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否需要清楚 I 關於溝通的現實問題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邏輯清晰、表達完整這些原則,對於日常的溝通是重要的嗎?

我想,會出現這種討論的狀況,幾乎不會有否定的結論,但弔詭的是「有用」的事物,通常也無須被人強調。

譬如說健康,當人還年輕時,再多的前人勸戒也擋不了熬夜追劇的衝動,反而年紀到了身體出現狀況自然就懂得收斂,又或者許多被認為重要的知識,如學校教育的數學、英文等等科目,出了社會後都還了大半給老師了,等到進入職場發覺這得會,才回去惡補。

重要的東西未必是有用的,有時反而有用的東西才是重要的。

對我來說,把自己的意見想清楚、完整的表達,這是非常基本而重要的原則,但就是沒有人在屌這塊,或者說是派不上用場,像是所有社群貼文、聊天訊息的各種錯字、漏字、一句話要分十段訊息回,之類種種的現象,其實現實社會根本不在意邏輯清晰、表達完整這些溝通原則,而且還能運作得還好!?

這些只是出自個人經驗上的混為一談,本篇會分三段,討論部分狀況下看上去糟糕,卻依然管用的溝通方式。

溝通原則

老樣子,先來定義這次要討論的課題,也就是一開始提到的原則,邏輯清晰表達完整,用白話的方式說,也就是想清楚說明白

雖然在不同的情境下,這也會上升到不同的難度,比如說想清楚人生未來的方向,或是說明白為何業績無法達標的障礙,但姑且這邊就以最低的標準,也就是一句話出去,前後內容是通順的,不會突然讓人摸不著頭緒,或是缺了重要資訊需要讓對方腦補,同時用字遣詞是正確的,沒有文法、用字的錯誤。

基於我之前的文章中討論過的一維繫有意願的互動,這是不論任何情境下都值得維持的原則(雖然那時是單指網路上的交流)。

更進一步可以參考到哲學家Grice的「合作原則」,這邊我就不過多展開篇幅。

要是我方表達的內容,無法傳遞給對方完整的資訊,使得對方需要靠猜測、腦補、直覺來做反應,很大的機率會導致誤解的產生,也同時會增加溝通成本,大大減損溝通意願。

但是反過來說,要是溝通意願能維繫住,或是無視那些溝通成本,其實也不用花那麼多心力表達清楚?

至少我的生活經驗中,多的是不重視這些的人。

無效溝通?

接下來的部分,我想用兩個情境來舉例,現實生活中不重視原則卻依然溝通順暢的狀況。

通靈

工作上時常會碰到某種狀況,也許是主管或是業主,毫無來由的丟出某個想法,或是指著隨意找來的範例要求照做,而下屬要靠不充足的資訊來展開作業,通常這被稱為「通靈」。

或許是我身處設計產業,要處裡的多數都是感覺問題,即便再怎麼詳細說明,那種「顏色在深一點」、「想要簡單一點的奢華風」的需求也只會更讓人混亂,但除此之外,我認為克服這個障礙,也是成為合格專業者的必經門檻,或許甚至不侷限設計領域。

我姑且分作兩種狀況說明,當要求來自主管時,要是有那種能手把手、每個步驟仔細說明的那當真遇上貴人了,但主管也是吃人頭路,有他份內的工作,哪有空閒慢慢調教下屬,肯回答問題就已經很好了,如果作為下屬的只能等待上級指示,而無法自己主動,那只是把自己當成學生,永遠無法成熟。

另一種是當要求來自業主,這又是更實際的問題了,我們會認為業主從來不把需求說明清楚,但要是業主有那種能力,又何必來尋求專業?如果無法解決問題,作為專業者的價值何在?

