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近期有沒有聽過新創公司?其實新創公司/新創企業這個詞已經存在很久了,只是在近幾年來,好像更常被大家談論起,尤其在大學生族群裡面,似乎也成為很多學生尋找實習工作時,除了大公司之外的選擇之一,而作為曾在三間新創公司打滾過的人類,這邊就跟大家分享什麼是新創公司、新創公司的特色以及稍微來破除大家對新創的迷思吧!
新創公司 (Startup),是指以新興技術進入市場,改變以往既有的商業模式或者提供全新服務的企業,後面會有實際舉例,大家也可以目錄跳轉看看有什麼新創公司。
官方規定是指,企業「依公司法以及商業登記法登記,且設立未滿五年之事業」,以及符合「實收資本額在新臺幣一億元以下,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二百人」就算是新創囉。
※這邊要注意,如果是以我們口語上常說的新創企業來說,創業「不等於」新創企業唷!因為像是透過開店平台自行開店也可以稱作創業,而新創公司除了創業之外,還有包含了更多的技術與商業模式的革新。(當然也會有人認為新創立的公司就算是新創,這邊也不完全否定)
我覺得這算是一個時代的潮流,很多因素導致新技術開始浮現,這邊幫大家列出幾個我認為對於新技術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的因素。
而台灣有什麼新創公司是值得分享給大家的呢?這邊分成幾個類型來介紹,這分法沒有特別意義,只是我覺得比較好說明:
說了這麼多,你應該也很好奇新創公司有什麼特色吧,這邊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因為新創公司成立不久,不管是規模上或是財務上都沒辦法負荷大量的人力,所以人數會比較少,而也因為人數少,所以管理上不會有很多階層,這也促使新創公司在做決策時,往往會較大公司來的快速。
因為新創公司的一切都是新的,在思想上也會希望成員有比較開放的思維能夠跳出以往的框架,為團隊帶來革新。
新創公司常常面臨變化,需要去應對不同的專案或問題,而這些問題很常是沒有既定答案,且沒有過去案例可以參考的。
這點就是一個真的都有可能發生的,例如像上面說的,這裡沒有既定答案,所以你可以自己創造一套SOP,或是將想發實際落地;你也有機會在團隊中成長快速,成為創始成員等等。
想要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新創公司,這裡有幾個點可以讓你好好思考與評斷,也給幾個方法讓大家知道自己適不適合。
如前面新創特色提到的,新創公司常常處於快速變動上,不只是任務上或是組織上都有可能會變動,舉例來說,你在做專案一的系統開發,但是老闆發現專案二更具有價值,你可能會直接被調過去一個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專案之中。
因為人力限制你可能會需要多項技術,例如行銷職位的人可能需要會各個平台的廣告投放、APP的數據追蹤,也許還需要會自己撈各種行銷數據做研究。
可能在薪酬、組織上都沒有太過完整的規劃,事情常常找不到SOP,沒有人有時間建立,或者是常常建立起一套SOP後又要改掉,所以甚至沒辦法建立起SOP。
最簡單的就是直接加入新創體驗,如果是學生的話可以利用爭取實習機會來驗證,而如果已經是社會人士,那只能從沒有過去的經驗中回朔看看有沒有類似的情形發生,而你面對當時的情況心情與感受如何,藉此判斷這樣的工作型態是不是你想要的。
新創公司除了可以從各大人力銀行或是招募平台上找到之外,也可以透過FB社團來找,現在很多社團都會針對新創職缺做整理,評價與資訊可以從這裡看!
薪水方面真的說不準,因為根據公司性質、產業與應徵職位不同,都會有不同的敘薪標準,所以薪水還是建議大家參考人力銀行、面試趣與比薪水等平台的分享,或是比較知名的新創可能可以在論壇中找到資訊。
這點就要看公司的領導者了,有些領導者比較偏好新鮮人,因為可以從頭塑造,更容易符合企業文化,而資深的人則會有他個人的工作習慣,可能會有管理上的衝突問題發生;而有些創業家則是偏好有資歷的人,因為希望他們可以提供該產業與相關專業的Know-how。
我個人認為「通常」會比較好,尤其是在勞基法規定的事項上,通常會比勞基法再優一點,像是多年假、支薪休假、彈性上下班等,但是在跟錢相關的福利上則是不會特別突出。
新創,如果將新創濾鏡拿掉,它終究還是一間公司,過了幾年後也會變成老創,所以我覺得如果在單純考慮要選新創或是傳產上,是可以不用使用這種二分法,而是可以列出因為公司有怎樣的特質是吸引你的,且因為大部分的新創公司都符合,所以往新創求職,畢竟還是有些傳產或是外商具有相同特質,不要忽略到其他好機會了!
如果大家對於職場相關內容有興趣,可以持續追蹤我,這裡將不定期分享一些職場知識或常識,有機會也會分享一些自己的Know-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