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看待繁簡體字的爭議?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給出答案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斷進行中的字體演化與改變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也許保留了漢字較早期的形態,但後來發展出很多字都是甲、金文中沒有的;秦漢時期的小篆又增添許多新的形聲、會意字,讓漢字表達出完整的意思,但小篆在整理甲、金文和戰國文字時,都對古文字進行一些改造和破壞;而隸書對小篆的破壞是更嚴重和明顯的。隸書演化成楷書,從楷書分出繁體字和簡化字兩支,真正能夠保存下來的古文字形體,已經所剩無幾。

有人振臂高舉繁體字的文化傳承作用,認為繁體字保存了中華文化的精粹,繼而大力貶抑簡化字是毫無內涵的字體。實際上,繁體字對甲、金文和小篆已有很大程度的改寫和破壞,大部份繁體字所繼承的字形只能追溯到隸書,否則為何繁體字使用者普遍看不懂古文字?所謂的中華文化精粹傳承到哪裏去了?部份簡化字是從草書、行書而來,還有一些簡化字源自歷代已有使用的俗字,所以在傳承路線上不盡相同。

簡化字的毛病

《簡化字總表》合併了許多字義不同的同音字,雖然要學的字減少了,但在字義判斷上更容易混淆和出錯,並非真的便於學習,簡化字破壞形聲字規律,也不符合漢字表音表意原則。

至於從書法藝術字體轉換而成的新造簡化字,例如「长」、「爱」、「鸟」、「书」等,用一組道家術語來比喻:民間為書寫便利而簡化的俗字,是「無為」,慢慢累積而且自然產生;從行、草書中挑選字體來作為簡化字,是「有為」,生搬硬套而且不自然。行、草書是一種靈動、活躍,甚至可能是書法家即興而創的寫法,要把這些活躍靈動的字體、即興的藝術靈魂,變成規規矩矩的楷書和電腦字體,就像把活潑的小孩關到棺材裏去。

文字與文化傳承

漢代有「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兩大學術派別,最大的矛盾在於文本的書寫字體有差異,「古文經學」依據戰國文字所寫成的文本,「今文經學」依據篆隸書傳抄的文本。其中,因為古文《尚書》的字體不是漢代人所熟悉的隸書,所以一般人讀不懂。古文《尚書》的文本在漢代到魏晉時曾經存在過,但最後還是佚失,至今無法觀其全貌。戰國時期到漢朝只是兩三百年的時間,漢代人已經無法讀懂用戰國文字寫成的竹簡了。

儘管繁體字無法完整傳承古文字字形,在選字方面仍有不符合六書原理的例子,但由宋、元、明、清代流傳下來的書籍與文獻,主要所用的漢字大致與現今繁體字相同。如果國人願意後代沒有人能讀懂宋、元、明、清所傳下來的文獻,大可以用掃盲為理由,推動簡體字,以後就如漢朝人讀不懂東周的文獻一樣,又怎能傳承號稱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呢?

結語

故此,繁體字有利於學習及傳承我國歷史文化,作為標準字體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在速寫、速記時,簡化字絕對是更便捷的選擇,所以把簡化字當作俗字、異體字,與正體字、標準字相對並存,是比較恰當的做法。

以上大致歸納了對繁簡體字的看法,也是近幾年思考這問題以來,第一次把思緒統整寫下來。歡迎各位一起來討論!

avatar-img
64會員
164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稽古齋 的其他內容
近來在討論繁簡體字的問題,總會想到網路上提及繁體字的優點和批評簡體字的缺失時,有很多觀點都不符合漢字的構造理論,如果遇到精通文字學的簡體字支持者時,很有可能就被反駁得啞口無言了。
上次我們介紹了簡體字的來源和分類,這一次接著說明中華民國教育部在1979年出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內所訂定的正體字。
上一篇我們大致介紹了民國初年的文字簡化運動,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率先在1964年公佈《簡化字總表》,中華民國教育部則晚至1979年才出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這次先介紹《簡化字總表》的簡化依據。
其實,簡化文字的想法是與五四新文化運動思潮同時出現的,它與白話文運動、文學大眾化、普及教育、破除封建社會等觀念都是當時知識分子所重視的議題⋯⋯
上一次介紹了異體字的定義和幾個異體例子,這次續談「正體字」。
接下來幾篇會跟大家談談最近頗熱門的話題:簡體與繁體。在談繁簡問題時,我們仍會使用到一些基本概念,包括前面介紹過的六書,特別是形聲字和與它有關的省形和省聲問題。另一個比較關鍵的是「異體字」觀念。這次先來說明什麼是異體字、異體字如何形成。
近來在討論繁簡體字的問題,總會想到網路上提及繁體字的優點和批評簡體字的缺失時,有很多觀點都不符合漢字的構造理論,如果遇到精通文字學的簡體字支持者時,很有可能就被反駁得啞口無言了。
上次我們介紹了簡體字的來源和分類,這一次接著說明中華民國教育部在1979年出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內所訂定的正體字。
上一篇我們大致介紹了民國初年的文字簡化運動,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率先在1964年公佈《簡化字總表》,中華民國教育部則晚至1979年才出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這次先介紹《簡化字總表》的簡化依據。
其實,簡化文字的想法是與五四新文化運動思潮同時出現的,它與白話文運動、文學大眾化、普及教育、破除封建社會等觀念都是當時知識分子所重視的議題⋯⋯
上一次介紹了異體字的定義和幾個異體例子,這次續談「正體字」。
接下來幾篇會跟大家談談最近頗熱門的話題:簡體與繁體。在談繁簡問題時,我們仍會使用到一些基本概念,包括前面介紹過的六書,特別是形聲字和與它有關的省形和省聲問題。另一個比較關鍵的是「異體字」觀念。這次先來說明什麼是異體字、異體字如何形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中國文字自漢代《說文》的九千餘字,不斷地孳乳繁衍,發展至宋代,已超過了三萬字。但到了今天,許多古字因長久未被使用,可以說失去了生命。其實,生活中的常用字頂多一、二千字罷了。然而即使是經常使用的字眼,一般人也未必清楚其本義為何?像佛家常會用到的「業」字,大家對其之理解,往往限於引申義,若進一步詢之以本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
Thumbnail
每天打開手機,就會有大量的訊息、影片透過社群平台傳到我們的眼裡,簡體字也隨之逐漸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我實在不喜歡簡體字。 有人說簡體字有易書寫易學習的優點。我不否認簡體字少了一些筆畫,寫起來省時便利,但在現代,幾乎人人用鍵盤輸入,少有手寫的機會,這項優點早已不再重要。而說容易學習,那可未必。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Thumbnail
中國文字自漢代《說文》的九千餘字,不斷地孳乳繁衍,發展至宋代,已超過了三萬字。但到了今天,許多古字因長久未被使用,可以說失去了生命。其實,生活中的常用字頂多一、二千字罷了。然而即使是經常使用的字眼,一般人也未必清楚其本義為何?像佛家常會用到的「業」字,大家對其之理解,往往限於引申義,若進一步詢之以本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
Thumbnail
每天打開手機,就會有大量的訊息、影片透過社群平台傳到我們的眼裡,簡體字也隨之逐漸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我實在不喜歡簡體字。 有人說簡體字有易書寫易學習的優點。我不否認簡體字少了一些筆畫,寫起來省時便利,但在現代,幾乎人人用鍵盤輸入,少有手寫的機會,這項優點早已不再重要。而說容易學習,那可未必。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