在職場上,面對眼前各自的難題,我們都是第一線的處裡者,不管是需求不明要進一步確認,或是技術障礙要主管支援,都是當事人要下決定判斷,而只有從他人的看護中獨立,才能稱得上是成熟的專業者。

那要是無法主動應對要求呢,要不是菜鳥、或者是進入安靜離職狀態,這都不會是長久之計,要是沒有主動維繫交流的意願,遲早會真的辭職。

局外人

社群平台上有時會遇上一些......,看上去支離破碎的發言,像是那種一句話要分十次訊息、或是很明顯沒有選字,錯字、漏字,省略主詞受詞,搞得很容易誤解指的是自己還是什麼人,糟糕一點的就是那種每個字都認得,但合起來卻很難讓人讀懂這說了什麼的句子。

總覺得又要來老人數落年輕人的狀態,像是小時候給長輩念「字都不會寫」,結果現在看年輕人怎麼字都不會打,歸功於社群平台、手機、短影音之類的興起,年輕世代看不了長文什麼的布拉布拉,這部分我不就不多作著墨,國文能力不行的老人也是一堆,其實根本沒有會不會,就只是不重視自己發出的意見,也不尊重交流的其他人。

只是看著這種很容易誤解的話語,還可以一小群人,或根本只有他自己也能講得很開心,我就......也很開心地看戲,等著什麼時候會引爆,但有的時候也會納悶,這種對話怎麼能夠接得上?

話說有個關於一個人聰不聰明的指標,其中一項是是否具有跳躍思考的能力,也就是不需按順序推展話題,當普通人還停留在A、B、C話題時,聰明人卻可能跳到A、D、G等話題,跟不上純粹是頻率不對,而前面的或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頻率不對吧。

多數會讓我納悶的,並不是那種程度落差的頻率不對,而是那種很比較私人的話題,像是那種跟熟識好友的對話、抱怨,也因為熟識,因此並不需要刻意修飾字句,然後當這種內容出現在幾百幾千人的社團、群組、甚至在巴哈動畫瘋的彈幕層出不窮,一種把全家當自己家的粗俗感毫不掩飾。

說不上意外,或是對這種現象感到困惑,而是不在圈子中,站在一種作為局外人的視角看著對話進行,會明白自己並不想參與進這種聊天中,而參與其中的多半也是相同頻率才能聊得起來,對話的呈現本身就是一種篩選。

語言之外

先整理一下,前面說到的部分,關於缺乏整理過的訊息,通常容易讓人誤會,進而減損互相溝通的意願,但在一些情境下,這些問題卻不會妨礙溝通持續,除了像是工作場域下,會讓人有「意願」去主動延續溝通以外,缺失的訊息依然需要透過其他方式來弭平,下面就來說說這些語言之外的「通靈之術」。

表演

社會學家高夫曼在他的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提出,我們的表達行為都包含著兩種不同的信息,分別是給予與流露,當同事立了件大功時,我們會給予稱讚,但不怎誠懇的假笑卻流露出羨慕忌妒恨。

流露是語言以外的訊息,語氣、表情、肢體種種呈現,那怕一字不說,沉默的空檔本身就能說明很多事。

有些話或許不需明說,心底的想法早已表露無遺,這是溝通中的永恆矛盾,我們既可能通過極少的交流就抓住對方心底的盤算,卻也會因為錯誤的判讀對方的心思而產生誤會。

語境

以前面兩個例子的共通點,都是建立在特定情境下的對話,如果不是為了工作,我想沒有人會費心思理解業主的喜好,如果不是處在同樣頻率,局外人想參與對話也會很費力。

語言的侷限性並非是無法說清楚一件事,而是當我們面對真實的對象時,不由自主地會揣測對方的意圖,「他解釋這麼多,是以為我笨,不懂怎麼做事不成?」「也不多解釋一點,是要人怎麼做事?」真是太難了。

而當侷限在語言本身,也就代表我們沒有看見話語背後的意圖,我們在和誰對話、在什麼場合對話、彼此關係如何,這些影響我們該如何詮釋言語的含意。

公司是開來賺錢的,員工對於主管需求的理解,就應該朝向「高價值」的選項來思考,這邊的「高價值」就是左右理解的價值觀原則,看主管的認知是追求品質,或是講求效率。

這些標準通常也難以明言,而是一種像是潛規則或是文化一般的存在著,像是與多年朋友的交往,自然也會找到彼此之間的默契,沒有這默契則根本不會走到一塊。

當進入溝通雙方的語境,即便是模糊的表示,也能有理解的空間與途徑,拼湊出缺失的資訊。

給點尊重

現實世界裡,有用絕對是大於正確,那怕實際上會產生意外的機率頗高,要是能湊合著過,大多數人並不會找到正確的方向再上路,畢竟重要的事是學不完的。

既然如此,得過且過,那又何必廢話再多呢?

