭園的小餐廳啊,小咖啡店的。 我一直跟他說,每一座城市有自己的風景,不需要這麼刻意,但老爺他本人就是不聽,很固執的一個老頭。 最後就在Aeon Mall名古屋則武花園讓老吳給找到了他要的風景。 不過這是從小花園換成大花園。  
出發前老吳研究了半天的名古屋天氣,原本說是我們抵達的前兩天,應該會下大雨。 沒有想到,大雨是下了,不過只下了半個小時,接下來之後的每一天都是好天氣,正確來說,是好到不行的一個天氣,36度的溫度,體感卻是45度。 我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想要躲在冷氣房裡吹冷氣。 就在我想著,啊!我可能不是一個不適合夏天旅
昨天晚上是久違的家宴。 前一陣子總是在旅行的路上,雖然我們今天又要出發去名古屋,但還是在出發前約了好朋友先來家裡一聚。 這次除了喝紅酒之外,還有喝了我們上次從日本帶回來的黑田庄,我是最近才開始喜歡清酒,老實說對於清酒認識真的是害羞的淺薄,有看到介紹說黑田庄是新派清酒,但我也沒有對老派清酒有多
老吳對於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會有一種莫名的堅持。 但在我眼裡看來是有點愚蠢。 就是會每天都想要吃一樣的料理。 比如說沾麵。 我們在日本不知道吃了多少碗拉麵、沾麵這類的料理,結果回來北京之後,看完阿湯哥的mission impossible,我問他中午要吃什麼? 他居然又跟我說了沾麵。 我當下馬上
雖然帶了ipad在身上,但是出門玩耍的期間,只有打開來放音樂還有在飛往名古屋的路上看了第二季的Murder in the building,一直到回來北京,才發現居然收到方格子的廣告分佣,又驚又喜的點開訊息,金額雖然不多,但是怎麼感覺好像中了幾千萬的樂透一樣。 從來也沒有想過居然有一天還可以因為
在金澤的三井花園飯店吃早餐的時候,吃到了這個好吃的烤麩,就去了當地市場買了一卷回來, 因此在煮關東煮的時候,放了兩塊下去一起煮。 旅行的意義也許就是把一部分的旅行回憶帶回到日常生活裡,延續旅行帶給我們的快樂。 這次去金澤前,就決定要買一個筷架回家,所以一路上只要看到有販售陶器的小店,我們都
  老吳被京都的小庭園給養壞,到了名古屋也到處在找帶有小庭園的小餐廳啊,小咖啡店的。 我一直跟他說,每一座城市有自己的風景,不需要這麼刻意,但老爺他本人就是不聽,很固執的一個老頭。 最後就在Aeon Mall名古屋則武花園讓老吳給找到了他要的風景。 不過這是從小花園換成大花園。  
出發前老吳研究了半天的名古屋天氣,原本說是我們抵達的前兩天,應該會下大雨。 沒有想到,大雨是下了,不過只下了半個小時,接下來之後的每一天都是好天氣,正確來說,是好到不行的一個天氣,36度的溫度,體感卻是45度。 我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想要躲在冷氣房裡吹冷氣。 就在我想著,啊!我可能不是一個不適合夏天旅
昨天晚上是久違的家宴。 前一陣子總是在旅行的路上,雖然我們今天又要出發去名古屋,但還是在出發前約了好朋友先來家裡一聚。 這次除了喝紅酒之外,還有喝了我們上次從日本帶回來的黑田庄,我是最近才開始喜歡清酒,老實說對於清酒認識真的是害羞的淺薄,有看到介紹說黑田庄是新派清酒,但我也沒有對老派清酒有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血濃於水、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字句來形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彷彿由天註定的緣份,到底有沒有個起始點?我認為是有的,剛好兒子出生在即,那就讓我們來藉由我朋友小孟來講一對親子要成為親子,是有多麼不容易,也是為何老玄對於那些不夠充分的墮胎理由為何總是那麼生氣。 小孟,一位時常關心老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切豹馬 你牽著紅髮紅眼小男孩走在百貨公司裡,他臉和國際選手千切豹馬的長相一個模樣刻出來。 沒錯,小男孩就是千切的孩子,則你是他的母親,你並沒有帶球跑路,只是你帶著孩子出遊玩,因為你跟其他好姐妹提議說“我們幾個帶著孩子出遊玩,再把家裡東西全部都帶走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小孩還在玄關脫鞋狀態就被長輩劈頭斥責:「阿是不會叫##嗎?看到人都不會叫」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血濃於水、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字句來形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彷彿由天註定的緣份,到底有沒有個起始點?我認為是有的,剛好兒子出生在即,那就讓我們來藉由我朋友小孟來講一對親子要成為親子,是有多麼不容易,也是為何老玄對於那些不夠充分的墮胎理由為何總是那麼生氣。 小孟,一位時常關心老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切豹馬 你牽著紅髮紅眼小男孩走在百貨公司裡,他臉和國際選手千切豹馬的長相一個模樣刻出來。 沒錯,小男孩就是千切的孩子,則你是他的母親,你並沒有帶球跑路,只是你帶著孩子出遊玩,因為你跟其他好姐妹提議說“我們幾個帶著孩子出遊玩,再把家裡東西全部都帶走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小孩還在玄關脫鞋狀態就被長輩劈頭斥責:「阿是不會叫##嗎?看到人都不會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