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總是害怕改變和創新?其實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跟過去的一天不一樣,可是我們照樣每天早上起床,不會因為害怕這是新的一天而不起來。可是我們為什麼害怕改變、害怕新的嘗試?」—《一一》
因緣際會之下,有幸因為《一一》認識到楊導,當時的我剛好就讀大學一年級,透過《一一》實在是領悟不少且令我感觸深刻,甚至因而開始創造另一個新的人生觀。而在2000年的經典作品《一一》(A One and A Two),楊導著觀眾進入了一個家庭中充滿混亂和無秩序的世界,但之中有趣的是,最能看清事態的卻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那位名叫「洋洋」的純真靈魂。這部電影如同一面鏡子(同為我們自己的另一面),反映出成年人時常被生活的零碎和簡單之事綁架,而我們有時需要一個純真的靈魂來喚醒我們內心的真諦。或許諷刺的是,當人們長大後,他們常常會過度看輕或忽略一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另一半的事情),而這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
隨著時間的流逝,生活在變遷,我們才會逐漸意識到「人生不過如此」,並且開始學會適應改變,挖掘新的事物,以繼續前行。一生總是在漫長和飛快之間交替,而我們有時候會為了包袱和掙扎而浪費寶貴的時光。然而,如果我們能夠學會放下這些負擔,品嘗人生交出的每一個「樂章」,那麼我們將能夠更深刻地體驗到生命的美麗和奇妙。這正是《一一》所帶給我們的啟示,一個純真的心靈可以教導我們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精彩。
「你看這些房子,我越來越分不出它們了,是我設計的,不是我設計的,看起來都一樣,有我,沒有我,好像越來越不重要了。」—《青梅竹馬》
第二部觀賞的楊導作品正是1985年上映的經典影片《青梅竹馬》(Taipei City),是感觸第二深刻的楊導電影,即使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依然能夠理解當時城市之間的矛盾。電影以台北這座城市為背景,生動地描繪了一個城市的變遷如何影響人們的情感和自我。故事中的角色們,在這座不斷變化的城市中,不論是情感上還是自我認同上,都經歷著拉扯和抉擇。
正當整個城市忙於奔波和追趕著自己的步伐時,觀眾們也不禁思忖著,應該跟隨改變,懷抱未來的憧憬,還是停下腳步,惟恍惟惚地追憶過去?這個問題在現今的時代仍然極具現實意義。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時間和社會定義的矛盾之中,時刻感受到兩者之間的拉扯。
「你怎麼就是不明白呢?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我就好像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前陣子才觀賞的1991年經典《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深刻反映60年代台灣社會的高度緊張和不安。故事背景取材自1961年的真實事件,將觀眾帶入一個充斥高壓的社會,這種高壓對人們的心靈造成了不安和恐懼,同時也使一個原本應該是純真的存在,「孩童」,失去了對未來的嚮往,也是人們普遍所沒有意識到的另一個層面。
在這個高壓社會中,大人們深陷於經濟低谷和政治失敗之中,無法為孩童提供所需的避風港。孩童們轉而尋求幫派和流氓們,因為這似乎是唯一能提供他們歸屬感和支持的地方。主角小四的希望似乎只存在於他深愛的女孩身上,然而愛情的結局卻是粉碎了他內心的一切。事實上,這個壓垮了小四的社會,並不是單單由他一個人所造成的。它是由所有形塑這個高壓社會的人們所共同負責的。政治失敗、經濟困難、家庭問題等因素交織在一起,最終導致了社會的崩潰和人心的混亂。
楊導的世界觀如同一幅畫布,他善於探索人性的複雜性,並以鏡頭捕捉到情感、內在衝突和社會背景所交織出的多重層面。他的作品總是充滿了情感的張力,表現出人物內心的矛盾和掙扎。他巧妙地呈現事物的雙面性,讓觀眾注視到事物並非只有單一面向的存在,體現在人物角色身上,並延伸到城市和社會上。
他的電影不僅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特徵,更觸及了人類普遍的情感和存在議題。在楊德昌的電影中,我們找到了一扇通往事物更深層次理解的窗口,能夠啟發我們思考的人生事態,不再只觀察到事物的單一面向,而是進一步知悉我們忽視掉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