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再談《山道猴子的一生》

前文提及「山道猴子的一生」這個上下兩集的短視頻,竟然在短短一個月之內獲得超過1200萬的點閱率。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個在超商工作的年輕人,為了得到認同,超額借貸,購買重機並花巨資改裝,在女友前裝闊,對同儕吹噓,極端在意社交媒體上的點”讚"數。最後女友移情別戀,友情決裂,債務無力償還,於一次跑山尬車時撞上對道來車…。

網上諸多文章探討此故事,有的從理財,有的從教育,有的從心理,有的從社會,不一而足,總之,小小故事卻受到大大重視,因為從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獲得某種啟發。我本來以為問題出在沒有停損,沒人提點。然而在超粒仔針對此故事的分析視頻下面有則留言,特能引發共鳴。它的意思是:人有自毀的傾向,對於處於自毀路徑上的人,你再怎麼勸說,你再怎麼提點都沒什麼用。他自己不知道該停損嗎?他自己不知道正確的路徑嗎?然而,天性促使他繼續往前—即便會墜入深淵。而此留言得到猴子視頻作者的留言:「完全正確」。換言之,視頻作者可能是看多了,聽多了類似的情節(否則製作不出如此貼近現實的作品,從而引發爆炸性的討論和共鳴。),從而得出如是的結論。

除非當事者有意願,否則任何外界的介入都將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有些事,我們也知道怎麼做是對的,然而就是做不到。

唐朝詩人白居易和鳥窠禪師有一段公案,白居易問鳥窠禪師:「道是什麼?」禪師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駁:「三歲小兒能道得」,鳥窠禪師說:「三歲小兒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