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自己的焦慮思維- -惡性循環的焦慮模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焦慮是影響我這一年很深的問題,很幸運的是我釐清了我的「焦慮模型」,
也分析了幾個會導致自己不斷陷入惡性循環的行為與反應,希望自己不要再
踏進這個循環中…… (接下來將以個人經驗分享我的"惡性循環的焦慮模型"及
我如何發現自己的惡性思維。)


#故事起源 #焦慮模型的開始

大約在今年的4月開始,我被一堆會議、專案執行和期中考追著跑,同時也有打工和家教,時間分配我認為自己沒有做的很好,因此我的成績也不如上學期的程度…… (忙碌程度請看照片,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是怎麼活過來的)

這學期修了24學分、接了家教、兼職補習班、3個學生組織......

這學期修了24學分、接了家教、兼職補習班、3個學生組織......


#利弊得失 #行為與心態的選擇

儘管我在過程中累積的是經驗、金錢、人脈等等,但身為學生的我仍然說服不了自己去接受那樣的表現,我知道我應該不只如此而已,於是我開始焦慮,開始思考為什麼會搞成這樣……
越思考……越焦慮……越疲憊……越茫然……
倦怠不是身體上而是心有餘卻力不足的悲憤。


#架構出自己的焦慮模型 #避免陷入循環

| 我的 "惡性循環的焦慮模型" :
| ①- 困難發生(發現自己不足、劣勢、缺點)
| ②- 焦慮產生
| ③- 逃避現實(刷短影音、睡覺、拖延工作)-->  #惡性行為
| ④- 產生倦怠(懷疑生命意義、徬徨、沮喪)-->  #惡性反應
| ----------------關鍵突破點A: 會如何處理惡性行為與反應----------
| ⑤- 尋找借鏡(看到其他人的成就與成果)
| ----------------關鍵突破點B: 如何看待「⑤ - 尋找借鏡」----------
| ⑥- 加深焦慮(因為產生了惡性的比較心理)-->  #惡性思維
| ⑦- 困難未解
| ⑧- 焦慮循環

"惡性循環的焦慮模型" 名詞定義:
// 惡性行為: 遭遇困難卻選擇做出逃避問題的行為
// 惡性反應: 惡性行為過後隨而產生的副作用感受
// 惡性思維: 產生偏誤且無法解決焦慮的思考方式


#惡性行為只能作為短暫快樂的麻藥

這是我當時的焦慮循環, 明明知道③無法幫助我脫離這樣的困境……
這可能是最後的苟延殘喘…最後的快樂……
但事實上當你享受完當下…事後的空虛感如潮湧般襲來
海水退了…只剩孤寂與可悲…… 


#惡性反應帶來的倦怠將影響更大

惡性行為過後常帶來疲倦感,可能是對工作、社交、課業等等感到迷惘
甚至有可能開始懷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我經常思考這個問題)
你又再一次陷入焦慮之中,又回到①的困境循環。

其實,我後來認為經歷③是一道必經的過程,因為普通人無法時刻面對緊湊甚至高壓的環境,總會產生倦怠期與乏力感。但是該如何脫離循環,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突破關鍵點A進入“⑤尋找借鏡”。


#尋找借鏡不是要貶低自我價值而是創造下一個前進的動力

當你有了其他人(甚至是同一個團隊的夥伴)的成就或經歷可以參考
你將會更有方向感,因為你有一個值得學習效仿的對象
(如果對象能跟你一起前進更好)
讓自己重新再找回當時的熱情與動力也就自然而然能脫離焦慮循環當中!

可是心態要先調適, 要避免陷入“⑥加深焦慮”的偏誤當中
(也就是關鍵突破點B: 如何看待「⑤- 尋找借鏡」)
對方是你的學習目標而非對立者,好好思考對方是如何達到這樣的成果
若是陷入了惡性的比較心理,反而會加深更強烈的焦慮與無助


