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上一篇後,相信大家對直通運轉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其實...直通運轉在分類上也很複雜!在閱讀完這篇文章後,相信會讓大家對於這些分類更加了解~
①:同公司和不同公司間
②:相互直通&片面直通
③:全面直通&限定直通
原則上可以分成上述三類。本篇將著重於①的部分。
②③將會於下一篇文章解釋。
其實台北捷運也曾有過直通運轉的案例喔!早在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和「松山新店線」尚未完工時,曾經透過位於中正紀念堂站附近之聯絡軌道連接先行完工之淡水線(淡水~中正紀念堂)以及新店線(中正紀念堂~新店),開行淡水至新店的直通運轉列車,此線路也被暱稱為「淡水新店線」。後來隨著兩條路線逐漸完工,此直通運轉在2014年停止,路線部分便回歸、成為今日所見之 "淡水信義線 及 松山新店線。”
同公司內的直通運轉比較偏向「路線的串連」,就是「A線的列車開進B線的範圍」。由於路線及車輛皆屬於同一公司,因此在硬體層面(像是車輛外觀、車內配置車站裝潢等)都較為相像,有時不易察覺。
※以下部分為筆者為了解釋而杜撰之虛構概念,並非實際之運行情況,捷運公司也未提出此概念。
“試著想像下列情況:交通部發現解封後,國人出國旅行人數大幅增加。其中有大量台北市民選擇搭乘台北捷運、並轉乘桃園機場捷運至機場搭機。於是便和桃園機場捷運及台北捷運兩家公司協商,決議開行「機場直通列車」,每小時將各有2班車、提供由淡水信義線以及板南線 直通至機場捷運之服務。直通班次經台北車站後,便會連接至機場捷運路線,換言之、台北車站的下一站即是桃園機場航廈。”
在此案例中,台北捷運公司和機場捷運公司分屬不同公司,但仍然開行直通運轉列車,便是所謂的「跨公司間直通運轉」(聽起來有點廢話,但確實是如此)。而通常跨公司的直通運轉較有機會出現硬軟體設備規格不同的問題。除了前述之差異外,跨公司直通運轉還會出現「車票費用的計算方式差異」等營運方面的問題。這些部分會在之後的文章提到~
下一篇:直通運轉的分類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