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物觀察篇之--勞動者

職場|人物觀察篇之--勞動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疫情過後,大家經常討論而且深有所有感的是:通膨和低薪。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平均起薪約三萬多,理工科可能好一點有四到五萬。試問:三萬多在台北,扣掉租屋約一萬到一萬多,還要交通費、水電、伙食……根本抓襟見肘,還談什麼存款或者買房?難怪現今年輕人生活徬徨、對未來沒有希望、不想結婚生子……

有人會質疑:這些孩子為何不回南部?情願北漂,日子過得苦哈哈?我想大家都不反對一個現實情況:南部除了公務員或者當醫生以外,實在工作機會不多,尤其科技業。薪資結構也不如北部。二則,這世代的孩子與父母間存在或多或少的所謂「代溝」,他們多半不願住在家裡,覺得處處被干涉,沒有自由。所以,周遭看到不少即便回南部了,還是情願租屋在外,也不住家裡。這也算是現今另一社會現象吧!

倒是最近想找泥作和水電師傅修繕,但都遇到老闆提起「缺工」問題:「一天三千元也請不到人願意做……」。而且這似乎是很多需要勞力活工作普遍的現象,老闆們一致的說法是:現今沒有年輕人肯學,因為太熱太辛苦啦,大家都想去有冷氣的服務業……

但說實在,真正能學到功夫,又能領高薪的,卻是這些勞力活的工作。熬個幾年學徒生涯,學得一身本身,這種專業能力便是以後謀生的最大資產,問題是:現今年輕人,卻大多不肯,這實在是很值得深思探討的問題。

社會已經在改變,無所謂「士農工商」學歷高比較厲害。AI即將取代許多行業,沒有專業能力如何在未來社會競爭?這問題或許是現今年輕一輩需要時常去思考的……

avatar-img
尋夢者的沙龍
3會員
27內容數
人生不容易,也多半是苦多於樂。每天總有許多的不確定,在挑戰你的韌性、底線、心志……。透過文字,記錄心境,發現週邊美好的人、事、物,讓他們成為我的心靈雞湯,讓我感恩生命,活在每個時時刻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尋夢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來高雄賣菜的阿伯,他專賣三種自種的菜,展現出對土地的深厚情感與對生活的堅持。儘管經常穿梭於屏東與鳳山之間,他仍然樂觀面對艱辛的務農生活。文章中描述了他的辛勤工作,以及在困難中不忘保持生活的熱情,反映出臺灣農民的堅韌精神。
這是一個女孩從小學到成年所經歷的困難挑戰,不斷選擇,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這是兩個原本和睦想並肩作戰一起化解檢舉事件的女人,因一方無心好意之舉,反而引起意想不到的風暴……文章充滿情感與衝突,是關於現代女性生活的真實故事。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來高雄賣菜的阿伯,他專賣三種自種的菜,展現出對土地的深厚情感與對生活的堅持。儘管經常穿梭於屏東與鳳山之間,他仍然樂觀面對艱辛的務農生活。文章中描述了他的辛勤工作,以及在困難中不忘保持生活的熱情,反映出臺灣農民的堅韌精神。
這是一個女孩從小學到成年所經歷的困難挑戰,不斷選擇,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這是兩個原本和睦想並肩作戰一起化解檢舉事件的女人,因一方無心好意之舉,反而引起意想不到的風暴……文章充滿情感與衝突,是關於現代女性生活的真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