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集人的野帳1:從植物學角度看大正時期的台灣

採集人的野帳1:從植物學角度看大正時期的台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上次讀過的森山朗讀會、到採集人的野帳,連續看兩部英張老師的作品都能看到對植物或近或遠的細膩側寫。

時光背景來到大正時期的台灣,當時仍在日本轄下,所謂「國語」即日語,人民言談間也使用不少河洛話、中國語等。

raw-image

當時台日的交流頻繁,植物學家佐佐木慎一(其原型來自真實人物佐佐木舜一)帶研究助理松尾珀來到大稻埕藥草堂談及《綱要臺灣民間藥用植物誌》出版,而藥草堂的少當家許涼山卻闖禍被送去植物園腊葉館打雜。

利用角色間不同性格帶出故事趣味,同時可以看到民間使用、看待植物與學者研究間的想法差異。

除了標本取樣標準,還有對俗名、學名的議論,如果說被發表學名後才算有真正的名字,那麼從前以俗名甚至不知名狀態存在的仍是自己嗎?這樣看似枯燥的辯證,作者也能用深刻的方式提出。

看得出作者想講的並不單是植物,還有相關類比、或是和角色綁在一起的心理。

順著故事走向,自然地提到日本對台的鴉片政策,由庶民微史觀來看當時的狀況,嵌入本書的植物學研究長河。

其中有一幕猴子闖進來搶走植物標本,這是真實會發生的!

raw-image

曾經聽研究昆蟲的朋友說過,他上山採集昆蟲標本,裝在夾鏈袋中,結果整個夾鏈袋被猴子搶走!猴子鑽獸徑逃跑,玩玩後發現好像不好吃又不好玩,隨手丟棄了。聽說那位朋友只好沿獸徑辛苦地將標本取回。

看來英張老師在取材時,也聽過不少研究學者的趣聞辛酸加入作品中,所以作品才會這麼生動吧!

英張老師清新細膩的畫風讓人看了就心情輕鬆,像書裡面的植物一樣自然伸展開。第一集埋藏不少伏筆,看過森山朗讀會知道老師說故事的功力,期待接下來怎麼展開!

讀墨電子書:採集人的野帳1


明明就有很多高品質有趣的台漫,偏偏就有某些愛拿別人成果去玩弄的猴子,貶低別人、把自己吹成像第一人一樣。這樣只顯得自己的傲慢、暴露自己從來沒關心過這個產業。

不要像書中、或我朋友遇到的猴子一樣,倏地衝出來搶物看一看覺得沒有實用性、便把別人的成果棄如敝屣。他也不是第一次了,還能護航的人大概像追隨他瞎起鬨的猴群一樣吧。

raw-image



avatar-img
宇木九崎
33會員
122內容數
日劇、電影、動漫、讀書心得。紀錄那些觸碰到心底的作品。有時會出現BL作品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木九崎 的其他內容
陶德與李春生能在淡水做得起來,不是只有運氣好,私底下從沒少努力過,在有限資源中探索無限可能。
約翰•陶德看人、看情勢都具有真知灼見。 他的想法總是超前太多,以致於當他信誓旦旦地要在西元1865年的淡水經營烏龍茶買賣時,同行都認為他是異想天開。
你想追尋的事物,未必需要千里苦苦尋覓;你想珍重的回憶,未必只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才有意義。謝謝你用攝影帶我走遍世界各地,當你倦了,請記得你有枝可依,雪夜裡會為你點一盞燈,無論你何時回來。
你不是冷血無情,冰雪下有沉眠的種子,那就是你埋藏深處的情感,何時會再聽見冰層間的細響......你會看到它破開凍土,再現生機。
只要和你在一起,不仰賴神明也能走下去,所以請你......不要對我敬而遠之。 人們越是不安與孤獨,越是渴望神明的救贖吧!然而不要忘記你原本的能力,如果獨自一人做不到,願你能遇見與你相愛的人攜手同行。
雖然她可以老早就透過詢問目擊證妖得知真相根本不用推理,但比起尋找真相,琴子顯然比較在意怎麼用推理的過程達成目的。
陶德與李春生能在淡水做得起來,不是只有運氣好,私底下從沒少努力過,在有限資源中探索無限可能。
約翰•陶德看人、看情勢都具有真知灼見。 他的想法總是超前太多,以致於當他信誓旦旦地要在西元1865年的淡水經營烏龍茶買賣時,同行都認為他是異想天開。
你想追尋的事物,未必需要千里苦苦尋覓;你想珍重的回憶,未必只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才有意義。謝謝你用攝影帶我走遍世界各地,當你倦了,請記得你有枝可依,雪夜裡會為你點一盞燈,無論你何時回來。
你不是冷血無情,冰雪下有沉眠的種子,那就是你埋藏深處的情感,何時會再聽見冰層間的細響......你會看到它破開凍土,再現生機。
只要和你在一起,不仰賴神明也能走下去,所以請你......不要對我敬而遠之。 人們越是不安與孤獨,越是渴望神明的救贖吧!然而不要忘記你原本的能力,如果獨自一人做不到,願你能遇見與你相愛的人攜手同行。
雖然她可以老早就透過詢問目擊證妖得知真相根本不用推理,但比起尋找真相,琴子顯然比較在意怎麼用推理的過程達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