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The Final Season後篇:兩千年...抑或兩萬年後的我,記憶中重疊的身影

進擊的巨人The Final Season後篇:兩千年...抑或兩萬年後的我,記憶中重疊的身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致兩千年...抑或...兩萬年後的你...》

進擊的巨人不愧為神作,輪不到我推,早就有許多精彩評論分析,但看再多介紹都不如直接翻看作品。

只是在阿爾敏詢問艾連想法緣由時,乍想起《蒼鷺與少年》中對戰亂之世感到灰心的舅公問真人:「難道你不想建造一個沒有戰爭紛擾的新世界嗎?

真人片刻的語塞,也許是對突如其來的重責大任感到壓力、也許性情善良的他內心隱約感受到:建造了新世界、那原本的世界會怎樣呢......?

艾連與阿爾敏、舅公與真人的身影迅速重合又抽離,無數相同的、相左的、似是似非的思想流派的聲音,或振聲、或咆哮、或耳語,在縮時的歷史長河裡紛雜論戰,混雜成夢境中人類集體的潛意識。

raw-image

雖然艾連沒有給出答案,但潛意識中大概是認為這個爛透了的世界要破才能立,阿爾敏心裡也清楚艾連這麼做是為了保護重視的人,艾連回答的「不知道」,與其說是不知道理由,更多成份是對所選結果的迷惘吧。

記得數十年前,也有個動漫男主角矢志成為新世界的神,對對,就是在說死亡筆記本。嗯......雖然理想的世界很棒,但為了達成理想,果然得付出龐大的代價吧。那麼付出龐大代價也算是理想世界的一部分嗎?

真的要小心那些跳過實務陣痛期許你一個理想新世界的人啊。

兩千年...抑或...兩萬年後的我,即使和艾連一樣早已知道結局,看著動畫呈現出來的《進擊的巨人The Final Season完結篇後篇》仍止不住胸腔滿溢而出的情感,聽著Linked Horizon的片尾曲,再能唱出米卡莎的心聲也只能惆悵謝幕。

也許會有人說,艾連這個選擇根本沒用,人類終究還是會走向自相殘殺,這也沒錯,但對想保護朋友和愛人的艾連來說,這樣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了。

如果因為覺得進擊的巨人畫面太血腥而不看絕對會錯過一個好作品,漫畫、動畫、配樂、聲優表現、伏筆寓意無一不精彩(動畫製作人員簡直在獻出自己的肝臟啊......就連爆炸場景都充滿細節)。有些作品看一遍都嫌多,這部卻值得反覆翻很多遍。

世界如此殘酷,卻抹殺不掉追求自由的心,只因我們已出生在這個世界。


題外話,很好奇オカピ(㺢㹢狓)是什麼,米卡莎說像豬...又像什麼東西......用巨人的種類來分好像車力...像野獸...又有可能是顎......。

特意去查看看,真的有這個生物,長得像馬...像鹿...又穿了斑馬褲襪......。日本維基附圖看得到他長長的舌頭、寫著他能伸長舌頭吃樹葉或草。諫山在構思的時候也許曾經參考過這個頁面吧。

㺢㹢狓。圖片來自日本維基百科

㺢㹢狓。圖片來自日本維基百科



avatar-img
宇木九崎
33會員
122內容數
日劇、電影、動漫、讀書心得。紀錄那些觸碰到心底的作品。有時會出現BL作品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木九崎 的其他內容
這篇盡量不爆雷地寫感想。不知道宮崎家的孫子年紀多大、是不是和男主角差不多年紀? 無論他年紀多大,我想之所以選用這個年紀的少年作為主角,也可能是因為 這個時期的孩子是人格塑成的重要時期、已可獨立完成許多事但能力有限、有自己的想法但重大事件上無法根據自己的意志決定立場。 被捲入戰爭的人民也和少年一樣。
從上次讀過的森山朗讀會、到採集人的野帳,連續看兩部英張老師的作品都能看到對植物或近或遠的細膩側寫。 利用角色間不同性格帶出故事趣味,同時可以看到民間使用、看待植物與學者研究間的想法差異。 看得出作者想講的並不單是植物,還有相關類比、或是和角色綁在一起的心理。
陶德與李春生能在淡水做得起來,不是只有運氣好,私底下從沒少努力過,在有限資源中探索無限可能。
約翰•陶德看人、看情勢都具有真知灼見。 他的想法總是超前太多,以致於當他信誓旦旦地要在西元1865年的淡水經營烏龍茶買賣時,同行都認為他是異想天開。
你想追尋的事物,未必需要千里苦苦尋覓;你想珍重的回憶,未必只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才有意義。謝謝你用攝影帶我走遍世界各地,當你倦了,請記得你有枝可依,雪夜裡會為你點一盞燈,無論你何時回來。
你不是冷血無情,冰雪下有沉眠的種子,那就是你埋藏深處的情感,何時會再聽見冰層間的細響......你會看到它破開凍土,再現生機。
這篇盡量不爆雷地寫感想。不知道宮崎家的孫子年紀多大、是不是和男主角差不多年紀? 無論他年紀多大,我想之所以選用這個年紀的少年作為主角,也可能是因為 這個時期的孩子是人格塑成的重要時期、已可獨立完成許多事但能力有限、有自己的想法但重大事件上無法根據自己的意志決定立場。 被捲入戰爭的人民也和少年一樣。
從上次讀過的森山朗讀會、到採集人的野帳,連續看兩部英張老師的作品都能看到對植物或近或遠的細膩側寫。 利用角色間不同性格帶出故事趣味,同時可以看到民間使用、看待植物與學者研究間的想法差異。 看得出作者想講的並不單是植物,還有相關類比、或是和角色綁在一起的心理。
陶德與李春生能在淡水做得起來,不是只有運氣好,私底下從沒少努力過,在有限資源中探索無限可能。
約翰•陶德看人、看情勢都具有真知灼見。 他的想法總是超前太多,以致於當他信誓旦旦地要在西元1865年的淡水經營烏龍茶買賣時,同行都認為他是異想天開。
你想追尋的事物,未必需要千里苦苦尋覓;你想珍重的回憶,未必只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才有意義。謝謝你用攝影帶我走遍世界各地,當你倦了,請記得你有枝可依,雪夜裡會為你點一盞燈,無論你何時回來。
你不是冷血無情,冰雪下有沉眠的種子,那就是你埋藏深處的情感,何時會再聽見冰層間的細響......你會看到它破開凍土,再現生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連載11年的進擊的巨人在2021年4月9日風光完結。從第一季人類之敵出現,到第四季巨人翻轉為人類工具。作者諫山創並非單純想創造一個少年擊倒巨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更為複雜的事情。我試圖以哲學,宿命論,後殖民等觀點剖析進擊的巨人。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曾經一度被他們所支配的恐怖...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連載11年的進擊的巨人在2021年4月9日風光完結。從第一季人類之敵出現,到第四季巨人翻轉為人類工具。作者諫山創並非單純想創造一個少年擊倒巨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更為複雜的事情。我試圖以哲學,宿命論,後殖民等觀點剖析進擊的巨人。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曾經一度被他們所支配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