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8|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受苦與反抗】關於監獄的一些計算

圖片來源:報導者/攝影楊子磊

圖片來源:報導者/攝影楊子磊

到底要翻過幾個山頭
追到霧,追到秋天的柚子
冬天的橘子
追到那個精算師
問他到底怎樣
才算是故鄉​
──零雨〈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節錄

他從家裡拿一把椅子出來,搬到電梯前。凌晨時分,他的妻子、女兒在床上安睡,他親吻他們的臉頰,換好外出服,不大的行李箱裝進盥洗用品、幾件替換衣物,狀似要出門上夜班或是到遠方出差。然而他只是停在電梯前,坐下來,開始又一次漫長的守夜。1930年代的蘇聯,史達林大清洗的整肅下,在莫斯科或列寧格勒,像他這樣的人並不少。不願意讓所愛的人看到被逮捕時的狼狽模樣,於是穿得齊整,在樓梯口、大門邊等「他們」上門。英國小說家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的作品《時間的噪音》(The Noise of Time),以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契(Dmitri Shostakovich)為題材,描寫他每晚出門,當一個電梯看守員:「這讓他看上去好像控制著事態的發展,而不是受事態控制。提著行李箱離家的人,通常都會回來。穿著睡衣從床上被拽走的,通常不會。……重要的只有這一點:他看上去好像並不害怕。」

讀《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書中提及,「國安署經常在早上6點到家裡逮人,……清晨聽到門外有聲音便會以為是警察上門拘捕,試問誰能在暴政下安眠?」香港的監獄自然不能等同於蘇聯史達林時期的監獄,不變的是暴政下的任意逮捕、精神摧毀,不知何時敲門的惶惶威脅感,是慢性凌遲。一位小提琴家對蕭斯塔科維契描述他的被捕過程:「他們」夜復一夜來到他的公寓帶走某個人,從來不是群捕,而是每晚帶走一個,這種作法會讓那些留下的人,那些暫時倖存的人,那個最後一名被逮捕的人,將恐懼升過喉頭,到達頂點。

陳健民的書寫中,從審判到入獄,沒有驚惶之感,而有一種難得的從容。判刑時不呈上社會賢達的求情書也不自辯,陳健民身為中壯輩,不為自己求情,反而掛心老的小的,聽到年事已高的朱耀明牧師,以及兩位學生領袖都被判緩刑或社會服務令,不必入獄,便放下心來,對在旁聽席上的太太「做了一個OK的手勢」,下一句接的是「她卻只是一臉茫然,沒作出任何反應。」想當然爾,太太不能理解,明明宣判入獄,為什麼比OK手勢?為什麼還雲淡風輕,彷彿事不關己?

舉重若輕,是這本預期沉重的《獄中書簡》最好看的部分,朱利安‧巴恩斯拿來寫蕭斯塔科維契的那句話也可用在陳健民身上:「他看上去好像控制著事態的發展,而不是受事態控制。」

從容的「控制感」來自於陳健民的預先準備,這與他多年來參與培力中國公民運動的背景相關。陳健民熟悉中國運動組織者入獄前的「必修功課」:不吹冷氣、洗冷水澡、降低物欲、打坐靜心。入獄前兩年,陳健民已經不吹冷氣。審判前,他做風險控管,提前從香港中文大學退休。漫長的審判過程中,他預感山雨欲來風滿樓,官司可能無法善了,他從刺殺希特勒失敗而被處決的潘霍華牧師身上體會到「沒有廉價的恩典,人必須為自己的信仰付上代價。」宣判當日,他在心裡計算,原本16個月的刑期,如獄中表現良好,沒有犯規,扣減三分之一刑期後,大約是坐一年的牢,尚堪忍受。牢獄之災亦是一種「計算」,陳健民認為,雨傘運動之後的種種政治迫害、秋後算帳,令社會瀰漫強烈的無力感,審判與入獄重新凝聚向心力,是公民抗命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經過計算,付出代價,忠誠受苦。首先,他要將牢坐好,「所謂坐得好,就是不要給他摧毀。這也是一種抗爭。更多人也應該有這種準備,這樣一大群人沒有被他們毀掉,是很重要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陳健民帶著一雙澄明的眼睛,身為一個社會學家,到獄中做他獨一無二的「田野」調查。若激憤、悲壯的情緒遮蔽了視線,我們就不能得到這樣一本非虛構報導寫作─獄中人類學日誌。儘管他必須退化為一個幼兒,一條裸命,他不再是大學講堂講授邊沁、傅柯與環形監獄的教授,在規馴得厲害的牢籠中,他像個幼兒園學生,眼不斜視,手不亂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隨時準備接受劈頭下來的訓斥辱罵。

