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前面在說學術圈與社群專家圈的話題,其實原本只是想起了一些學術圈的事情,寫著寫著,不想卻變成連載了……。
哪一間企業在一開始成立的時候,不是新創公司呢?或者,那些此刻已然成為知名跨國企業的科技公司,或許曾經也是新創公司。
要說新創與一般企業的差異,或許在於,此刻的新創在其主要業務項目上具備因應時代潮流的前瞻性,同時,因為團隊方具雛型,不管在管理方式或組織運作模式都相對於傳統企業或者已有相當規模的企業,更具有彈性。
但公司畢竟是公司,基本的商業邏輯總歸是共通的。
然而,在我過去曾接觸過的「新創公司」創辦人,多半帶著一種超然於世的傲氣。在這幾年所經歷的各種大小工作面談中,最煩的,就是端著新創的姿態,但說著比傳統企業還要食古不化的想法。
更甚者,是使用新創的「特點」來強化或包裝那些在傳統公司裡面最為人詬病之處。比如說,雖然我們可以理解「新創」多半人手不足、一個人要身兼多種職務,不會像一般企業一樣有明確的分工;但這不表示一個人身兼製作、企劃、行銷與商務推廣這種幾乎跨越所有部門與職能的工作卻只領一個人的薪資是合理的吧。
不過,把公關與商務開發綁定在一起,視為同個職位,似乎是許多新創的共同點。
另外,他們時常要求應徵的候選人製作各種資料、以面試為名,讓人選給他們出主意。我遇過要求提出BD設計規劃的,這已經遠遠超乎檢核一個人選是否具備得以完成工作之職能的測試了。同時,他們還會在面談過程中事無鉅細的追問各種執行細節,乃至於基本的邏輯與思考方式。這真的會讓你懷疑,他們連最基本的本職學能都不具備。
我遇過最讓人生氣的,是某一間英文學習新創,他們「標榜」用科學的方式幫助用戶達到高效學習,兩三年前便對外宣稱他們這一套「科學學習」將要從英文拓展到其他的學科。在媒體的報導中,創辦人是放棄科技業轉戰新創、勇於追夢的高材生。只不過,他們既瞧不上傳統的英語教學機構與媒體,又不斷地想要從這些組織身上獲取投資。
除此之外,這類公司最常做的,就是透過面談來奪取人選的想法。
比如,要求人選帶著電腦到現場,然後他打開一個Notion文件,要求你在上面鉅細靡遺的把所有想法寫出來,當中,不乏許多顯然是他們公司此刻正遭逢的問題與困境。最後,在人選寫完的同時,對方直接將人選的編輯文件權限移除,把所有你寫下的內容全部拿走;更離譜的是,創辦人在未言明錄音的情況下,拿出錄音筆錄音紀錄整場會談,只因為另外一位共同面試官不在,他需要錄回去給對方聽。
就像讓一個學法律的人去面試一個程式設計師。
曾有朋友提到過,許多在原本的自身領域實力不足的人,常常到了其他的領域就成為專家,加上,基於台灣社會對於理工科給予相對高的尊重與評價,結果往往就變成,那些在既有專業中的半瓶水,到了人文學科或者其他不相關的領域,反而可以大放厥詞,從外太空談到內子宮,彷彿無所不知。
話說回來,當初提到新創公司的背景,似乎和前面談到話語權有關。如同人文社會學科在學術領域的位置、在職場或一般中透過跨領域取得的位置……,新創在企業經營當中,似乎也因為其「新創」的特殊性而擁有了話語權。
只不過,獲取了話語權,並不表示真的擁有相應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