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你還停留在名片迷思- -在職場中被看見的方法】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前幾天有位學弟看到我的Portaly (個人網頁傳送門),問了我一個問題:
「學長是想成為KOL嗎?」我當下很驚訝卻也不意外,我的回答是:
「我並非為了成為KOL而做,是這個數位世代的趨勢。」

  • 「常被忽視的個人品牌重要性」
    我想舉以下的內容為例:
    要如何說服HR(人資主管) 你是這間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1.以初入社會的新鮮人而言,常常缺乏能展現自我能力與價值的證明。

    亞里斯多德曾提出「說服他人3要素」- -「情感」、「邏輯」、「信譽」。
    「情感」: 雙方的關係
    「邏輯」: 立論的合理性
    「信譽」: 過往行為所塑造的名聲

    論「情感」應該是沒有機會,若是靠關係也應該不用面試了。
    論「邏輯」則考量面試當下的回應表現與面試官的主觀感受。
    論「信譽」以社會新鮮人來說,這更是不可能達到的事……是嗎?

    2.在職場打滾多年的求職者而言,就是否能達到信譽層面呢?

    試想看看,你是一名於2007年前在雷曼兄弟企業(Lehman Brothers)裡負責私募基金的經理,此時你的名片想必在金融業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在破產前,雷曼兄弟擁有6,910億美元的資產(對比國泰集團2019年的資產為8.8兆台幣,約為23倍大的規模)。
    如此龐大的企業都倒閉了,此時你手中的名片又剩餘多少價值?

    這次的職場經歷不僅無法增加你的信譽,更可能會影響到面試官對你的第一印象。(即使你並非負責債券投資部門,但你僅剩能證明的職場價值已經與該公司產生無法抹滅的連結)
要累積能力與名譽在自己身上而不只是依靠公司名片

  •  「個人品牌能替你創造獨特的身分識別」
    你認為21世紀所缺少的資源是什麼?
    資訊快速擴張的時代,「時間與注意力」成為了稀缺資源

    想要在茫茫履歷海中被看見,必須先去思考您具有哪些差異性又該如何展現所具有的識別性。最有效讓別人認識到你的方式莫過於自己本身是具有能展現個人品牌的作品與平台,可以讓面試官能快速認知你能在職場中所帶來的專業技能與思維邏輯等等。

    「價值」
    差異性: 你能帶給公司或組織什麼價值與能力是其他面試者無法產生的?
    (讓對方能發現你)
    識別性: 你透過哪些實際產出或擁有什麼經驗而造就你現在的個人品牌?
    (讓對方能記住你)

    「名聲」
    性格: 如何待人接物、面對事物的反應、如何與人互動?
    能力: 如何運用專業技能提供公司或組織什麼解決方案?
個人品牌代表別人如何評價你的價值和名聲

  • 「職場新鮮人打造個人品牌的第一步」
    我認為打造個人品牌並沒有一套標準流程,因為個人品牌是你獨特的身分識別。(一方面我自己也仍然在探索與歸納學習中,我不能準確的說該如何去做)但是,我認為不可或缺的第一步是:「找尋自己的職涯目標是什麼」。

    根據yes123求職網於2023年的調查指出,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如果可複選),主要考量的因素為:
「薪資」(52.7%)、「符合興趣」(50.2%)、「職務的發展性」(41.1%)、「公司福利」(40.2%)、「公司或行業未來前景」(30.6%),可見除了現實層面薪水外,職場新鮮人第二著重的求職考量為符合自己的興趣。然而,大部份的大學畢業生並不清楚自己的職涯可選擇性,多數沿著該學系的傳統出路決定工作,企業端自然無法在其中找尋到具備職涯方向與差異性的人才

    找尋到職涯方向後,請接著思考為了往這個方向前進,需要達成的短中長期目標是什麼? 這些目標的規劃與落地執行過程中就能累積成自己的個人品牌識別性,這些不僅是為了累積經驗,更重要的是透過見習與實戰將自己推向理想的職涯方向。也有許多人會在過程中發現自己並不適合該領域或產業,那恭喜你成功刪除掉一個自己不想要的職涯方向! 我相信這段過程的養分一定能幫助你更快找尋到下一個方向並加速你在下一個目標的定錨。

    建立個人品牌的同時,不僅是幫助你在職場上被看見,
    也是讓自己更清楚職涯乃至於生涯的方向。
讓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發揮出屬於自己的亮點


