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2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出神入話談月老

有人說今天七夕是華人的情人節,但是一般情人還是會以二月十四日的西洋情人節來表達情意。

有學者認為,情人節不該是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而是應該訂在上巳節(農曆三月三日),應為早在唐朝,到了上巳這個節日時,就像現代學生辦聯誼一樣,是古代未婚男女可以大大方方一起出遊踏青的日子,甚至大家自由自在地在廣場空地跳舞,據說還會在在河邊洗澡,大家藉著這些活動尋找心動的對象。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到了理學興盛,對女生要求嚴謹戒律的宋朝,元宵節才是真正的情人節。因為元宵這天,家家戶戶點燃各式彩燈,街上有許多表演與攤販,平常不能拋頭露面的未婚女孩子,這時候才能假藉著出門賞燈,與男生約會。

這兩天正在看經典雜誌出版的「出神入話」,是2020年疫情爆發後在雜誌連載的專欄集結成書。訪問了台灣120座宮廟,完成十三篇報導,詳細介紹了此時此地,台灣民眾與神明互動的生活,除了耳熟能詳的媽祖、土地公之外,還有月下老人、文昌、財神、醫神、瘟神、動物神……等等,也包括了神像、神轎、香燈、彩繪……等相關的篇章,也有關於家將、神將、官將等相關陣頭的敘述,還有關於乩童的專章,看了之後,才真正明白我們生活中多多少少會接觸到,但卻始終搞不太清楚來龍去脈的儀典與習俗。

七夕情人節大家想到的就是月下老人,而祭祀月下老人最出名的就是台北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不過廟既然是城隍廟,主祀神明當然是城隍,所以來此祈願時,備妥供品、金紙、點上清香祈拜時,第一句一定要說:「誠城隍老爺做主。」下一句才是:「請月下老人幫忙。」最後則說:「眾神明保佑。」

不過隨著時代演變,民間信仰通常是很能夠適應社會變化與需求而調整,高雄鼓山的地獄殿,因為問事的民眾很多都與感情困擾有關,因此2019年雕奉了月下老人,更有趣的是,還多了一尊較少見的斷緣仙師。月下老人牽緣,斷緣仙師則斬斷情緣,這也是因應現代社會情感流動率高,所產生的新需求。

斷緣仙師的造型是右手拿摺扇,意指扇(散)去緣分,左手持金斧頭而不是剪刀,因為俗諺說「剪不斷,理還亂」,所以是用斧頭,毫不留情地劈斷緣分。

高雄地獄殿在問事服務的統計上,事由為「感情」的比率約為四成,而這其中,同志朋友來問的高達五、六成以上,而且有一直增加的趨勢。

這是一本很好看、也很實用的書,身為台灣人,理應知道台灣的民間信仰,不管我們是信或不信,至少可以藉由閱讀此書而貼近台灣民眾的「集體潛意識」,融入這個與信仰共榮共存的有情社會。

 

你會過情人節嗎

     你會跟伴侶一起安排過情人節的紀念活動嗎?

    或許你過的不是七夕情人節,而是2月14日的西洋情人節。當然,熱戀中的人應該是兩個節日都會過的,因為要利用機會表達浪漫的情意。

    牛郎織女因熾熱的愛而男不耕女不織,被迫拆散後,兩人情意始終不變,感動喜鵲搭橋讓他們得以一年一會,這個傳說浪漫但也寫實。你比較喜歡這個故事還是西洋情人節華倫泰修士的義舉?

    傳說在西元二百多年,古羅馬皇帝為了戰時兵源所需,命令所有單身男性都得從軍,為了避免民眾逃避兵役,也同時規定這段期間,所有人不准結婚。但是基督教修士華倫泰不理禁令,仍然替男女證婚,結果在2月14日這天被處死。後來民眾感念華倫泰成人之美的義舉,將2月14日訂為華倫泰紀念日,也是現今情人節的起源。

    在許多不同產業的行銷之下,近代世界各國的民眾幾乎都會慶祝情人節,甚至演變出更多的相關節日,比如日本的白色情人節,在2月14日情人節過後的一個月,訂於3月14日。

    日本女性習慣在情人節時送男生巧克力,到3月14日的白色情人節,換成男生回贈禮物給女生。若是男生回贈甜甜的糖果,代表「我喜歡你,請你跟我交往」,因為糖果象徵只溶你口的甜蜜關係;若是男生送餅乾,則代表「只希望保持好朋友的關係」,因為餅乾象徵彼此的關係是輕輕脆脆的即可;至於回贈棉花糖代表「你的好意,我心領了」,算是一種拒絕吧!至於送法式馬卡龍,表示「你是很特別的」,應該算是一般朋友以上,但尚未變成真正男女朋友的曖昧關係吧?用馬卡龍代表這種特別的心意據說是馬卡龍價格高,帶有高貴感的涵義。

白色情人節的起源來自日本福岡縣的萬盛堂糕點鋪,1977年時店老闆想出的促銷點子,提倡將3月14日訂為棉花軟糖日,用來象徵「你贈送我巧克力的好意,我用輕柔的心意回禮。」這個點子促發日本全國飴果子工業協會的靈感,這個糖果公會隔年就將3月14日訂為贈糖果日,並且在1980年起擴大在全日本宣傳。

其實不管只是為了促銷或為了好玩,在世界各地都不斷有新的紀念日產生。據說高雄中學跟高雄女中有送飲料日,而師範大學也有西瓜節?

我喜歡節日,不管什麼節日,因為節日可以讓我們在一成不變,平淡的日子當中,有一個駐足的機會,可以回顧過往,也可以重新開始。

 

元宵節就是情人節 

     元宵吃湯圓點花燈的習俗從漢武帝時代開始,到了唐朝已演變成全民性的狂歡節。唐朝的民風自由開放,生活原本就浪漫多采多姿,但是到了宋代,宋明理學興起,禮教道德對年青男女的束縳愈來愈強,所謂男女授受不親,女子未出嫁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父兄至親,無法得見其他男子。幸好有元宵這個狂歡節,提供了青春期男女相遇邂逅一年一度的機會。

    宋朝把原本張燈結采的時間從三天延長到五天,每到元宵,城市裡燈火通明,家家戶戶燃點各式彩燈,大街亮如白晝,夾雜著藝文表演,通宵達旦,平常不允許拋頭露面的年輕女孩,這時候也可以出門賞燈,提供了舒解壓力的狂歡機會,有點類似現代外國的嘉年華會呢!

    也因此我們從宋詞中看到許多「人與黃昏後」「相思」的詩詞,多少青年男女在元宵賞燈裏一見鐘情,要嘛不是接著私會後花園,不然就是雙雙私奔。

    不過到了現代,元宵對男女交往的意義顯然沒有那麼重要了,因為天天可以是情人節,天天可以私會後花園,不過,我喜歡過節,因為節慶可以在平淡一成不變的日子裏劃分出段落,讓我們在每個結束時省思,在每個開始時有重新振作的勇氣與力量。

    祝大家情人節快樂,有情人皆成眷屬,天下眷屬皆為有情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