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家庭整體的支持能力,會影響小孩在技職體系出去後,面對社會的風險承受力。這指的不是創業,是挑工作跟忍受惡劣工作的承受度,會大大影響轉業意願,也就是我們說的「不是不想走,是走不了」。只好一路拖到這行實在做不下去為止,然而十年過去,要轉換也很難了,因為可以找的工作薪資更加糟糕。
並不是他當年好好想過,各位讀者真的不要騙自己,自己、同學是有多少人,當年很清楚知道自己未來想幹嘛,才去填科系的?難道五專、高職考試時的同學就比較清楚?別鬧了啦。
更別說職校裡面,也是有不少人混到畢業,根本沒想待這行的,所謂教改大學變多毀滅技職體系,這是對職校學生的認真求學程度,有錯覺還是幻覺。
傳統行業需求飽和,但畢業生依然每年量產
鼓勵學生適性探索,讓同學追求興趣來挑科系是近年的事情,而且副作用變成,現在多是挑簡單好走的路,然後以為興趣就在此。
總之,一個學生進入某個技職科,畢業後可以分成「出來就會想找相關工作,直到他找不到,轉去其他行業」,或是「打一開始就沒興趣,早早轉去其他行」。這當然也是要看科別,不同科的比例自然有差,大致上越難唸的科別,畢業後就越不大會想要轉。
道理很簡單,專業自信的建立,透過嚴格訓練出來,或考證照非常困難,不僅僅代表市場上需求大,也可以證明自己的專業具有可信度。越是輕鬆寫意能混出去的,對自己也沒要求,做哪一行都可以。
這結果就變成,每年出產很多學生的餐飲、美容、維修這類科別,很高比例畢業後就不做這行,但剩下的人因努力過,覺得自己可以,也應該要去試試看,直接跳進紅海市場中。從每一屆畢業生的角度,自己那麼拚,努力應該要有成果,不過以社會整體來看,假設每年畢業1萬個,其中的10%菁英,也有1千個欸,市場能夠滿足這麼高的就業數?
講了三篇才開始提到重點,筆者也要說抱歉,不過沒有辦法,想讓各位了解系統複雜度,不然第一篇直接切進來,又會讓各位想東想西。
創業、就業門檻都拉高,都市磁吸市場競爭更劇烈
全球化之前,各種行業就差不多這樣,你會去這行是因為學這個,畢業出來當然優先找這方面工作,如果真的找不到才會去其他行。這就是台灣在經濟起飛期,大家都覺得日子好過的理由,經濟成長快,各行各業的需求太大,沒有被滿足前,都可以持續容納畢業生,再加上許多工作是全新的,連中階管理層都還沒出現,自然學有一技之長,就不怕餓肚子。
這句話才是重點中的重點,今天的新行業,有幾個的進入門檻很低的?筆者小時候住的地方,街上鄰居就有人在一樓作電鍍,還有塑膠加工,現在別說環保規範,產業對精密度品質的需求,早早就把這些行業的資金標準拉得很高。當台灣的電子加工業需要對接國際,自然也得跟上各種規範,拉高進入的技術需求。
也就是以前可以自己幾百萬創業的「製造業」,現在沒有幾千萬都甭談。那技術需求比較低的行業呢?很抱歉,所謂的技術需求低指的只是對「知識」的需求低,做早餐店不需要懂微積分,也不需要知道行銷學,普通的早餐店只要做附近生意,待人接物和善,好吃最重要。
而這些「知識」需求低,屬於「技藝性」的技術,上面才提到每年幾萬人畢業生中,只要有10%、5%、1%的精英想去做,全國人數就是成千上百,累積五年就上萬。我們冷靜下來想想,大街小巷都有的這些民生必需店,吃的、喝的、用的,會需要那麼多新人嗎?
除此之外,這類商家需要人潮,不會有多少人想在已經沒落的街區開新店。學校教的都是挑人潮多的地方,於是新人大量集中到人多的都市,進一步讓市場更加擁擠。
這跟全球化有什麼關係?
努力認真過後卻只剩負債,你會怎麼想?
有,這些競爭者中失敗的要去哪?怎麼撐,撐到最後還是得面對現實,繼續留在本行當學徒的人也是有,更有硬著頭皮借錢創業的。然而多數人是留下債務,空空如也的存摺,跑去一般工廠、公司找事做去還債。
他們很怨恨,自己明明這麼努力,為何社會不給一點機會?
這不是去教他們經濟學就有用,不要說是台灣,美國也一樣,正常的社會價值觀,都是鼓勵努力認真的人,終究會獲得報酬。事實就不是這樣,這就是全球化下右翼民粹主義興起的理由之一,不能用什麼失敗者去解釋。
筆者很討厭失敗者這三個字,好像可以一語道盡所有狀況,總之失敗了。
什麼都沒準備,去做結果失敗。
準備很久才去做,結果失敗。
準備萬全,努力做到底,還是失敗。
這三者差很多,各位仔細想想,哪一種人會覺得一切都是別人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