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號閘門:持續力

5號閘門:持續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開啟全職育嬰一個星期了,內心稍微有不害怕一點,但還是有很多對於未知的擔心。

我是因為育兒才開啟了人類圖的認識,因為對我而言,孩子在滿 2 歲後展露的個性讓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怎麼和他相處及溝通,也對於他小小腦袋所具備的理解感到好奇。

但是,即使如此,我和大兒子並非全然不同:我們都有薦骨的回應,我們都有紅 5 閘門。事實上我家六口人,認真說來只有雙胞胎與我們非常不同:他們是一對投射者,而且沒有開 5 號閘門。

傳統人類圖為 5 號閘門命名為 pattern,擁有固定運作的模式。我觀察我家的老大,他的固定模式似乎展現在生活作息上。倒不是說什麼時間一定要做什麼事,而是他有著每一件事情的順序,就像下課回家,一定是洗澡、看電視、吃晚餐、看電視、休息。上小學後,即使作業沒有完成,他寧可早上起床寫,也無法在晚上安插入一個臨時的作業時間。

我也一直將這種類型視為 5 號閘門運作的展現。對於我而言,我無法熬夜,晚上10點還沒睡著,可能這個晚上都睡得不好。我可以早起,夏天大約 5 點就會自然醒,並不會感到痛苦。比起我來,我爸媽更像是「年輕人」,他們可以12點才就寢,早上睡到9、10點。

但在量子人類圖中,似乎將這個模式深化了,稱為「一致性」:有什麼事情,會在生命中不斷重覆重覆,即使沒有特殊目的仍持續下去的。

Cassie在某次直播中提到,就像有的人一直以「減肥」為人生目標,他也許不特別胖,但就是對於這件事情特別有興趣。可能他每次說到減肥時,都會有人吐槽說「你又不胖」,他可能也會因此懷疑自己是不是生了病(畢竟過於熱衷此道可能被視為另一種深層的心理問題)。但其實,這也是 5 號閘門的展現。

從這個面向思考的話,有什麼是我一直持續下去的呢?我想大概就是寫作吧。我或許有懷抱著出書的夢想,以及擁有不算很強的寫作能力。我的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文字,用來記錄我的murmur、我看書的想法、以及突然冒出來的一句話。

意志力中心空白的我,常常覺得自己不夠有持續力,所以半途而廢,失去對於目標的追尋。但如果把時間軸拉長來看,我截至目前為止,仍然持續寫作,而且並不功利(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目標XD)。

我想,這種持續,也許更純粹,也更加是我的生命意義。

你對量子人類圖有興趣嗎?你想瞭解自己的設計嗎?
我提供量子人類圖一階認證的讀圖服務,若你有興趣,歡迎填寫表單預約。https://forms.fillout.com/t/3hFL2pGheQus


avatar-img
Allee的沙龍
78會員
134內容數
對我而言,閱讀是一種休息時間。讓我們一起在忙碌生活中徜游書海,用閱讀豐富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ll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9月1日正式開啟了育嬰留職的生活,我其實很少自己一個人照顧雙胞胎,所以還是滿害怕的。 兩個十個月大的嬰兒,在照顧上重點已經不同於剛出生的時候:除了吃、睡,他們的活動力也增長了不少,家裡雖然已經使用了許多物件圍出一個範圍,但兩名小嬰還是很常逃獄越界。 上週都在忙碌於交接工作、整理物品以
七、八月完成了兩堂人類圖的工作坊,分別在講愛與恐懼的閘門。其中,閘門44位於直覺中心,是家族人的閘門,被稱作「警覺的閘門」。量子人類圖中,則稱它為「真實 / truth」。 閘門44的恐懼來自於過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繩草」是最佳寫照。過去的不好經驗常常會讓閘門44變得害怕、畏縮,因此不敢往前
學習人類圖之後,最重要的體悟是「覺察」。除了覺察自己原有的人類圖設計,更可以進一步地覺察他人、環境以及流日所帶來的變化。 最近,3-60這條通道常常打開,這是一條薦骨通根部中心的通道,傳統人類圖稱為「突變」,量子人類圖則稱為「創新」。 我過去對於3-60其實不太有感,尤其是傳統人類圖所說「突變」
我們都很努力,只是有時候用力過猛,變成過度努力了。 前陣子看完了《樊登寫給過度努力父母的教養課》,這本書是他集結了自己閱讀十多本教養書的結晶。在前言的部分他提到,自己因為說了一些教養書,讓會員覺得他好像是一名教養專家,因此收到了
雖然母親節已經過去,但我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媽媽的話題。周杰倫有一首歌叫做《聽媽媽的話》,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媽媽說過很多話,有些是碎碎念,有些是具體討論什麼事情,有溫和的,也有充滿情緒的。聽到這裡的你,可以想想媽媽曾經說過什麼話,讓你印象深刻呢? 我媽媽有3句話,影響我很大。
「母乳」是每位媽媽育兒路上的一大議題,無論是親餵、瓶餵、母乳、配方奶都有著各種不同的意見紛沓而至。不同世代的意見、不同身分的意見,都會對媽媽造成程度不一的困擾。「母乳」已經不只是母親如何哺育孩子的方式,已經成為不同族群的政治語言。
9月1日正式開啟了育嬰留職的生活,我其實很少自己一個人照顧雙胞胎,所以還是滿害怕的。 兩個十個月大的嬰兒,在照顧上重點已經不同於剛出生的時候:除了吃、睡,他們的活動力也增長了不少,家裡雖然已經使用了許多物件圍出一個範圍,但兩名小嬰還是很常逃獄越界。 上週都在忙碌於交接工作、整理物品以
七、八月完成了兩堂人類圖的工作坊,分別在講愛與恐懼的閘門。其中,閘門44位於直覺中心,是家族人的閘門,被稱作「警覺的閘門」。量子人類圖中,則稱它為「真實 / truth」。 閘門44的恐懼來自於過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繩草」是最佳寫照。過去的不好經驗常常會讓閘門44變得害怕、畏縮,因此不敢往前
學習人類圖之後,最重要的體悟是「覺察」。除了覺察自己原有的人類圖設計,更可以進一步地覺察他人、環境以及流日所帶來的變化。 最近,3-60這條通道常常打開,這是一條薦骨通根部中心的通道,傳統人類圖稱為「突變」,量子人類圖則稱為「創新」。 我過去對於3-60其實不太有感,尤其是傳統人類圖所說「突變」
我們都很努力,只是有時候用力過猛,變成過度努力了。 前陣子看完了《樊登寫給過度努力父母的教養課》,這本書是他集結了自己閱讀十多本教養書的結晶。在前言的部分他提到,自己因為說了一些教養書,讓會員覺得他好像是一名教養專家,因此收到了
雖然母親節已經過去,但我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媽媽的話題。周杰倫有一首歌叫做《聽媽媽的話》,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媽媽說過很多話,有些是碎碎念,有些是具體討論什麼事情,有溫和的,也有充滿情緒的。聽到這裡的你,可以想想媽媽曾經說過什麼話,讓你印象深刻呢? 我媽媽有3句話,影響我很大。
「母乳」是每位媽媽育兒路上的一大議題,無論是親餵、瓶餵、母乳、配方奶都有著各種不同的意見紛沓而至。不同世代的意見、不同身分的意見,都會對媽媽造成程度不一的困擾。「母乳」已經不只是母親如何哺育孩子的方式,已經成為不同族群的政治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