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讓我跳起床做的事

會讓我跳起床做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https://www.facebook.com/wen.hsiao.100/posts/10226993277911500?ref=embed_post 蕭文乾 2023年7月9日 發表


30年了。
只要有人聽,我就開心講。
真的有人在聽嗎?

30年了。

只要有人聽,我就開心講。

真的有人在聽嗎?

這是個非常嚴肅而深奧的問題。

耳朵當然有在聽。那叫聲塵;

大腦有沒有在聽?那叫法塵;

心呢?生命呢?那叫安靜地感受,臺上那顆心,到底在幹嘛?

臺上那個人,到底在說什麼?

明明都聽得懂,卻都聽不懂。

明明都講過了,幹嘛還在講?

講好慢,講好歪,講得好簡單,

怎麼我左邊的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怎麼我右邊的聽著聽著,就落淚了?

建議大家去認識 Emily Hanford.

這姑娘是真人。

英文也講得非常好聽,非常快速,非常精準。

生命,終究是寂寞的。

Alone, but not at all lonely.

我看到Emily穿著家居服,在書房自在地坐著受訪,講著全美國無助而無援的兒童,面對著無解的閱讀浩劫。她娓娓道來,她時間有限,她講的都一樣,因為我觀察入微,她是同一天受訪數次,她同一套PPT, 偶有出入,偶爾歪樓,偶現情緒,旋即平復。她談既得利益團體的惡形惡狀,口不出惡言;她談好多間學校,孩子九成閱讀障礙,所以根本篩不出真正的失讀症(dyslexic)患者時,那種荒謬到家的無奈,卻也難得露齒大笑,童真地很。她數易其稿,光五十分鐘的podcast, 大概可以改200次,因為她比劃了一下,稿紙約莫到小腿肚。她是小蝦米,她沒有在想大鯨魚;她在想好多好多好多美國小孩,被搞到,被婊到,被傷到。然後她居然在每次訪談結束都說:I am hopeful... 都說 I hope. 她秀出自己一年級的照片,大大厚厚的眼鏡,顯然重度閱讀;

raw-image

她秀出她小兒子小班的照片,在看輕小說了。

raw-image

她,是最後一個需要關心閱讀問題的人。她,卻是第一個。

Alone, but never lonely.

Cuz there're so many Emilys.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外師的外師:蕭博士的沙龍
131會員
230內容數
雙語的定義:雙語=母語+外語 外語的定義: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美語。 雙語的教改:我的主張就是SoR。 SoR, 是 Science of Reading, 意即「腦科學實證的英文學習步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而這一切,卻必須發生在 AI 蓬勃發展,全球不讀長文,您我只想追劇,孩子群龍無首的漠視深刻的淺碟末世。
多跟外師接觸,至少不會怕英文(你他媽是瞎子嗎?你有沒有看過教室後面那些孩子?那些不敢舉手的孩子?)
而幸福,源於自信;自信,源於自知;自知,源於被愛。被無條件地愛。
「雙母語」是什麼? 光這三個字,就讓我自己吃盡苦頭,讓好多人吃盡甜頭。
歡迎去加入這個已有21萬人的社團:Science of Reading-What I Should Hav
Science of Reading 這個流派,簡稱SoR, 史無前例地,將英文為母語的小孩,如何一步一步,學會英文閱讀,用一個五層金字塔,勾勒出了清晰無比的次第。
而這一切,卻必須發生在 AI 蓬勃發展,全球不讀長文,您我只想追劇,孩子群龍無首的漠視深刻的淺碟末世。
多跟外師接觸,至少不會怕英文(你他媽是瞎子嗎?你有沒有看過教室後面那些孩子?那些不敢舉手的孩子?)
而幸福,源於自信;自信,源於自知;自知,源於被愛。被無條件地愛。
「雙母語」是什麼? 光這三個字,就讓我自己吃盡苦頭,讓好多人吃盡甜頭。
歡迎去加入這個已有21萬人的社團:Science of Reading-What I Should Hav
Science of Reading 這個流派,簡稱SoR, 史無前例地,將英文為母語的小孩,如何一步一步,學會英文閱讀,用一個五層金字塔,勾勒出了清晰無比的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