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聽見坂本龍一

人物傳記裡面,你會期待看到什麼?
是看悲苦人生的逆轉勝?
還是經營有道成為典範?

大部分的人在認識坂本龍一之前,是先認識他的音樂。
在認識他的音樂之前,大多是先看過電影。

拍攝自誠品南西店


在你認識他之後就會發現,
他不只是一位音樂家,
還是一位積極的行動倡議者。
為了地球環境、為了世界和平,
他參與社會運動,
對國際大事也有諸多評論。
他有意識將想法放進音樂裡,
在音樂裡聽到的不只是排列組合過的音符,
而是他的宣言。

坂本龍一去年底的線上音樂會之後,
我在家裡翻箱倒櫃找出了兩張CD,教授的專輯封面總是極簡。
就好像他音樂裡面鋼琴樂音的清晰的顆粒感,聽著不複雜卻充滿情感。

就這樣搭配著教授的音樂,慢慢的看了麥田出版的《音樂使人自由》。
在教授過世之後,大塊文化出版了《skmt 坂本龍一是誰》,最後是麥田推出的《我還能在看到幾次滿月》。

以前曾經想過把坂本龍一放在夢幻的研究清單裡,
但是如果是崇拜的大師,我想還是需要剛剛好的距離。

簡單的區別這幾本書。
如果只聽過音樂,想知道坂本龍一的生平,比較適合《音樂使人自由》。
如果原本就很知道「教授」生平經歷的人,比較適合看《skmt 坂本龍一是誰》。
如果上述兩本書都看過了,最後才會是《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
因為這本書紀錄的是坂本龍一生命最後一段的日子。

音樂要能引起的共鳴,在聲響上要如何達成共感,
對於大多書的人來說,比起看文字或看畫更難。
因為沒有一個具體物(文字或圖像)展現在眼前,
就算聽見了,也不一定能說出明確的感受。

但不知道為什麼教授的音樂就是可以讓我反覆聽個千百次。
那個通透的穿透力,還有一點東方色彩的合聲,
也許是因為他很欣賞德布西,也許他小時候也喜歡巴哈,
都跟我一樣啊!(迷妹上身

因為他是坂本龍一,
所有(聽覺上的)不合理和矛盾好像都說得過去。
因為他是坂本龍一,
即使病中腦袋裡還是裝滿了各種哲思。

這次的超級藍月,教授已經看不到了。
但電腦裡依舊播放著 他的作品〈fullmoon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日常的閱讀筆記,有些繪本,有些人文,有些藝術。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