#找出自己的焦慮模型 #避免陷入惡性循環

每個人的焦慮模型都可能因為不同的事件背景或個人思維而產生不同的架構,
脫離的方式也各有差異。希望大家能搭建出屬於自己焦慮模型並且避免陷入
無限循環的僵局。


2023/09/16 AM 01:32 by BY

avatar-img
4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您好,我是雷曼兄弟企業的私募基金部門經理...... 這張代表公司的名片真能幫助我行走職涯一帆風順? 「常被忽視的個人品牌重要性」 「個人品牌能替你創造獨特的身分識別」 「職場新鮮人打造個人品牌的第一步」
你是否曾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孤寂,就像是心室被抽了真空般的恐懼感? 你知道P世代是什麼嗎? 與600多年前的文藝復興又有何相似呢? 文章以自身經歷思考現代年輕人容易感到孤獨與無助的可能原因,以及可以如何擺脫困境。
您好,我是雷曼兄弟企業的私募基金部門經理...... 這張代表公司的名片真能幫助我行走職涯一帆風順? 「常被忽視的個人品牌重要性」 「個人品牌能替你創造獨特的身分識別」 「職場新鮮人打造個人品牌的第一步」
你是否曾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孤寂,就像是心室被抽了真空般的恐懼感? 你知道P世代是什麼嗎? 與600多年前的文藝復興又有何相似呢? 文章以自身經歷思考現代年輕人容易感到孤獨與無助的可能原因,以及可以如何擺脫困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當面對失敗時,我們本能上會感到厭惡。這種厭惡感讓我們害怕失敗,進而避免去嘗試新的挑戰。然而,成功的人往往能克服這種厭惡,勇於面對失敗,從中學習並改進。學會克服這種厭惡感,是成長的重要一步。厭惡失敗是人類的本能反應,但我們可以透過心理訓練和實踐,不斷減少這種厭惡感,進而更積極地面對挑戰。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內耗,是一個現代詞語,指一個人反覆陷在內心的漩渦裡。內耗型的人,有大部分也是高敏感型人,他們的情緒較為敏感,對事情和情緒的解讀稍微更多一點。內耗的人,很容易被環境事情和負面情緒影響,內心的小劇場豐富,會對過去的事情反覆糾結,也會預設未來,反覆演習。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我們常常被負面思維所困擾。關注負面思維就像為自家後院的雜草施肥,一般,毫無益處。在焦慮的迴圈中打轉,無法解決問題,只會徒增困擾。負面思維與焦慮情緒密切相關,焦慮是對未來的擔憂,但也是對控制當下的信心的喪失。
Thumbnail
深陷於各種壓力和負面情緒 在這繁忙而充滿挑戰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深陷於各種壓力和負面情緒之中。生活的變數無窮無盡,種種困難可能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然而,正是在這些逆境中,我們需要學會趕走邪惡的思維,並選擇擁抱積極的生活方式。 來自於自卑、恐懼或懷疑 邪惡的思維,它可能是來自於自卑、恐懼或懷疑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
Thumbnail
我深受自己容易緊張焦慮帶來的痛苦已經很多年了。我一直很容易驚恐,心跳很快很慌,而且是無法自己有效舒緩的那種。小時候,主要是怕考試,每次大考前都會緊張到渾身僵硬,難以入眠。到後來,好像這樣的焦慮擴散到很多生活層面,逐漸地,變成去醫院或診所看病也會很緊張,或是以前開車因為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心跳加速很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當面對失敗時,我們本能上會感到厭惡。這種厭惡感讓我們害怕失敗,進而避免去嘗試新的挑戰。然而,成功的人往往能克服這種厭惡,勇於面對失敗,從中學習並改進。學會克服這種厭惡感,是成長的重要一步。厭惡失敗是人類的本能反應,但我們可以透過心理訓練和實踐,不斷減少這種厭惡感,進而更積極地面對挑戰。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內耗,是一個現代詞語,指一個人反覆陷在內心的漩渦裡。內耗型的人,有大部分也是高敏感型人,他們的情緒較為敏感,對事情和情緒的解讀稍微更多一點。內耗的人,很容易被環境事情和負面情緒影響,內心的小劇場豐富,會對過去的事情反覆糾結,也會預設未來,反覆演習。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我們常常被負面思維所困擾。關注負面思維就像為自家後院的雜草施肥,一般,毫無益處。在焦慮的迴圈中打轉,無法解決問題,只會徒增困擾。負面思維與焦慮情緒密切相關,焦慮是對未來的擔憂,但也是對控制當下的信心的喪失。
Thumbnail
深陷於各種壓力和負面情緒 在這繁忙而充滿挑戰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深陷於各種壓力和負面情緒之中。生活的變數無窮無盡,種種困難可能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然而,正是在這些逆境中,我們需要學會趕走邪惡的思維,並選擇擁抱積極的生活方式。 來自於自卑、恐懼或懷疑 邪惡的思維,它可能是來自於自卑、恐懼或懷疑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
Thumbnail
我深受自己容易緊張焦慮帶來的痛苦已經很多年了。我一直很容易驚恐,心跳很快很慌,而且是無法自己有效舒緩的那種。小時候,主要是怕考試,每次大考前都會緊張到渾身僵硬,難以入眠。到後來,好像這樣的焦慮擴散到很多生活層面,逐漸地,變成去醫院或診所看病也會很緊張,或是以前開車因為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心跳加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