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韓劇《假面女郎》整形背後的心理學

假面女郎劇情介紹

《假面女郎》(韓語:마스크걸,英語:Mask Girl)為Netflix於2023年8月18日上線的原創韓國劇集,改編自韓國漫畫家Memi、HeeSe創作的同名網漫,由影片《抓住救命稻草的的野獸們》的導演金容勛創作劇本並執導。內容講述對外貌感到自卑的上班族金貌美,每天晚上用面具遮臉作網絡直播的BJ活動,過程中她捲入了意想不到的連環事件,恩怨情仇的故事由自卑與整容之間展開。

圖片取自《假面女郎》

圖片取自《假面女郎》

為什麼我們會想整形?

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是表示患者對於自己的身體,有著強烈的「我很醜」想法,可能會覺得自己鼻子不夠挺、手腳不夠纖細,總之只要是對身體的不滿強烈到認為「這是一種缺陷」,甚至為了這個不敢出門、想要自殺,就可能有BDD的問題。

美國顏面整形重建外科醫學會(AAFPRS)、也是全球最大的顏面整形外科醫師協會統計,發現在2017年要求整形的患者,有55%都是希望「自己自拍變好看」,因為他們要上傳到社群軟體上。協會認為,社群軟體的文化效應,已經改變了過去要求整形的思維。

圖片取自《假面女郎》

身體臆形症其實不容易發現

身體臆形症是身心科方面的疾病,病人往往不願意到身心科就診。根據2006年澳洲學者Castle等人所發表的文獻,估計身體臆形症的盛行率大約在0.7%至2.3%。然而,因為這類病人常會去尋求非精神科的醫療,只有一部份的人會在精神科就診,所以盛行率容易被低估。在某些特定的機構,像皮膚科或整形外科部門,會有較高的盛行率,大約6%至15%,在性別方面,男女比例並沒有太大差異。在發病的年齡層分布,有一部分是在青少年及成人早期,因為此時期身體正歷經巨大轉變,對身體的感覺會相對敏感,另一個好發病的時期則是在停經後。

病人往往會過度關注自己的身體形象並對微小缺陷過度想像,造成生活上的痛苦。在受到關注的部位方面,根據Phillips等人收集了200個身體臆形症的個案,去統計不同性別的差異,結果發現,男性比較關注的部位依序為性器官、肌肉質量及頭髮髮量;反之,女性會比較關心體重、乳房、大腿及小腿是否勻稱,然而這些受關注的部位,也跟個人的社會文化背景有關。

身體臆形症成因

身體臆形症致病的機轉到目前仍然不明,可能跟血清素及多巴胺系統有關。個案會出現一些強迫性的行為,像重複的照鏡子,過度的化妝及打扮穿著,過度的節食或運動,甚至灌腸,自我傷害,強迫自己去看一些美容或時尚雜誌,長久下來,個人的自尊心也會低下,有些病人會變得不敢出門,影響到社會及職業的功能,甚至出現社會互動焦慮與隔離。

整形真的就都好了嗎?

對於自己外表要求很高的人,會想透過整形更提升外表好看的形象,然而審美是會隨著時間轉變,同時整容的地方也會隨著時間產生變化,像是抽脂的地方有可能會變成脂肪轉移到其他地方,原本抽脂部位的凹陷,更會讓外觀變得不好看。也曾看到新聞沈迷於整容當中,把自己的外貌變得非常不自然,最後因為整容的不可逆性,對於外表的擔心與不自信,反倒讓心理狀況出了問題。

最後,對於外貌的評價,很難以單一的標準去判斷,真正需真的是建立起對自己的自信以及如何過濾掉外界他人的雜訊。

圖片取自《假面女郎》


https://heho.com.tw/archives/2695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61519/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Jamie.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