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看待繁簡體字的爭議?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給出答案

2023/10/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斷進行中的字體演化與改變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也許保留了漢字較早期的形態,但後來發展出很多字都是甲、金文中沒有的;秦漢時期的小篆又增添許多新的形聲、會意字,讓漢字表達出完整的意思,但小篆在整理甲、金文和戰國文字時,都對古文字進行一些改造和破壞;而隸書對小篆的破壞是更嚴重和明顯的。隸書演化成楷書,從楷書分出繁體字和簡化字兩支,真正能夠保存下來的古文字形體,已經所剩無幾。

有人振臂高舉繁體字的文化傳承作用,認為繁體字保存了中華文化的精粹,繼而大力貶抑簡化字是毫無內涵的字體。實際上,繁體字對甲、金文和小篆已有很大程度的改寫和破壞,大部份繁體字所繼承的字形只能追溯到隸書,否則為何繁體字使用者普遍看不懂古文字?所謂的中華文化精粹傳承到哪裏去了?部份簡化字是從草書、行書而來,還有一些簡化字源自歷代已有使用的俗字,所以在傳承路線上不盡相同。

簡化字的毛病

《簡化字總表》合併了許多字義不同的同音字,雖然要學的字減少了,但在字義判斷上更容易混淆和出錯,並非真的便於學習,簡化字破壞形聲字規律,也不符合漢字表音表意原則。

至於從書法藝術字體轉換而成的新造簡化字,例如「长」、「爱」、「鸟」、「书」等,用一組道家術語來比喻:民間為書寫便利而簡化的俗字,是「無為」,慢慢累積而且自然產生;從行、草書中挑選字體來作為簡化字,是「有為」,生搬硬套而且不自然。行、草書是一種靈動、活躍,甚至可能是書法家即興而創的寫法,要把這些活躍靈動的字體、即興的藝術靈魂,變成規規矩矩的楷書和電腦字體,就像把活潑的小孩關到棺材裏去。

文字與文化傳承

漢代有「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兩大學術派別,最大的矛盾在於文本的書寫字體有差異,「古文經學」依據戰國文字所寫成的文本,「今文經學」依據篆隸書傳抄的文本。其中,因為古文《尚書》的字體不是漢代人所熟悉的隸書,所以一般人讀不懂。古文《尚書》的文本在漢代到魏晉時曾經存在過,但最後還是佚失,至今無法觀其全貌。戰國時期到漢朝只是兩三百年的時間,漢代人已經無法讀懂用戰國文字寫成的竹簡了。

儘管繁體字無法完整傳承古文字字形,在選字方面仍有不符合六書原理的例子,但由宋、元、明、清代流傳下來的書籍與文獻,主要所用的漢字大致與現今繁體字相同。如果國人願意後代沒有人能讀懂宋、元、明、清所傳下來的文獻,大可以用掃盲為理由,推動簡體字,以後就如漢朝人讀不懂東周的文獻一樣,又怎能傳承號稱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呢?

結語

故此,繁體字有利於學習及傳承我國歷史文化,作為標準字體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在速寫、速記時,簡化字絕對是更便捷的選擇,所以把簡化字當作俗字、異體字,與正體字、標準字相對並存,是比較恰當的做法。

以上大致歸納了對繁簡體字的看法,也是近幾年思考這問題以來,第一次把思緒統整寫下來。歡迎各位一起來討論!

55會員
150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