2023/09/13 AM 02:52 by B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Y的沙龍
6會員
15內容數
B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我們早已不再為生存而焦慮,卻越來越不知道該為什麼而活。這句話,或許正說中了現代年輕人內心最深層的不安。根據《遠見雜誌》調查,臺灣有 64% 的人表示感到焦慮不安,其中 18 至 29 歲的年輕族群中,有高達 97% 的人每週至少有一天感到負面情緒。換言之,幾乎每一位年輕人都正與某種焦慮困境中掙扎。
Thumbnail
2025/04/20
我們早已不再為生存而焦慮,卻越來越不知道該為什麼而活。這句話,或許正說中了現代年輕人內心最深層的不安。根據《遠見雜誌》調查,臺灣有 64% 的人表示感到焦慮不安,其中 18 至 29 歲的年輕族群中,有高達 97% 的人每週至少有一天感到負面情緒。換言之,幾乎每一位年輕人都正與某種焦慮困境中掙扎。
Thumbnail
2025/02/18
新年的鞭炮聲響起,許多人開始為自己設定新目標。從健康、財務到個人成長,每個人都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突破自我。然而,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的一項調查,有 80% 的人在設定新年目標後的兩個月內就放棄了,真正能堅持並達成的人僅佔 8%。這是否意味著設定目標其實毫無意義?
Thumbnail
2025/02/18
新年的鞭炮聲響起,許多人開始為自己設定新目標。從健康、財務到個人成長,每個人都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突破自我。然而,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的一項調查,有 80% 的人在設定新年目標後的兩個月內就放棄了,真正能堅持並達成的人僅佔 8%。這是否意味著設定目標其實毫無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透過「人設思考法」打造職場個人品牌,提升職場競爭力。文章從身份認同、人設構思、習慣養成和突破自我框架等方面,提供逐步提升職場個人品牌的策略,並以作者自身經驗和案例說明,強調持續反思、自我提升和實踐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透過「人設思考法」打造職場個人品牌,提升職場競爭力。文章從身份認同、人設構思、習慣養成和突破自我框架等方面,提供逐步提升職場個人品牌的策略,並以作者自身經驗和案例說明,強調持續反思、自我提升和實踐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網路與社交媒體的興盛下,個人品牌對專業人士和企業領袖變得更加重要。本文介紹如何透過自我評估、定義目標客群、市場與競爭分析等六個步驟打造鮮明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在網路與社交媒體的興盛下,個人品牌對專業人士和企業領袖變得更加重要。本文介紹如何透過自我評估、定義目標客群、市場與競爭分析等六個步驟打造鮮明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CEO和高階經理人在LinkedIn上打造個人品牌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一些成功案例和建議。同時還討論了新興的影響者在LinkedIn上的崛起以及LinkedIn作為企業品牌建立和人才吸引的重要性。最後,提供了一些有關LinkedIn用戶和企業品牌的相關數據。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CEO和高階經理人在LinkedIn上打造個人品牌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一些成功案例和建議。同時還討論了新興的影響者在LinkedIn上的崛起以及LinkedIn作為企業品牌建立和人才吸引的重要性。最後,提供了一些有關LinkedIn用戶和企業品牌的相關數據。
Thumbnail
在2024年,要成為成功的企業家,您需要確保自己在線上的個人品牌建立良好。這篇文章分享了五個步驟,從目標設定到線上存在感,一步步指導您如何建立令人滿意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在2024年,要成為成功的企業家,您需要確保自己在線上的個人品牌建立良好。這篇文章分享了五個步驟,從目標設定到線上存在感,一步步指導您如何建立令人滿意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個人品牌:不只是形象,更是你的獨特標誌 你是否常常聽到「個人品牌」這個詞?或許你認為這只適用於公眾人物或銷售產品的人。但事實上,建立個人品牌就像打造你的形象一樣,在求職、職場、甚至人際關係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想想看,當你在撰寫履歷、在公司中與同事互動,甚至在家中與家人相處時,你不是都在有意無意
Thumbnail
個人品牌:不只是形象,更是你的獨特標誌 你是否常常聽到「個人品牌」這個詞?或許你認為這只適用於公眾人物或銷售產品的人。但事實上,建立個人品牌就像打造你的形象一樣,在求職、職場、甚至人際關係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想想看,當你在撰寫履歷、在公司中與同事互動,甚至在家中與家人相處時,你不是都在有意無意
Thumbnail
是否需要經營個人品牌和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下多數人關心的議題。本文提供一些新觀點幫助大家思考在持續快節奏的職場生活中,透過社群媒體經營個人品牌的必要性。
Thumbnail
是否需要經營個人品牌和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下多數人關心的議題。本文提供一些新觀點幫助大家思考在持續快節奏的職場生活中,透過社群媒體經營個人品牌的必要性。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有價值的職業生涯是建立在技能的發展與經驗的積累,以為只要每天準時上班,把該做的工作完成就好。但這些習慣並不足以幫助你在人群中發光發熱,也無法達成你想要的職業晉升目標。如果你想真正在行業中脫穎而出,請「建立正確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有價值的職業生涯是建立在技能的發展與經驗的積累,以為只要每天準時上班,把該做的工作完成就好。但這些習慣並不足以幫助你在人群中發光發熱,也無法達成你想要的職業晉升目標。如果你想真正在行業中脫穎而出,請「建立正確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在數位化、資訊爆炸的時代,越來越多企業家開始投入經營個人品牌,但他們在過程中可能遇到品牌定位模糊、內容創作壓力、受眾互動不足等難題。本文提供了面對這些難題的正確期待和解決方法,幫助企業家更好地經營個人品牌。
Thumbnail
在數位化、資訊爆炸的時代,越來越多企業家開始投入經營個人品牌,但他們在過程中可能遇到品牌定位模糊、內容創作壓力、受眾互動不足等難題。本文提供了面對這些難題的正確期待和解決方法,幫助企業家更好地經營個人品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