湊合著有用並不代表好用,想到一個類比,同樣作半導體代工,為何台積電比三星報價更高卻依然滿單,良率高嘛。

用感覺、感受、直覺、腦補、猜測多半也能有效率的解決日常大半溝通問題,但伴隨而來的不只是容易誤會,這種對自己文字不重視的態度,我也不覺得需要回報以多少認真的意見了。


參考來源:湯質看本質


👉有光的地方【Matters

avatar-img
37會員
101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自那個光 的其他內容
狀況是這樣的,當我們與人進行溝通,理應雙方都可能需要進行一些調整,互相協商,最後才能達成雙方的共識,當然有的人壓根不這麼認為,那麼一旦要打交道的對象,在交流開始前就已表現得毫無轉圜餘地,還有溝通的空間嗎? 這一篇最主要想區分對於「否定」的觀點,以及該如何面對的態度。
我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像是有的問題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問什麼,又或是回答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回些什麼,問題跟回應是沒有交集的,因為最近看見的事件,就用這篇來回應這個現象。
本文資訊取自網路及個人經驗,為理性個人主觀推論,不為理論正確性保證。 一直以為討論、溝通這些,都是要建立在所謂理性之上,這是為了找到雙方對事情的共識,找到一個平衡的點,結果這次就碰壁了。 事情過後才想通癥結所在,搞懂為什麼有些討論就是在雞同鴨講?以及,為什麼在一些社群裡越來越容易讓人感受負面?
挺掃興的,還是說無奈?在留言看到這種話語的時候,有種既想說點什麼,又有為什麼要自找麻煩的感受。
雖說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但類似抱怨、發洩、討拍的情緒言論,對其他人卻是毫無任何價值可言,我以前曾經寫過一篇「停止你的抱怨行為!」是針對抱怨者本身來寫,而這篇就是轉向說明,為何我們不須聽見抱怨發洩的情緒言論。
狀況是這樣的,當我們與人進行溝通,理應雙方都可能需要進行一些調整,互相協商,最後才能達成雙方的共識,當然有的人壓根不這麼認為,那麼一旦要打交道的對象,在交流開始前就已表現得毫無轉圜餘地,還有溝通的空間嗎? 這一篇最主要想區分對於「否定」的觀點,以及該如何面對的態度。
我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像是有的問題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問什麼,又或是回答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回些什麼,問題跟回應是沒有交集的,因為最近看見的事件,就用這篇來回應這個現象。
本文資訊取自網路及個人經驗,為理性個人主觀推論,不為理論正確性保證。 一直以為討論、溝通這些,都是要建立在所謂理性之上,這是為了找到雙方對事情的共識,找到一個平衡的點,結果這次就碰壁了。 事情過後才想通癥結所在,搞懂為什麼有些討論就是在雞同鴨講?以及,為什麼在一些社群裡越來越容易讓人感受負面?
挺掃興的,還是說無奈?在留言看到這種話語的時候,有種既想說點什麼,又有為什麼要自找麻煩的感受。
雖說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但類似抱怨、發洩、討拍的情緒言論,對其他人卻是毫無任何價值可言,我以前曾經寫過一篇「停止你的抱怨行為!」是針對抱怨者本身來寫,而這篇就是轉向說明,為何我們不須聽見抱怨發洩的情緒言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在工作合作中,溝通不完整可能造成的誤解與問題,並提出完整溝通的四個關鍵元素。透過反思實際案例,本文強調情感表達和共識達成對於增進合作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完整溝通,以避免衝突與不必要的摩擦。
Thumbnail
在職場上,有效的溝通對於工作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透過本文,您將瞭解到在寫 email 時應避免的錯誤,以及如何練習補足溝通上的代溝。作者分享瞭解決溝通問題的技巧,並敦促讀者注意重要的溝通技能比單字量更重要。
Thumbnail
業務與研發之間的溝通是職場一大挑戰,常因認知差異產生誤解,影響工作氣氛與專案進度。 透過本文提出的三點提醒,設定對應方案來打破專業壁壘,就能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門合作關係。
人們都說溝通很重要,但你曾經仔細思考過溝通為什麼重要嗎?   今天想分享一些我個人的經歷與整理。   在我剛出社會時,我還不懂溝通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溝通很重要。我在缺少了這項能力的情況下走了幾年,發現要做的事、想做的事都困難重重,其中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沒有人願意聽我的,周圍的人不理解我的痛苦..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相當有趣,是盤點20 項職場人最重要的軟硬技能,其中溝通能力榜上有名,如何減少溝通成本、達成高效合作、進而成功議價,或成就專案成果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到的挑戰之一。 然而,對有些人來說,最困難的並不是不知道如何開始溝通,而是常常表達的不夠具體,像我的同事H,有次曾經和主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職場萬年難題中,溝通絕對是榜上有名的問題之一。溝通不良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表達能力不好、態度口氣讓對方覺得不開心等,各種狀況導致溝通無效。 這篇文章要來探討的其中一種是,有些人會一直批評同事很難溝通,但實際上他根本沒有在溝通。