「計算」這個詞常令人感到精明、世故甚或狡詐。陳健民式的計算法則是清明透徹,是漢娜‧鄂蘭的「責任與判斷」,是在苦難面前測量己身的邊界與極限,秤一秤天秤是否等重、勇氣與怯懦的斤兩。

勇氣與怯懦像是雙生子,如影隨形,相應相生,勇氣易寫,怯懦難言。一個政治犯、獄中的受難者,在他人的眼中總是光亮明鑑、勇氣滿溢。陳健民在書中提到南非的曼德拉,在獄中度過二十年歲月,發覺種族歧視滲透至每一個角落,黑人囚犯衣不蔽體,麵包總是少一塊。曼德拉在獄中繼續抗爭,爭取黑人白人囚犯享有同等權益,「堅信革命要從顛覆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不義開始。」陳健民抗爭路上的「手足」邵家臻實踐曼德拉精神,也在獄中爭取犯人權利,爭取改善監獄的環境。

陳健民自知不如人,很誠實地坦露他的軟弱:「我倒沒有這種能量。參與政治多年,我只想躲在獄中看書、跑步、靜觀其變。……對於監獄種種,我不帶牢騷地先去經歷,細味箇中苦澀。」在娛樂八卦節目的罐頭笑聲中讀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想弄清楚為什麼民主在中國始終沒有發生?持續追索大哉問,也能安於小確幸,拾起學術生涯多年絕緣的小說閱讀,讀艾莉絲‧孟若筆下北美單調孤寂的小鎮生活,也跟著曾參選總統的另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爾加斯‧尤薩來到南美洲,體驗秘魯的奇情與背叛。陳健民於2019年4月底入獄,一個多月後香港反送中運動風起雲湧,昔日的佔中三子深陷囹圄,注定錯過、只好錯過、安於錯過,流刑地反而成全難得的「安息年」,對一個經年累月「在路上」的學術與社運工作者而言,讀閒書如天降甘霖,如幼鹿渴慕溪水,「讀著讀者,不知道花落花開、滿頭華髮,身體疲憊卻心靈滿足地度過了這326天牢獄歲月。」

另一位坐監的典型是捷克的哈維爾,在家書中牢騷不斷,挑剔著前來探監的妻子,陳健民從莽夫身上看到的是「對抗極權,無權者最有力的武器便是活在真誠中─講真話……無懼展現軟弱卻真實的本相」。

無懼展現軟弱卻真實的本相,回到蘇聯的蕭斯塔科維契,極權下的作曲家首先熬過1936年歌劇首演,歌劇「愛好者」史達林蒞臨現場,很不幸地貴賓包廂位於打擊樂和銅管樂上方,更加不幸的是那晚樂手特別賣力演奏,不斷敲擊「偉人」的太陽穴與耳膜。史達林是拿著斧頭的園丁,那些犧牲者,只是樹木被砍伐時飛濺出來的碎片,隔日《真理報》頭條,形式主義者蕭斯塔科維契,背離俄羅斯民族傳統,如狗吠豬嚎刺耳粗鄙不堪。鐮刀揮下,蕭斯塔柯維契以為他會死,「他總是很守時,赴死時也很準時。」每晚他準時提著小行李箱守在電梯前,從1936年夜夜凌遲到1953年,史達林的瀕死時刻。史達林本人沒有力氣檢查他了,體制派遣一位「導師」,一個嚴肅的社會學家,指定書目(全部由史達林同志的著作組成)並隨時抽考,幫助他自我改造。

導師問:「我知道你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但跟我們偉大的領袖比起來,你是誰?」蕭斯塔柯維契思考後嚴肅地回答:「跟首長相比,我是一條蛆蟲。」導師很滿意地說:「看來你已經擁有健康的自我批判意識!」

「我是一條蛆蟲。」像顆老鼠屎流傳久遠,卻少有人提及,儘管導師三申五令再三提醒,家裡怎能沒有史達林的畫像呢?蕭斯塔柯維契抗拒著,始終沒掛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