Thumbnail
近期在上一門溝通技巧與觀察的課程,我想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技巧,從一般的人際關係到職場管理位階,甚至到更專業的治療性關係,當中如果缺少這兩個要素,在一般關係進行上溝通會出現阻礙,在職場溝通上會失去目的且沒有效率,在治療性關係溝通上會很難建立彼此的信任,因此當這兩者並行時才能維繫人與人的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溝通常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實際上,它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關鍵。想當然地認為我們已經有效溝通了,這是一大誤區。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的信息已經清楚傳達,但對方可能完全沒有接收到我們預期的信息。這種情況在家庭、朋友圈中,乃至工作場所都很常見。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可能跟室友說了“這地方亂七八糟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在工作合作中,溝通不完整可能造成的誤解與問題,並提出完整溝通的四個關鍵元素。透過反思實際案例,本文強調情感表達和共識達成對於增進合作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完整溝通,以避免衝突與不必要的摩擦。
Thumbnail
在職場上,有效的溝通對於工作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透過本文,您將瞭解到在寫 email 時應避免的錯誤,以及如何練習補足溝通上的代溝。作者分享瞭解決溝通問題的技巧,並敦促讀者注意重要的溝通技能比單字量更重要。
Thumbnail
業務與研發之間的溝通是職場一大挑戰,常因認知差異產生誤解,影響工作氣氛與專案進度。 透過本文提出的三點提醒,設定對應方案來打破專業壁壘,就能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門合作關係。
人們都說溝通很重要,但你曾經仔細思考過溝通為什麼重要嗎?   今天想分享一些我個人的經歷與整理。   在我剛出社會時,我還不懂溝通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溝通很重要。我在缺少了這項能力的情況下走了幾年,發現要做的事、想做的事都困難重重,其中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沒有人願意聽我的,周圍的人不理解我的痛苦..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相當有趣,是盤點20 項職場人最重要的軟硬技能,其中溝通能力榜上有名,如何減少溝通成本、達成高效合作、進而成功議價,或成就專案成果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到的挑戰之一。 然而,對有些人來說,最困難的並不是不知道如何開始溝通,而是常常表達的不夠具體,像我的同事H,有次曾經和主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職場萬年難題中,溝通絕對是榜上有名的問題之一。溝通不良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表達能力不好、態度口氣讓對方覺得不開心等,各種狀況導致溝通無效。 這篇文章要來探討的其中一種是,有些人會一直批評同事很難溝通,但實際上他根本沒有在溝通。
Thumbnail
近期在上一門溝通技巧與觀察的課程,我想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技巧,從一般的人際關係到職場管理位階,甚至到更專業的治療性關係,當中如果缺少這兩個要素,在一般關係進行上溝通會出現阻礙,在職場溝通上會失去目的且沒有效率,在治療性關係溝通上會很難建立彼此的信任,因此當這兩者並行時才能維繫人與人的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溝通常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實際上,它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關鍵。想當然地認為我們已經有效溝通了,這是一大誤區。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的信息已經清楚傳達,但對方可能完全沒有接收到我們預期的信息。這種情況在家庭、朋友圈中,乃至工作場所都很常見。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可能跟室友說了“這地方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